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布尔嘎镇第十一届马文化节暨马超联赛“草原上的速度与激情。”

刘晓东

<p class="ql-block">苏布尔嘎镇第十一届马文化暨马超联赛:草原上的速度与激情</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0。苏布尔嘎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马术盛会——第十一届马文化暨马超联赛,广袤草原瞬间成为欢乐与激情的海洋。此次活动不仅是马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苏布尔嘎镇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现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身着盛装的骑手们骑着矫健的骏马,组成气势恢宏的方阵依次入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展示着草原儿女与马之间深厚的情感羁绊。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为赛事拉开序幕,欢快的音乐、灵动的舞姿,充分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场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本次马超联赛设置了多个精彩项目,吸引了众多优秀骑手和赛马参与角逐。赛场上,一匹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骑手们身姿矫健,与骏马默契配合,展现出高超的骑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30公里耐力赛考验着马匹和骑手的耐力与毅力,他们在漫长的赛程中勇往直前,向着终点全力冲刺;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0日这个星期一,一系列传统马事活动在草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圈马群是第一项任务,也是一场人与马的默契协作。青壮男人们骑着矫健的骏马,手持长长的套马杆,吆喝着冲向马群。马群起初有些慌乱,四散奔逃,但在牧人们熟练的驱赶下,逐渐向指定的围栏聚拢。马蹄声如雷,扬起阵阵尘土,牧人们的呼喊声与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草原乐章。</p><p class="ql-block"> 圈好马群后,便是庄重肃穆的祭马群仪式。在敖包前,摆放着整羊、奶酒、炒米等祭品,族中长者身着传统服饰,神色庄重,口中念念有词,向长生天祈祷马群平安、繁衍兴旺。人们依次上前,献上哈达,洒下奶酒,表达对马群深深的敬意与感恩之情,整个草原沉浸在一片神圣的氛围中。祭礼结束,公马套马环节紧张刺激。套马手们目光如炬,锁定目标后,双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公马。他们手中的套马杆精准地甩出,绳套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地套住公马的脖颈。公马奋力挣扎,前蹄高高扬起,试图摆脱束缚,但套马手们经验丰富,紧紧拉住缰绳,与公马展开力量与意志的较量,直至将公马驯服。</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是打马鬃,这是一项技术活。马鬃对于马来说,不仅美观,还能在奔跑时减少风阻。牧人们手持锋利的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马鬃,手法娴熟而利落,剪下的马鬃整齐有序。</p><p class="ql-block"> 驯马,是草原上最具挑战性的工作。青壮男人们挑选出野性十足的野马,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驯调过程,他们勇敢的骑上没有缰绳没有马鞍子的野马的马背,任由野马疯狂地跳跃、奔跑,试图将骑手甩下。骑手们紧紧抓住马马鬃双腿用力夹住马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高超的骑术,逐渐驯服野马。这个过程中,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每一次成功的驯服,都赢得周围人们的欢呼喝彩。</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障马群的良种培育繁殖,选种马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牧人仔细观察马群中每一匹马的体型、毛色、骨骼结构、奔跑姿态等特征,挑选出最健壮、最优秀的公马作为种马。被选中的种马昂首挺胸,威风凛凛,仿佛也知道自己肩负着繁衍优良后代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不符合种马标准的公马,骟马是必要的措施。骟马时,牧人们使用传统的骟马器具,手法熟练而迅速,尽量减少公马的痛苦。骟马后的公马性格更加温顺,易于管理,也有利于整个马群的稳定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最后,给新出生的小马驹烙印章,这是为每一匹马标记身份的重要方式。通红的烙铁在小马驹的臀部轻轻一按,独特的印记便烙下,象征着这匹马正式成为马群中的一员,也记录下它的家族和出生信息。</p><p class="ql-block"> 太阳渐渐西斜,一天的马事活动接近尾声。牧人们带着疲惫但满足的笑容,看着膘肥体壮、井然有序的马群,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这些传统的马事活动,不仅是对草原畜牧业的保障,更是对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在一代又一代草原人的血脉中延续,成为草原上永不褪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此次马文化暨马超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马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了苏布尔嘎镇的马文化和草原文化。未来,苏布尔嘎镇将继续以马文化为依托,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让这片美丽的草原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刘晓东满族、中共党员曾就职于包钢电信公司数据交换中心,任党支部书记,高级政工师职称,爱好民俗摄影,从事企业新闻宣传、艺术摄影20余年,现为中国马业摄影分会理事 ,包钢西北创业集团摄影家协会主席,包头市公安局特聘摄影师,包头市老年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企业家摄影协会会员多年来在国家、省部地市级发表摄影作品31余幅作,多次获得国内国际摄影大展金、银、铜奖。</p><p class="ql-block"> 作品《钢铁魂》在2005年,包钢职工摄影大赛,荣获金奖。</p><p class="ql-block"> 作品《走进响沙湾》20副作品在2006年荣获中国响沙湾十佳摄影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作品《清晨牧场》,于2009年在全国冶金行业摄影展中荣获金质收藏</p><p class="ql-block"> 作品《追风》在2009年上海国际摄影周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静静的白桦林》在2010年全国秦长城摄影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佛门内外》在2012年,首届走进五当召全国摄影大赛获得优秀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于2010年获得二十三届国展艺术类优秀作品的荣誉。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2014年在大地寻梦中国全国第七届群艺杯摄影展中荣获银质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路上》2015年在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净界 .无界》中展出。</p><p class="ql-block"> 作品《草原雄风》荣获建党90周年、全国企业书法摄影大展银质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追风》获得大河上下六省市连展优秀作品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雄风》2018年在凤凰杯国际影展中获金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弘扬蒙古马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摄影作品展览中,荣获入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一展雄风》《风雨兼程》,在弘扬蒙古马精神文艺创作工程2020年摄影作品展览中入选。 作品《风雨兼行》,2020年在第二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展览中,荣获艺术类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20年在第二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展览中荣获艺术类入选奖 </p><p class="ql-block">作品《马背民族》在2020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入展,</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p><p class="ql-block"> 作品《远方的呼唤》,2020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马文化摄影协会,举办的全国马文化摄影艺术精品展入展。作品在深圳展国际览馆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一展雄风》,2019年在二十七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初赛入围。 </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2021年在第二十八届国展初赛入围。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雄风》,荣获2021年第四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自然生态组银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特警出击》,202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二十五届摄影艺术展三等奖。 </p><p class="ql-block"> 作品《马背民族》,在2022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入展。</p><p class="ql-block"> 作品《牧歌行》在2023年12月“蒙古马精神 —— 内蒙古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p><p class="ql-block"> 作品《大漠雄魂》2024年4月,在北疆光影——内蒙古摄影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首站在深圳展出。 </p><p class="ql-block"> 作品《烈马追风》在2024年12月,草原神骏阿巴嘎旗黑马挑战赛,荣获银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