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风光在黄山

席静

<p class="ql-block">  翻阅中国地理书,我了解到,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色泽青黑,遥望犹如苍黛而名 ,它在安徽省黄山市,是安徽省的骄傲也是旅游的璀璨明珠,更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光。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及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都充分体现了黄山的无限美好。</p> <p class="ql-block">  纵览文人墨客及旅游过黄山的人们,对黄山的描述与赞美 ,让我对黄山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就在2015年的初春,我们朝着美丽的黄山,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我们来到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时,极目远跳,远处的山峰,山峦耸立,云雾缭绕,风光秀美,此时的我们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与激动。</p> <p class="ql-block">  当进入景区,景区介绍说,黄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为三大黄山主峰,是36大峰之一。这里的景观以“五绝三瀑”著称,五绝包括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冬雪,而三瀑则是指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那秀山秀水秀丽的风光,深深地吸引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换乘景区大巴车,向着玉屏索道进发,当坐上玉屏索道的揽车时,环顾四周苍松翠柏,山色空蒙,青山如黛,美仑美奂,有来过黄山的游客说,快看那远处的绿水碧湖,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中国黄山的翡翠谷,素有天下第一丽水、美好情爱圣地、黄山第五绝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翡翠谷的谷中分布着一百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翡翠彩池,彩池随着周遍景物,太阳角度和光线明暗的变化而变化,或晶莹,或翠绿,绚丽多彩,变化多端,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散落谷中,故名翡翠谷。是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影片中,竹梢打斗、池边爱恋、深潭寻剑、飞瀑踏波等美妙情景地。艺术大师刘海粟曾这样赞曰:“没有到过黄山的人不能称到过中国。未游过翡翠谷彩池者,不能称到过黄山”。</p> <p class="ql-block">  下了玉屏索道,走20多分钟后,就要经过一段约500多米,370多个台阶,蜿蜒曲折向上的“好汉坡”,这是对旅行者体力与毅力的考量,是决定你能不能继续下一行程的地方。走过好汉坡便到了玉屏景区,有黄山绝佳处之称。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包括莲花、天都两大主峰。雄山怪石、奇松险壑、摩崖古刻、云海烟云构成景区景观的主体。玉屏景区是黄山绝胜处,俗语云:“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p> <p class="ql-block">  玉屏楼在玉屏峰的前方上,又叫文殊院,后面的玉屏峰,摩崖石刻精彩呈现,峰石上刻有毛泽东主席的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朱德、刘伯承等元帅也在此题词作诗过。徐霞客曾称它为“黄山绝胜。山顶之上是一尊卧佛,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在玉屏楼下方,便是迎客松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迎客松学名黄山松,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黄山玉屏景区,地处海拔1680米处,倚青狮石破石而生,树高10.08米,树围2.24米,树龄约1000年。迎客松如同热情好客的主人展臂盛迎八方来客,以其矫健挺拔的神姿位列“黄山十大名松”之首,是黄山“五绝”之一,享有“国宝”和“天下第一松”的美誉;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与迎客松相互呼应的便是那棵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的送客松了。“送客松”也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它高约4.8米,立于玉屏楼右侧石道旁边,针叶翠绿,枝体侧伸,好像是在作揖送客似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景色在路上,当沿着黄山上的青石板路继续前行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小路两边高大的松树矗立在山涧,周围环绕着一些矮小的树木和灌木丛。阳光透过树枝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给这片土地披上金色的外衣,仿佛时间都在这里静止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宁静而祥和。</span>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站在黄山美景之中,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我们心中充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黄山的奇松,遍布峰壑,千姿百态。黄山自古就有这样的美赞:“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说。它们以石为母,以云为乳,或盘根于危崖之上,或挺立于绝壁之中,又有诗曰:“高可寻丈短尺许,寄生以石不以土。餐岚饮雾无凡姿,倒身拂地翩跹舞。”</p> <p class="ql-block">  在黄山莲花峰海拔864米的地方,有一块标志石碑。它是一个近似圆形的石头牌坊,上面刻有一些文字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我站在这块石碑前,望着连绵起伏的大山脉,清澈明朗的蓝天白云和黄山壮美的自然风光,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禁让游人们身在黄山中,仿佛入梦境。</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个山崖边。这里有一块巨石,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就是鳌鱼峰。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从洞中穿过。古人有诗云:“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黄山的观景小路上,虽然已经是早春时节,但是那皑皑白雪,依然遍铺峰峦,树木枝头还是银装点缀,轻风过处,散落下片片雪花,阳光照射下,洒落星星点点的金色光茫,分外妖娆多姿。明人潘旦游后曾赞叹:“玉柱撑天,琼花满树,恍入冰壶,不知人世复在何处”。</p> <p class="ql-block">  黄山之上珍惜动植物无数,小麂、花面狸、及鸟类的种类十分丰富,白颈长尾雉、白鹇、勺鸡的身姿在林间若隐若现,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如同森林中的宝石。这些精灵构成黄山上一幅生态和谐绝美画卷。我们在行进的道路上,就有可爱的小猴子出现在树上或道路上,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念,我也忍不住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来到百步云梯时,据介绍这是拍电影《小花》时的摄影地,那首《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歌曲声,仿佛在耳边响起。百步云梯,在“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那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龟蛇守云梯”。</p> <p class="ql-block">  快到山顶时,我看到了一座桥洞状的人工建筑,它连接着两旁的岩石峭壁。人们通过这座桥洞行走,仿佛在穿越时空。这座建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更成为了黄山独特的风景线。我站在桥洞上,俯瞰着脚下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当终于到达光明顶时,眼前的景色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当我站在黄山光明顶之巅时,眼前的景色让我深深震撼,放眼望去,那天空湛蓝得如同一块无瑕的宝石,云雾缭绕在山峦起伏的丛山峻岭之中,奇峰险峻,翠柏苍穹,宛如置身于人间的仙界,雷达气象站上圆球形的标志物,那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与黄山这壮美景色融为一体,令黄山更加耀眼夺目,光彩照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多米,是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那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沿着陡峭的石阶山路继续攀登,我看到高大的松树岩石山脉绵延不断。飞来石高耸云间,雄奇幻险,变化无穷,移步换景,触目成画。历代游客盛赞“天下美景集黄山”: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峨眉之清凉,雁荡之巧石,黄山兼而有之,游黄山则众多名山胜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观黄山美景,怪石很多,千奇百怪,<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林耸峙,石笋罗列,似天然盆景,玲珑剔透,</span>令人叫绝。有的酷似珍禽异兽,如“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有的宛若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童子拜观音”、“五老上天都”。有的以历史故事而名,如“介子背母”、“苏武牧羊”、“关公挡曹”;有的因神话传说,如“达摩面壁”、“仙人晒靴”、“观音飘海”真的是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在这条山路上前行,每个人都带着对美景的期待和探索欲,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着拍照着,感受着汗水与努力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深感不虚此行啊!我们最终是从太平索道下山的,太平索道位于黄山风景区的北门‌,它是黄山风景区北门进出山的索道,也是亚洲最长、国内最大的往返复式客运索道‌。每个车厢可容纳1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游览黄山过后,我不禁感概,大美风光在黄山,她不愧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之骄子”,“国之瑰宝”,“</span>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之奇观,她</span>的美不仅在于单一的景致,更在于那独特的“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者相互交织,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让游人们身在黄山之中,心旷神怡,神彩飞扬,从而流连忘返……再见了黄山,我们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