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定陶区第三实验小学四一班每周二第四节的德育故事第17期如期举行。</p><p class="ql-block"> 好多同学都盼望着每周二上午第四节的到来,同学们盼啊等啊,终于等来了每周一期的德育故事比赛,特别是第三节课的课间,你会看到全班同学大展身手,同学们都会自觉的把桌椅围城半个圆,在大的舞台上,会有很多同学忙着打扫卫生擦地,一个细小的擦痕都不放过,看到同学们用心的样子,真的是美极了。再看到几个同学用湿布子用心的第一时间把黑板擦掉,还有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笔的同学,准备在黑板上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大显身手。还有同学第一时间就去把课件的第16期改成课件,第17期。一些小演员们更是准备着自己的道具背自己的稿……全班同学都在忙着去做自己的事,虽然看起来全班同学都在忙,但是在忙中又特别有序。</p><p class="ql-block"> 这么宏大的一个场面,同学们在十分钟之内都能做的有条不紊,难道这不是一场别有生面的德育大比赛吗?同学们,那一种有序以及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那一种品质本身就是一种德育的大比拼。</p><p class="ql-block"> </p> 陆绩怀橘 <p class="ql-block"> 在德育班长宣布比赛开始之后,首先上场的是一组选手们,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陆绩怀橘》故事讲的是东吴的名臣陆绩在宴会上品尝了一场甜美的橘子,想到家中的老母,于是悄悄的把橘子藏在怀里,打算回家给老母品尝。被袁术发现之后,问明原因,袁术大为感动称赞道:“你小小年纪便知孝顺母亲,日后必成大器。”</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听后纷纷表示,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把孝放在人生第一位,孝道是人生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万硕在这里也分享了他的一个小故事,他讲到妈妈把不舍得吃的榴莲披萨让给了她和姐姐,他偷偷的用压岁钱给妈妈,又买了一个榴莲披萨双手送给妈妈。李正则也分享了去别人家做客,有妈妈爱吃的草莓,可偏偏那一会儿妈妈出去了,他就用主人送给他吃的草莓,没舍得吃,留给了自己的妈妈。还有好多同学也想起了自己日常的生活小故事,能让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榜样,一个引领的故事,我觉得就是好故事。</p> 蛤蟆青蛙苍蝇与晨鸡 <p class="ql-block"> 四组的娃娃们奉献的是蛤蟆,青蛙,苍蝇和晨鸡这个小故事,通过子禽和他的老师墨子的对话,让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p><p class="ql-block"> 子禽:“ 老师,你觉得多说话是一件好事吗?”</p><p class="ql-block"> 老师子墨:“你看那癞蛤蟆和青蛙从早到晚不停的叫,口干舌燥,有谁听他们叫唤呢?还有那些臭水坑边上的苍蝇,每天无所事事,就知道嗡嗡嗡叫个不停,又有谁会留心他们呢?爆笑的雄鸡只在黎明时刻叫,却能把睡梦中的人叫醒,多言未必有益,话多还是话少,不是重点,关键是说话的时机,说的是时候,说到点子上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刘亦菲说话不在于多,一定要找准时机,如果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乱说话,那就像苍蝇一样,不让人喜欢了,如果在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你能大声回答,而且还能说到重点,那这个时候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就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了。</p><p class="ql-block"> 田程珂也说,说话多和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在什么时刻该说什么话。有时候该闭嘴的一定要闭嘴,我们千万不要做癞蛤蟆和苍蝇。</p> 玫瑰与泥土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节目是六组的小朋友奉献的玫瑰与泥土,讲的是一个整天抱怨生活的人,在阳光下被一朵娇艳的玫瑰吸引,而是踢了脚下的泥土,这个时候过来一个老者告诉他:“年轻人,你可知道这朵美丽的玫瑰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这看似平凡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呀,如果没有泥土的滋养,玫瑰不可能如此美丽,生活中的美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事物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班级主席杨明畅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美,却忽略了身边平凡而又真实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孙恩阔说,我们要带有一双感恩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我们要感恩平凡的承载着我们身体的桌椅板凳,以及我们周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路艺说,我们不能忽视生活当中平凡的小草泥土,甚至我们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水等,因为那些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事物,却恰恰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或者是最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p> 课堂随笔 <p class="ql-block"> 教育中所有的说教都抵不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以及自己的开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