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p class="ql-block">语文《寒食》</p><p class="ql-block">《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寒食节的春景和夜晚景象。诗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唐代长安城的寒食春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寒食》这首古诗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新课伊始,字老师紧紧围绕本单元“民风民俗”的教学内容,回忆旧知,唤起孩子们对传统节日以及相关风俗的了解,为学习新课营造浓浓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字老师通过询问孩子们对“寒食节”的相关了解,掌握孩子预习以及对其民俗了解情况。同学们分享完个人了解内容后,再系统观看“寒食节”介绍视频,在默默观看的过程中掌握“寒食节”的来历以及风俗,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遵循以读促学教学理念,字老师通过请学生个人读、小组赛读和全班齐读的教学方法,达到以读纠音,以读断句和以读促学的效果,顿时,课堂洋溢着一种整齐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借助刚刚以读促学已达到的效果,字老师又以小组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行学习古诗诗意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小组成员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经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字老师根据学生们小组学习的成果,适时地进行补充和拓展。由重点字词、重点诗句逐一击破学习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联系“寒食”节的传统风俗并思考“传蜡烛”这一现象背后所映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字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们将二者结合起来,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孩子们在课堂上纷纷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根据所学内容,字老师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p> <p class="ql-block">字老师的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具多样……有效提升了课堂的高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此同时,语文组老师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字老师在此也受益匪浅!🌱🌱</p> 数学 <p class="ql-block">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英才小学四一班的同学与班主任熊老师就开展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观察物体(二)</p> <p class="ql-block">《观察物体(二)》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这些内容不仅是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也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上课铃响啦,熊老师拿着一个黑色袋子走进教室,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个神秘班级成员,不过在打开之前,先请同学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学生们纷纷举手尝试,有的说是小狗,有的说小动物。最后由老师来揭晓答案,是🐼花花!刚才摸一摸活动我们还不能具体确定是什么,但是拿去袋子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好好观察才能确定一个物体,由此,自然引出本节课观察物体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老师带领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花花,有的看到了🐼的眼睛,有的看到了🐼的屁股,有的看到了🐼的小手……</p> <p class="ql-block">随后,熊老师又邀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他们摆的立体图形并和其他同学一起画一画从不通方向看到的图形。有位同学摆了一个类似楼梯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三个高低不同的正方形,从上面看是一排三个正方形,独特的造型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p> <p class="ql-block">课堂快结束了,熊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要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在观察时要注意找准观察的方向和角度。同时强调观察物体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建筑设计、绘画等领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巩固练习(3分钟)</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在整堂课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式,较好地掌握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和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在课后评课中提到,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更高的立体图形观察练习,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英才小学火热招生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英才小学欢迎同学们的加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宝贝热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18849665695(微信同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0872-2256658</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编辑: 熊国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审:曾杰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复审:张雨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终审:李兴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