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九四机一班的群里沉寂了好久,突然涂书记打响了一声炸雷,李俊鹏同学远在异地他乡工伤已离逝,群里春天里的冬天悄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家相聚一场已有三十多年,相爱容易,相处难。人生的各种际遇随着各自的环境不同而展开,短暂的三年学习时光,我们同窗共读是同学,是朋友,是兄弟姐妹,但交集的时光却是很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俊鹏被大家爱称为“小李子”,他其貌不扬,上学的时候瘦小瘦小的个子,性格却是乐观开朗,聪明好学,成绩也好。跟着张炳秋、刘开湖、何贵云、胡刚一起称兄道弟,在学习之余戏闹玩耍,日子过得也是挺开心的,每每笑起来眯眯着眼睛,嘴唇上翘,一副我快乐我自在的神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随着大家毕业后需各奔前程,我们都是四十几个不同的“小李子”,慢慢地淡出了同窗快乐无忧的生活,转而开始了自己的新旅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后的日子,我们各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各种烦恼和欢喜相存,为了更好地生活,大家都把自己的交际缩短在最近的范围,时间和精力也用在与自身贴切相关的人事上,某种程度上疏远了同学之间友情的联络,这不是借口,是言之有理,也是顺其自然。而我们之间的同学情,是不需要刻意去维护和经营。你在,大家都在,你不在,大家仍然在。这是一个大家庭,存放的是男生们喜欢的陈年老洒,也是女生们的姐妹之亲情。永不过期,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么多年,也只是在同学们请客吃饭的餐桌上偶尔与“小李子”有过一两次的见面,平时只有在“小李子”偶尔发出的朋友圈里零星地知道他的一些近况。在安徽,浙江等地外出谋生活,从事造纸行业,而且也工作地特别出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们平时不说话,不是我们无话可说,而是我们不需要说话就能够感受到彼此的艰辛和不易。大家相聚一场,不论身份贵贱,不论喜欢与不喜欢,各自安好,就是最大的造化。有了九四机一班这群兄弟姐妹在后面托举着,我们的平淡友情,很多时候也是他人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亲爱的“小李子”有幸成为我们之中的一员,舍与不舍都不容易,难得的是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叶落有先后,根在落叶又何妨?还有春天,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小李子”的爱人叫郑丽萍,她现在一人带着两孩子,生活不易。他们是“小李子”为之奋斗的动力和希望,也是我们大家的动力和希望。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是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今天,姜志锋、邱建、廖元志、胡庆琳等同学从外地特意赶回来与“小李子”做最后的送别,我们在武穴的几个男女同学也相约而来,告别此时,无声胜有声。分别在即,悲伤不止,人生无常,珍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愿“小李子”一路走好!愿家人节哀顺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