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鲁迅是我从学生时代起就非常敬仰的伟大先生。绍兴鲁迅故居,是绍兴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具文化底蕴和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踏入这片土地,随时提醒自己踏入了一个不平凡的地方,这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先生,这位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先生的回忆与情感,见证了一位伟大文豪的成长与蜕变。</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台门式建筑,分为老台门和新台门,其中还包含着闻名遐迩的三味书屋。一进鲁迅故居,左手边便是那充满故事的三味书屋。我第一次听到三味书屋这个名字,自然是从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彼时,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充满了趣味,一扫我脑海中书屋的正统印象,如什么斋什么亭。我朦朦胧胧地感知到,“三味”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比喻。如今我明白,古人将读经、读史、读诸子百家的体验分别比作稻粱、肴馔、醯醢三种滋味。读经如同稻粱,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读史恰似肴馔,是丰富的精神享受;读诸子百家犹如醯醢,是调味的佐料,增添思想的深度。在三味书屋里,还能看到鲁迅习字时桌子上刻下的“早”字,那小小的“早”字,体现着鲁迅先生的勤奋与自律。</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三味书屋,一条狭长的河道映入眼帘,河道里不时悠悠地摇来小小的乌篷船。沿着河道前行,便是老台门,那是鲁迅的祖父们居住的地方。老台门上高悬的翰林匾额,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主人昔日的荣耀与不凡身份,彰显着家族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老台门再往后走,便是鲁迅居住的地方。随着脚步的深入,脑海里的记忆与现实不停地交替着。当置身百草园时,弹琴的蟋蟀、后窍喷出烟雾的斑蝥、人形的何首乌,桑树,皂荚树,那见多识广的闰土都曾是这里的主角。我仿佛看到了年幼的鲁迅,在这里捉虫、摘果、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那份纯真与快乐,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触动着我浮躁的心弦。看到厨房,阿Q舂米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看到供桌,祥林嫂的身影也似乎在眼前浮现。我感叹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环境让先生造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又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于是便更加崇拜起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p> <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居,让我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由于游的时候太认真太仔细竟忘了拍照片照片都是在网上搜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