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幸福】星月童话

云无心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云无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9251629</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转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记忆中,村子以十字交叉的两条路为结构,形成了村子的主要布局。</p><p class="ql-block">在十字路口有一棵老槐树,树心就已经开始空了。没有人知道这棵槐树到底有多老,据那时年龄最大的村民说,他小的时候那棵槐树就是这样了。在街的北面有一口老井,是北街村民的饮水的主要水源。到了做饭的时刻,家家户户担着水桶来打水,吃完饭,妇女们会端着盆来井边洗衣服。遇上干旱的年份,村民会用重新打井的方式来向老井(龙王)祈雨,巧的是,重新打井不久,就真的会下雨了。</p><p class="ql-block">在老井的西北角有一片空地,是用来打场用的,场的周围常常垛满了玉米秸高粱秆棉花棵等。</p> <p class="ql-block">那十字路口是村子的至高点,一到夏天下雨天,街上的水就会顺着路往四处流,再汇入附近的池塘。从上面流下来的雨水,对于小孩子来说,可是好游戏的开始。</p><p class="ql-block">我们会用泥巴把流水堵住,让水在自己的“水坝”前积成一个“小水塘”,然后再把水坝捅一个小洞,让水慢慢流出去。在“上游”的小孩会很快完成自己的工程,而在下游的小孩,由于水流被截住,就会眼巴巴地求着上游的伙伴给自己放点水。就这样这些雨水被一级一级地截住,然后又一级一级放走。那些赤脚的小孩玩得满身是泥水,可是却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后来雨停了,水也渐渐流干了。没有水,可以玩泥巴啊。用黄泥做成小碗的样子(泥瓦),对着碗口吹一口气,然后把泥碗倒过来猛地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响,像放炮一样。谁摔的响,谁就是赢家。当然,也有摔不响的。做小泥碗是个技术活,碗底太厚摔不响,碗底太薄容易漏气。不会做泥碗的小孩也有自己的游戏,把泥巴搓成泥弹子,插在树枝上,向池塘上方甩,看谁的泥弹子飞的远。有的小孩不会甩,泥弹子被甩到了脑后方,引得大家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不下雨,秋冬有月亮的晚上,那块空地就成了小孩子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那时小孩们常玩的游戏除了跳绳、踢毽子、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还有“老鼠钻十八洞”,就是小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圈里站一个人当作老鼠,圈外站一个人算是猫,里面的老鼠在小孩子的手下钻来钻取,躲避圈外的猫,如果被猫逮住就是输了,要换人当老鼠;猫如果总是逮不住老鼠的话,也是被换掉的命运。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游戏是捉迷藏,那块空地周围摆放的柴火垛,成了小孩子最好的掩体。虽然月光很亮,但毕竟是晚上,明明看着那个人躲在玉米秸后面,跑过去一看,没人,一回头,那人却在身后,把人吓一跳。</p> <p class="ql-block">不过最刺激的游戏要算男孩子喜欢玩的“开飞机”。游戏分两组人来完成,一架“飞机”由三个人组成,两个人四手相扣,一个人骑在两个人的胳膊上,这样一架“战斗机”就做成了。由两个人架着飞机往前冲,飞机伸着双腿猛蹬对方,谁先倒下,谁就输了了。相对于男孩子玩的激烈的开飞机,女孩子玩的“抬花轿”和“碰花瓶”,就显得温柔得多了。抬花轿就是两个女孩子四手相扣,让一个女孩子坐在两人的手上面,然后抬轿的人就颠啊颠的走来走去,对于坐轿的人老说算是一种享受,所以这种游戏一般是三个人轮流着来坐轿;那“碰花瓶”是两三个女孩子手拉手,互相碰撞对方的肚皮,边碰还边念念有词,“碰,碰花瓶……”</p> <p class="ql-block">一个晚上,大家变着法地玩,玩的月亮西斜了。这时候的家里大人才发现自己的孩子还少一个,于是此起彼伏的呼叫声响了起来,小孩子只好各回各家。人渐渐少了,场子渐渐安静了。那棵槐树,那口老井,也都在星光下进入了梦乡。</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家搬到了村子外面。家门南面有一条大河自西向东流,家东面又有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流。</p><p class="ql-block">春天,河边出现蝌蚪的时候天气还是比较凉的,记得当时还穿着棉裤。有一次我和我的外甥女小梅(我大姐的女儿,比我小一岁)一起到河边逮蝌蚪,河边有点滑,小梅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河里,我赶紧拉住她,她的棉裤湿了半截,我们吓得不敢回家。后来挨了很晚回家,还是免不了被大人骂一顿的命运。</p><p class="ql-block">到了夏天,也是常常背着家人偷偷到河里洗澡,河水有些凉,有时在水里玩时间长了,上来的时候嘴唇都是乌紫的。开始不会水,就会从家里带一个瓷盆,在水里扒着瓷盆扑腾。记得有一年在家门口的那条小河玩水,游到河中间的时候不小心喝了几口水,感觉要被淹死了,赶紧拼命向河边游,抓住河边一棵柳树的树根,才保住了小命。</p> <p class="ql-block">夏天雨水暴涨,河水快与河岸齐平了。夏天雨后,常常会有人到河边去叉鱼。</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母亲带我一起到河边去割牛草,我在水边玩,竟然发现河边的草丛里趴着大虾,我和母亲逮了不少大虾,回家只是用清水煮了一下,撒点盐便吃了。</p><p class="ql-block">河里不仅有鱼虾,还有很多的河蚌。夏天,我常常会到边去摸河蚌,通常是那种长条形的河蚌(现在想来大概就是蛏子),往深水里的水草里才可以踩到那种手掌大小的扇形河蚌。摸小河蚌比较容易,它们常在浅水里,肉眼就可以看见,弯腰就可以拾起来。大的河蚌要用脚去踩,感觉到了才捏着鼻子蹲下去没在水里把河蚌拿出来。摸来的河蚌不是为了人吃而是用开水炒一下,蚌壳张开,把里面的蚌肉揪出来喂了家里的鸭子。所以,一到夏天我家的鸭子就长得的特别肥,走路一拽一拽的,感觉都是我摸河蚌喂它们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不过摸河蚌也有不好的经历,那就是会被蚂蟥叮上。疼倒不疼,只是觉得瘆得慌。被蚂蟥叮在腿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拿鞋底使劲拍自己的腿,蚂蟥才会从腿的肉里退出来。</p><p class="ql-block">白天可以摸河蚌,到了晚上也不闲着。到了晚上我姐姐会一起打着手电筒或提灯,到河岸的树林里去逮知了,准确来说是蝉蛹,它们刚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爬到树干上,等到第二天天亮蜕壳。通常逮到的都是那种小蝉蛹,偶而也会碰到大蝉蛹,自然是少不了一阵惊喜。捡到的蝉蛹同样也不是为了人吃,所得的蝉蛹都喂了家里的鸡。除了逮蝉蛹给鸡吃,有时母亲会带我到庄稼地里逮苍虫(学名黄腮金龟子),在高粱玉米叶子上,在蓖麻叶子上,用手电筒一照,密密麻麻全是,一把一把地往下撸,一晚上总能捉一小桶,浇上水,它们就不容易飞走了,第二天就成了家里鸡们的大餐。</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农村没有通电,一到夏天只要不下雨,家家户户都会选择睡在外面。到河里洗个凉水澡,在院子里铺上凉席,有时会把床直接抬出来,还有的会把家里的门板卸下来,睡在门板上,还有的把架车子扫扫直接睡在车子上。一家人睡在院子里,大人会给小孩说古,仰望星空最先想到的自然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时大人干活累了,懒得说,我们小孩子就开始数星星,“勺子星,把子星,谁能连着说七遍,到老不腰疼……”就那样比赛看谁能一口气说的遍数最多,说着说着,在满天星斗的注视下我们也就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河流比较有趣,等结了冰,小孩子们会一天天到河边去试冰的厚度,开始会听到细微的冰裂的咔嚓声,那时是不能走上去的。等到冰层足够厚,踩上去并不会开裂,河的冰面上就会长满了小孩。有小心翼翼走着的,有大胆滑冰的;有把小板凳倒过来放在冰面上,一人坐在上面,另外一个人推着板凳腿快速往前跑的;还有疯狂地在互相扔冰块的。整个河面上回荡着大家快乐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童年往事渐行渐远。而今的老槐树早已不在,街道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老井也被填埋,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外的那条小河也早已干涸,被填上土盖起了楼房。只有那条大河,河水悠悠,还在无语东流。</p><p class="ql-block">可是,在某个时候还会想起那雨中的小水坝,那摔得脆响的泥碗,那飞到塘中心的泥弹,那场地上热闹的游戏,那河流的诱惑……尽管时间久远,儿时的自由快乐勇敢的日子仍如星星月亮般闪着光,成为我生命中幸福的底色,温暖一生,也是我所拥有的属于自己的最美丽的星月童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