<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翻开这本画册,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将我们带回到那片曾经挥洒青春汗水的热土。</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怀揣理想,响应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原江苏生产建没兵团三师十七团(国营新曹农场)在这里,我们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历了艰苦的磨练,也收获了真挚的情谊。广袤的田野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淳朴的乡情温暖了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如今,重返故地,看到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生机勃勃,曾经简陋的房屋如今焕然一新,我们心中感慨万千。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场领导和曾经的学生们依然记得我们,热情地招待我们,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这份深情厚谊,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这本画册,记录了我们重返农场的点点滴滴,也承载着我们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怀念和感恩。我们希望,通过这本画册,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青历史,传承知青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最后,特别衷心感谢朱鸿生的学生场领导陈国强和曾经的学生们对我们的热情接待,也感谢公培青不辞辛苦驾车跑遍曾经洒下汗水的熟悉的终身难忘的农场土地。</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1日</p> <p class="ql-block">看望当年连队指导员丁有付,现年八十三岁,精神很好。</p> <p class="ql-block">念念不舍,保重!明年跑得动再来看你。</p> <p class="ql-block">朱鸿生的学生在花舍开“第一家酒楼”老板娘很热情。</p> <p class="ql-block">朱鸿生当年的学生热情招待我们,当年几岁的娃,现在也迈了老年。</p> <p class="ql-block">镇江的锅盖面也到了东台花舍,听说老板在镇江学了几年,每天面条都是快递从镇江寄来的,生意很好。</p> <p class="ql-block">朱鸿生当年的学生新曹农场场长陈国强夫妇家中有事,抽出时间很热情地招待我们。</p> <p class="ql-block">再见!“农场不会忘记你们,我更不会忘记你们,欢迎下次再来!”这是陈场长最后送我们的肺俯之言。我们很受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