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南极之旅(下篇·文字+视频)

戊戌成

接中篇 <p class="ql-block">当人生的刻度已经划过六十多道年轮,我们终于握住了通往地球尽头的机(船)票。从烟雨江南到安第斯山脉,跨越两万公里经纬的朝圣之路,这注定是一场献给时光的浪漫远征。以下是我用视频对这次远征所作的记录。</p> 一、出发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①:虽说经常出远门,但这次出行,心情依然是兴奋和期待。因为“南美·南极之旅” (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南极),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今天(11月6日)下午四点,从家里出发去浦东机场,下午6点办理登机手续,法航的飞机,晚上10点起飞去法国戴高乐机场转机再飞往秘鲁首都利马。原来上海直飞巴黎的飞行距离为9600公里,飞行时间达12小时16分钟,现在因为俄罗斯领空关闭,必须绕道要飞行14个小时。巴黎飞往利马的飞行距离为10268公里,飞行时间达12小时30分钟,加上在戴高乐机场转机等候时间为6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从上海到达南美洲的秘鲁,路程2万多公里,用时超过30小时,因此来回的路上会比较累一点。此时此刻,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地球最南端异国他乡的魅力,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将带着满心的好奇和憧憬,去探索那个未知又向往的世界,从而圆一个美丽的梦想。</p> 二、秘鲁首都利马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②:今天是11月9日(周六)。经过36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昨天晚上,我们一行终于到达了秘鲁首都利马。秘鲁作为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对我来说,她是既神秘又陌生。在来之前,我对南美做了一些书面上的了解。秘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印加帝国,当时印第安人在高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文明。1533年,秘鲁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秘鲁宣布独立,成立秘鲁共和国。因此这个国度,我概括有三大特点:一是自然资源丰富;二是文化遗产众多;三是殖民痕迹明显。今天上午,我们游览了利马市中心城区,随处可见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烙印。</p> 三、纳斯卡大地画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③:纳斯卡大地画之谜。今天,我仿佛从现实中走进了幻觉,又从幻觉中走进了现实。纳斯卡大地画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却也是至今为止人类的一个未解之谜。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自费乘坐小飞机从空中俯瞰了这个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荒野之地,一幅幅各种线条组成的图案,就好像是一部天书书写在大地上,是上帝之手?亦或神来之笔?总之是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世界真的很神奇,人类很伟大却也很渺小。</p> 四、帕拉科斯岛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④:今天我们游览了秘鲁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帕拉科斯岛(也称鸟岛)。我们乘车来到了帕拉科斯码头换乘游艇沿岛游览,岛上有许多洞穴和岩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岛上栖息着许多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和鸟类,主要有:海豹、企鹅、火烈鸟、海龟、海豚等,一些胆大的海豹会在游船四周探头探脑,十分逗人喜爱。岛屿高处堪称海鸟的天堂,黑白两色的海鸟不尽其数,岛上大量鸟粪,为优质肥料,是19世纪秘鲁开发的主要自然资源。我们观赏到了大量的海鸟、企鹅和海豹,体验了一把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沿途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帕拉科斯烛台,她是一幅巨大的地画,形状像烛台或仙人掌树,其年代和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p> 五、马丘比丘古城遗址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⑤:秘鲁马丘比丘古城遗址。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11月11日(周一)。早餐后,我们乘坐号称南美第一的观光火车,来到马丘比丘古城遗址游览观光。这里被誉为“空中之城”、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印加文明的一块瑰宝。俯瞰马丘比丘古城遗址,犹如童话中的微缩世界,整齐巨大的石头好似无缝拼接,形成墙体、梯田等,几经沧桑,依然齐齐整整,140多个建筑物,划分为神圣区、通俗区和贵族区。在神圣区里,有献给太阳神的“拴日石”、“太阳庙”和“三窗之屋”。不同区域的石块和建筑风格也大不相同,贵族区的建筑比通俗区更加精美细致。尽管考古学家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但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诸如当时的印加人是如何把庞大石块搬上山顶的?当初建城目的及又为何放弃的?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思考和探索研究的空间。</p> 六、复活节岛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⑥:当摩埃石像遇见中国古琴。今天是11月15日(周五)。昨天,远涉重洋的我,带着心爱的古琴,踏上了智利的复活节岛,开始了一场“当摩埃石像遇见中国古琴”的时空对话。这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次文化之旅,也是我策划已久的一次文明对话。但我心里明白,要做成这件事情,还是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的,可未曾想到,稍不留神,这样一种难以企及的情景,居然呈现在了眼前,那份激动之情、那种释然之心,真是难以言喻,也许这就叫“厚积薄发”吧。让我来捋一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摩埃石像是拉帕努伊文化和波利尼西亚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们代表了祖先或神灵,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通常与静谧、神秘和力量相关联。而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用于演奏音乐,还常用于表达情感、修身养性。古琴音乐往往能引发人们心灵共鸣,传递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当摩埃石像遇见中国古琴的那一刻,不就是眼前的场景吗:摩埃石像静静地矗立,仿佛在聆听中国古琴的悠扬旋律。古琴的乐声可能让摩埃石像感受到一种来自远方的呼唤,或是触动了它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这种相遇也许就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交融,代表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理解。这是一种双向奔赴。我想,如果摩埃石像有感知,它一定会感受到古琴音乐带来的宁静与和谐,也一定会对古琴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同频共振。那时那刻,我弹奏了三首古琴曲《鸥鹭忘机》、《流水》、《大悲咒》,感觉还挺应景的。</p> 七、雅典人书店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⑦:打卡全球最美书店。今天是11月18日(周一)。下午,我们慕名来到了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区的雅典人书店。走进书店,一种独特而温暖的氛围迎面而来,真的让我有一种气度不凡、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家书店位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中,这里曾经是一座剧院,其装饰豪华而精致,色彩柔和而温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有的特色元素,如华丽的天花板、壁画和红色绒布座椅等等,这些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书店的布局大气宽敞,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你可以在舞台上的阅读区找到一个舒适的角落,坐下来阅读你感兴趣的书籍,还可以喝喝咖啡。雅典人书店不仅是一个购书、读书的地方,还是一个文化和艺术场所,吸引着许多文化爱好者和艺术家,并保存了不少艺术作品,如今更是一个全球网红打卡点。雅典人书店被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第一美书店,许多热爱读书的人都视其为天堂 。雅典人书店不仅是一个阅读的空间,更是一个文化地标,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文化象征。我的评价就是:值得一看,不虚此行。</p> 八、乌斯怀亚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⑧:不可错过的乌斯怀亚。乌斯怀亚,这个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因为一部叫《春光乍泄》的国产电影,让万千国人知道了阿根廷的乌斯怀亚,知道了这里是“世界尽头”,知道了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南端的灯塔。特有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通往南极洲的门户并因此驰名世界。乌斯怀亚离南极半岛只有800公里,因此吸引了各国前往南极过路客。小城街边依山傍水,满眼都是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可爱小房子,郁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距离乌斯怀亚十多公里处,还有一个阿根廷最南端的国家公园--火地岛国家公园。火地岛国家公园,从南边的比格尔海峡一直延伸到北边的罗卡湖。公园内汇集了海湾、河流以及森林等自然风景,美丽异常。北起阿拉斯加,全长17848公里的泛美公路的南部端点,就在这座国家公园里。公园里还有很多以“世界尽头”为主打卡景点,比如世界尽头的邮局,赶上开放的时候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明信片,盖上标志着世界尽头的大邮戳。独具特色的世界尽头小火车,更是不可错过的一项体验。这个“世界尽头”的小火车,历史十分悠久,早在20世纪初就被建造起来,被用作运送当时的乌斯怀亚监狱犯人到这里来进行劳动。二战后,贝隆政府关闭了乌斯怀亚监狱,小火车也被废弃。直到1994年,阿根廷政府为发展乌斯怀亚旅游,将这条铁路线的一段修缮维护,开发为旅游项目。如今,这个“世界尽头”的小火车已经成为乌斯怀亚旅游的一个标志。乌斯怀亚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尽头,更是一个心灵的终点,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安宁与清静。</p> 九、南极冰川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⑨:南极我来了(冰川篇)。今天是11月24日(周日)。我们11月21日下午从乌斯怀亚登上阿蒙森号邮轮,向南极进发,经过二天三夜的航行,有惊无险地穿过了波涛汹涌的德雷克海峡,于11月23日夜晚抵达南极半岛。今天早上起床后打开窗帘,看到外面大雪纷飞,我担心这雪这样下下去,会不会影响我们巡游和登岛?转而又想,这也许就是南极的待客之道吧: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果不其然,两小时以后,雪停了,雾散了,天空放晴了。天公作美,这让我们兴奋不已。上午我们做了些必要的准备,下午开始巡游并登岛。以后的几天,我们将在邮轮上重复着巡游登岛的模式。南极冰川,是地球最美的景象之一,它充满了震撼人心的美感。南极冰川,她的颜色十分丰富,不仅仅是白色的,还会映出各种微蓝和绿色的光;南极冰川的形态也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你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出答案;在阳光下,站在邮轮的舺板上,我们可以看见雪山倒映在湛蓝的天空中,它们的美丽如同天堂中的一朵蓝色的花,静静地盛放在那里,让人不忍离去。蓝天、白云、冰山、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在晨曦中,冰川、冰山、冰块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雪覆盖,充满了神密和宁静。</p> 十、南极企鹅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0):南极我来了(企鹅篇)。来到南极已经是第5天了,每天巡游、登陆,几乎都会与大量的企鹅相遇,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片纯净的白色世界中,各种颜色的企鹅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冰原上,各式各样的企鹅无疑是这里的主人翁。每当我看到这些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企鹅时,心中的激动简直难以言表。它们有的在冰上摇摇晃晃地走着,有的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有的很有定力地在雪地里窝着,还有的则站在岸边,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它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那样萌萌的让人忍俊不禁。这种近距离观察企鹅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它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突然感觉到,企鹅不仅是南极的居民,更是大自然的使者,它们身上有不少优秀品质呐。我捋了一下,起码有这么几条吧:一是抱团取暖。企鹅过着群居生活,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它们会紧密地聚集在一起,通过集体的体温来抵御严寒;二是坚韧不拔。企鹅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它们从不轻言放弃。为了繁殖后代,它们会不远万里,穿越冰海,面对狂风巨浪,坚持到达繁殖地。这种执着与坚持,是对毅力与耐心的最好诠释;三是‌责任担当:企鹅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企鹅父母更是倾尽全力、无私奉献,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人动容;‌四是灵活变通。面对极端环境,企鹅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展现出超强的生存智慧;五是‌和平共处‌:尽管生活在资源有限的地区,企鹅之间却很少发生激烈的争斗。这种和平与秩序感,是文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一不小心,说了企鹅这么多优点,感觉企鹅跟我们人类有得一比啊。</p> 十一、南极与我的古琴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1):南极我来了(古琴篇)。南极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把我心爱的古琴带上南极并在达摩角抚一曲《鸥鹭忘机》,则是我习琴以来最大的愿望。今天这个愿望终有实现了,我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眠,总想写点什么,以示纪念并与众琴友分享。我是一个很喜欢旅行的人,我也是一个热爱古琴的人。那么问题来了,旅行总体上是过着一种颠沛的生活,而习琴则需要相对平静的状态。这动和静的矛盾怎么解决?旅行是时间基本上都在路上,习琴则每天需要固定的时间操缦。这断和续的矛盾怎么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旅行只能放弃习琴,反之,想习琴者也只能放弃长时间在外旅行,这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究竟能不能“两全其美”“美美与共”呢?我的做法是揣着瑶琴走四方,得闲随手弹宫商。退休以后,我携琴四上青藏高原,在珠峰侧畔、在冈仁波齐峰下留下了我操缦瞬间;去年九月,我携瑶琴不远万里来到北极,在中国黄河科考站前抚琴一曲《高山流水》,把天籁之音留在了北极。也正是这个时候,我萌生一念,此生一定要把古琴带到南极去。这样,古琴和我,我们将一起遨游地球三极 —- 青藏高原、北极、南极。这算不算人生的一个壮举?!这个目标今天实现了,我很兴奋,也感觉很有意义。在南极的达摩角,在南极的巨大冰层上,在南极的阿蒙森号邮轮上,我的古琴用她那时而清悦明净、时而沉浑宏亮的旷古之音给这片古老、神秘又遥远的大陆留下了美好祝福。我的人生又经历了一场新的洗礼,正所谓“岁月沧桑人生之路,唯有古琴和山川不可辜负”。 古琴、山川于我,浅予深长、长乐未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p> 十二、马岛琴缘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2):马岛琴缘。这是2024年12月初,南美洲正值春夏之交,一次阴差阳错,让我有幸把古琴带到马尔维纳斯群岛,才有了“马岛琴缘”的故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的“南美·南极之旅”的行程原本为南美四国即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南极半岛,去南极半岛应该坐挪威海达路德邮轮公司的“南森”号邮轮,但当我们一行抵达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准备登船之际,船方告知“南森”号邮轮出现技术故障不能按时去南极,经过当事各方紧急磋商,决定一部分游客哪里来回哪里去,一部分游客随同一家公司的“阿蒙森”号去南极,我们几位幸运地上了“阿蒙森”号。这次“阿蒙森”号的行程是南极半岛和马岛,我们在游完了南极半岛后也顺理成章地跟随着登上了马岛。马岛由200多个岛屿组成,绝大部分属于私人所有,我把古琴带上了桑德斯岛和西点岛,这两个岛景色迷人、野趣横生,桑德斯岛主打一个自然风光,它拥有多样化的地貌,包括沙滩、草甸、峭壁和泥滩,野生动物种群颇多,栖息着大量的企鹅和信天翁,此时此地,我信手操缦一曲《平沙落雁》,顿时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登上西点岛,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百年积淀的人文景观,在岛上,我们遇见了岛主凯凯夫人,她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看到我带着古琴上岛,她老有兴趣的和我交流起来,向我讨教了许多有关古琴的问题,并要求我抚琴一曲,我也不敢怠慢,为在场的中外朋友弹奏了一曲《大悲咒》,祝大家平安吉祥。此时此刻,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琴音乐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与共鸣,不经意间,我和古琴又一次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这段“马岛琴缘”一定会让我终生难忘。</p> 十三、阿根廷的探戈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3):阿根廷的探戈。去阿根廷旅游总得去看一场探戈吧,原因很简单,因为探戈不仅是阿根廷的文化象征,更是这个国家灵魂的写照。阿根廷的探戈起源于底层的移民社区,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土著文化的元素,逐渐成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探戈在阿根廷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反映了移民与工人阶层的社会生活,寄托着工人们深刻而忧郁的情感,记录了阿根廷人浪漫奔放的精神风貌。这次“南美·南极之旅”,我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波特诺探戈剧场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探戈表演,在博卡小镇见识了探戈在阿根廷人生活中的地位,我被阿根廷探戈所散发出的魅力和激情所深深打动,由此领悟到,阿根廷探戈不仅仅是一种舞蹈艺术,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关于阿根廷的探戈,我觉得有必要着重介绍两个点,一是波特诺探戈剧场,该剧场是阿根廷著名的文化表演场所。剧场为下沉式设置,舞台为双层构造,上方为乐队演奏区,下方为探戈表演区,所有的演出都实时伴奏。探戈表演内容也呈多样化,包括街区派对、斗牛场等不同情景,通过这些表演展示了探戈在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的应用和演变;二是博卡小镇。博卡小镇是阿根廷的网红打卡地,也是探戈的发源地,其中的探戈街是博卡城区最有代表性的街道之一,街道两边的建筑被粉刷成当地代表性的颜色,并有许多阿根廷艺人的浮雕作品。这里被称为“步行街道博物馆”,漫步其间,你不仅能体验浓郁的艺术氛围,还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当地人聚在一起,伴随着手风琴的伴奏,跳起欢快的探戈。总之,无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街上,探戈已经成为阿根廷人的生活元素和文化符号。</p> 十四、南美的涂鸦文化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4):南美的涂鸦文化。南美洲涂鸦文化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当时欧洲的绘画传统与当地的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都市化的加速,涂鸦艺术不仅作为一种艺术表达,也成为了文化展示的一种形式。它遍布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成为南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许多城市的涂鸦墙成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我们的“南美·南极之旅” 到过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到过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区,到过巴西圣保罗的蝙蝠侠胡同,这些地方的涂鸦文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南美涂鸦文化的水平和脉络。瓦尔帕莱索的涂鸦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充满了故事性和创意。艺术家们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不同的故事和情感。由于瓦尔帕莱索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于200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使得该城市的涂鸦文化享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博卡区的涂鸦文化是阿根廷涂鸦文化的重要代表。据说,19世纪中期,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们在这里定居,他们用建造运输船只剩下的涂料粉刷自己的住所,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种色彩斑斓的景象。走在博卡区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涂鸦,热烈奔放的用色,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这里多彩的涂鸦艺术与足球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环境;蝙蝠侠胡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和艺术气息。走进这条小胡同,你会发现这里被各种涂鸦和壁画覆盖,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殿堂。总之,南美涂鸦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南美洲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文化氛围。</p> 十五、塞勒隆台阶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5):塞勒隆台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有一个超火的景点——塞勒隆台阶。这个台阶是由旅居里约的智利艺术家乔治•塞勒隆在1990年开始策划并修造的。最开始,塞勒隆只是把自己家门口房屋门前的一段阶梯用蓝、绿、黄这三种代表巴西国旗颜色的瓷砖做了简单装饰,没想到效果非常好。之后随着灵感闪现,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的20多年中,他用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块彩色瓷砖将门前长125米、有250余个台阶的一条小路和周围部分墙壁装点成一条融汇了各国风情的艺术长廊,其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我们这次来到这里,在这些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瓷砖中,也看到了不少中国元素。如今,这里不仅成了当地民众谋生和展示才艺的场所,也不乏国际巨星到此演出或做广告。因为这位艺术家的独特灵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塞勒隆台阶超越了原本的功能而成为了全世界著名的网红打卡点。</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这是一次超越想象的探索,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从秘鲁神秘的马丘比丘,到智利最孤寂的复活节岛;从阿根廷热情的探戈,到巴西奔放的桑巴;从南极洲纯净的冰雪世界,到福克兰群岛憨态可掬的企鹅…每一处风景都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段经历都让人难以忘怀。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沉醉于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次旅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让我们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南美与南极,这片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土地,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