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之韵

法拉利

<p class="ql-block">  从上古尧舜禹,到朝易晋隋唐,不论是补天,尝草,移山,还是唐诗,元曲,明文。河东地区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p><p class="ql-block"> 仲春时节,万物复苏,绿意盎然,同学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自然的向往,踏上了前往万荣稷山的旅程。远离往日的喧嚣,感受随风摇曳的纯粹,和着晴风有信,百卉含英的季节呼唤,追风收藏着岁月沉睡的古韵和清泉濯俗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古木参天,庙宇巍峨的稷山庙,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述说着千年的沧桑。漫步其间,其精美绝伦的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份古朴与庄严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东岳庙飞云楼以其精湛的木结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历久弥新的古楼历经风雨,依旧巍峨挺立,其木构之精妙,诉说着匠人的智慧与匠心。梁枋交错,斗拱繁复,每一根木料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道卯榫都透露着不朽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后土祠源于先祖对大地的感恩和崇拜,是古中国的土地崇拜。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后土。</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元狩二年建后土祠,后土祭祀成为皇家三大祭祀之一。自汉武帝至宋真宗,有8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汉武帝刘彻一生六次祭祀后土,并创作了《秋风辞》。宋时后土祠,占地900余亩,代表了中国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级别。明成祖时建天地坛,郊祀天地的皇家礼仪迁至北京。</p><p class="ql-block"> 这里 也是祭祀后土娘娘的圣地,香火鼎盛,信仰长存。祠内古木参天,清泉潺潺,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p> <p class="ql-block">  秋风楼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虽正值春日,但楼名中的“秋风”二字却让人不禁遐想,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秋日里那份凉爽与宁静。楼体巍峨,构造精巧,每一层都藏着历史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寻。</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不仅为晋地合璧瑰宝,也是河东百年善家。走进李家大院,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徽派建筑错落,欧式风格造型,妙趣于灵秀,营造之菁华。时代更迭既述家族兴衰,文化嬗变又咏世事沧桑。听一曲声声慢,看几世水潺潺。青砖黛瓦间,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一台一榭中,皆凝聚着匠人之魂。至今仍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堪称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p> <p class="ql-block">  此次二日游,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稷山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激发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归途中,心中满怀的是对历史的敬仰,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一段宝贵的记忆,值得永久珍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