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阿西西旅行,不能不了解圣方济各。</p><p class="ql-block"> 说到天主教,不少人应该听说过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他是意大利的天主教圣人,也是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的创始人。他1182年出生于意大利阿西西一个商人家庭,家境富裕。年轻时,收留过一位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传教士。待教士几个月后珠圆玉润的时候,教士褪去了方济各给他的锦衣,穿回自己原来的破衣烂衫,辞别去四海传教。这对方济各的触动很大,此人影响了圣方济各的一生,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后来发生的战争和一场疾病后,方济各决意脱离殷实的家庭,褪去父母给的衣衫,净身出户,潜心修炼天主教。此后,他以简朴的生活、对自然的爱和对贫困的奉献而闻名。他将晦涩难懂的拉丁语圣经翻译成当地方言(翁布里亚语),让每个没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理解圣经的真谛。后来编写了名著《太阳颂》。他宣教的五大核心理念:克制、简朴、和平、爱与宽恕,在坊间广泛流传。圣方济各被公认是基督教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圣人之一。在意大利,其地位几乎等同于耶稣。</p><p class="ql-block"> 阿西西是圣方济各的家乡,这里有他的故居,最重要的是圣方济各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这位1226年10月去世的圣人,并安放他的遗骸而建。教堂建造报批,就受到教宗格里高利九世的支持,并在他逝后2年追封为圣。可见这座教堂的重要性和地位。这是阿西西的一座重要宗教建筑,是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核心圣地,也是圣方济各精神的象征。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朝圣者和游客。这里也是世界基督教四大朝圣地之一(梵蒂冈、耶路撒冷、圣地亚哥和阿西西)。</p> <p class="ql-block"> 阿西西是在翁布里亚大区,与托斯卡纳比邻,但地形地貌大为不同。这里多山区。因此,阿西西是一座建在山上的中世纪城市,游客的汽车必须停在城门外,需要足够体力徒步去探索。</p> <p class="ql-block"> 前期游览了意大利的南部和托斯卡纳大区,来到阿西西,这里的城市建筑风格依然中世纪。每一条街道不是引体向上就是俯首向下,不费力气不行,在这里行走,贴切地说是跋涉。</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一片开阔的空间,这是阿西西的市政厅广场。在这样的山城,有片开阔平坦的广场真难得,这里也是阿西西小镇的中心。广场周围环绕着中世纪建筑,引人注目的是古罗马神庙遗址和人民塔。神庙的门口一排柯林斯柱吸人眼球。对面是现今的市政府普利欧利宫。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石狮喷泉,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这些建筑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魅力,同时见证了阿西西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的演变过程。</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游人坐在椅子上看人来人往,露天咖啡馆挤满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瞬间散去后,只有几位坐在桌前,有的一杯咖啡,有的一份饼,安静地看手机,或发呆,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探索大街小巷的奥秘,不久来到圣方济各的故居。说是故居,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宽敞明亮,而是隐藏在一座教堂的后面。这座教堂的建造源于西班牙方济各会一位监督的倡议,他看到圣方济各的故居残破不堪,便通过西班牙驻罗马大使馆的帮助,出资购买了这座房屋并重建了教堂。当时在阿西西是最后建好的教堂,所以叫新教堂。内部不许拍照。教堂后面的故居因关闭,只顺着黑漆漆的台阶下去,没有看到所以然。</p> <p class="ql-block"> 重新回到市政厅广场休息片刻,发发呆,呼吸着浓浓的历史气息,欣赏着人类璀璨的建筑和艺术,享受当下的平和与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顺着导航引导,在巷道中跋涉,总有那么一些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古迹在你眼前幌动,或许破败了些,但依然能触动心弦,仿佛絮絮叨叨着她曾经的辉煌与过往。</p> <p class="ql-block"> 来到今天的重要景点圣方济各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远远就能看到教堂浅色石材外墙,简洁的钟楼设计,带有拱形窗户,主教堂正面那扇大型玫瑰窗和拱形入口,一看就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门口一块绿色草坪,点点白花似繁星点缀在草地上。一位骑着马低头的骑士雕塑。据说是骑士来到圣方济各教堂前,也谦逊地低头致敬。同时也象征着中世纪骑士精神与宗教使命的结合,反映了圣方济各及其追随者在传播信仰和维护和平中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免费参观,但不允许拍照。教堂分为下教堂、上教堂和地下墓穴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下教堂是最先建造,纪念和安放圣方济各及遗骸。随着圣方济各的名声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来到阿西西朝圣。上教堂的建造始于1239年,并于1253年完工。上教堂是在下教堂的基础上建造的,形成了双层教堂的结构。上教堂的建造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信徒,并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宗教仪式。地下墓穴的建造时间较晚,主要是在1818年圣方济各的遗骸被重新发现后建造的。遗骸此前被隐藏以防止被盗,直到19世纪才被重新发现。地下墓穴的建造是为了保护圣方济各的遗骸,并为信徒提供一个瞻仰和祈祷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这个教堂的艺术成就除建筑结构本身外,就是壁画。无论下教堂,上教堂,内部墙壁及天花板上都是乔托及中世纪绘画大师们的作品。来这里除了朝拜圣人,汲取他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欣赏乔托大师的湿壁画。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他是圣方济各的“历史画家”,一生都在画圣方济各的生平事迹。在上教堂,乔托及其团队创作28幅关于圣方济各的湿壁画及宗教故事,著名的如《圣方济各向小鸟说教》、《圣方济各出家》、《圣方济各在苏丹廷上》。可惜不许拍照,只能饱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 出下教堂,门前一长方形中央广场,两边罗马柱长廊相连,特别气势、壮观。难怪来的路上就远远看到这栋屹立在山顶上的罗马式拱门建筑,特别吸睛,特别气势辉煌,原来是阿西西圣方济各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士兵守护着教堂安危,圣人则守护着朝拜者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