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亲朋好友相互请客的高峰期,其意在于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预祝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顺风顺水,事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但对于请客,作为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尤其是好客之风盛行的湖湘农村还是有很多讲究的,邀请的方式和请客的时间安排不对的话,就会招来非议,甚至影响到请客者和被请人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家里有红喜事,需要宴请哪些人,一般都会列个名单,在操办喜事的前三到五天逐一通知到本人,对于岳父外公舅舅这些重要亲戚,通常会上门当面邀请,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而一般的老俵和朋友在现在通讯发达的时候,大多数会在喜事前三天打电话给对方,说明时间地点事项,以便对方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安排。但不会发个微信消息就算了,这样不但表示请客者诚心不够,还可能因为有些人不常关注微信而错过,导致无端的纠结产生。</p><p class="ql-block"> 家有白事,一般情况下只通知亲和戚,也就是说只通知跟父辈和母辈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其他人等由孝子发个讣告就算宴请了,作为朋友看到讣告会根据以往的交往和感情深浅决定是否前去吊丧,主人一般都会记下来过吊丧的人,出殡前再通知其参加丧宴。现在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无法赶回祭奠,通常会在得到消息的时候,给孝子打电话表示哀悼,并发礼金以示慰问,如果没有任何通话,单单发个礼金,很有可能对方不予接受。</p><p class="ql-block"> 朋友间请客比起红白喜事就要简便多了,但发出邀请的时间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如果是跨乡镇的就应该在前一天通知对方,都是一个地方的也要在请客的当天早上给被邀请人打电话,告知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切不可临到开餐时间再行通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了,早请的是主客,临时叫的是凑数。</p><p class="ql-block"> 被人邀请是件愉快的事,但作为宾客也是有些要注意的地方。首先需要了解对方的邀请是什么性质,比如单纯的朋友聚餐,或者商务谈判,或者官场沟通,了解了餐宴性质,自己就会根据情况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是否安排时间短时离开,让对方有个单独私密的谈话空间。尤其是商务谈判和官场沟通,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有第三者在场。</p><p class="ql-block"> 作为宾客,客不带客是一个基本道理。不要以为自己跟做东者关系很好就随便带自己的朋友赴宴,这会超出东家的预期,也有可能会打乱邀请者原来的计划。如果你觉得几个人都是朋友,作为被宴请者可以向做东人提出建议,有做东者再邀请另外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特殊情况下作为宾客带了朋友入席,就应该先介绍给请客者,甚至可以抬高带入者的身份,让邀请者觉得来者很合适,化解三方之尴尬。带人赴宴在酒席上遇到互不相识的人,应该引荐介绍一下,一来可以活跃气氛,二来可以牵线搭桥,万不可带人过来直接闲置,造成好心办坏事,吃完饭还窝在心里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请与被请都是学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3.11于寒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