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野战军成立時师级以上将领名录(二):第三兵团总部

江上清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野战军成立時师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上将领名录(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三兵团总部</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属第10、第11、第12军,连同新组建的炮兵团,在安徽省阜阳地区组成第3兵团,共6.7万余人。1950年5月,第3兵团番号撤销,所属各军直属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p> <p class="ql-block">  1.司令员陈锡联 上将</p><p class="ql-block"> 陈锡联(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湖北红安(原黄安)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旅长,参与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1937年),炸毁敌机24架,成为抗战经典战例。1949年2月任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率部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参与解放重庆、成都等地区,歼灭国民党军残余势力。</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在“文革”期间曾卷入政治运动,但晚年得到客观评价,肯定其革命贡献。1999年在北京逝世。</p><p class="ql-block"> 陈锡联以果敢勇猛著称,擅长运动战和攻坚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被毛泽东赞为“红军中的小钢炮”,以表彰其作战勇猛。</p> <p class="ql-block">  2.政治委员谢富治 上将</p><p class="ql-block"> 谢富治(1909年9月—1972年3月26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红九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政委,与司令员陈锡联搭档,参与了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为四川、云南等地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云南省委书记‌、公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北京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务。1972年病逝于北京。1976年其文革期间的错误被清算;1980年被开除党籍,撤销悼词。</p><p class="ql-block"> 谢富治在战争年代贡献显著,但文革期间参与迫害活动,晚节不保。1980年官方定性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追随者,其历史地位复杂。</p> <p class="ql-block">  3.副司令员王近山 中将</p><p class="ql-block"> 王近山‌(1915年-1978年),原名王文善,出生于湖北红安。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已是红军高级指挥员,历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成立,王近山任‌副司令员‌(司令员为陈锡联),参与指挥渡江战役、解放西南等重大战役。他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率部参与围歼黄维兵团,为战役胜利立下关键战功。</p><p class="ql-block"> 1951年,王近山率志愿军第三兵团入朝参战,参与上甘岭战役。因其指挥风格果敢坚决,红军时期就被称为“王疯子”。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王近山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闻名,是二野核心将领之一。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亮剑》中李云龙的部分原型(不过艺术加工成分较多)。</p> <p class="ql-block">  4.副司令员杜义德 中将</p><p class="ql-block"> 杜义德(1912年—2009年),湖北武汉黄陂区人,1929年参加红军,历经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后随西路军西征,失败后历经艰险返回延安。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参与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后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领导反“扫荡”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并兼任第10军军长,协助陈锡联指挥部队突破长江防线,后率部西进,参与解放四川、贵州等地的战斗,尤其在成都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残余主力。</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51年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参与第五次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历任海军副政委、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杜义德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红四方面军、八路军、二野等部队中屡建战功。他在解放战争中的指挥为西南地区的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1955年授衔时成为开国中将中的代表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5.政治部主任阎红彦 上将</p><p class="ql-block"> 阎红彦(1901—1967),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与陕北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西北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抗战期间,他主要在华北地区开展游击战,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委等职,参与巩固陕甘宁边区的斗争。</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成立,阎红彦被任命为‌第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参与渡江战役、解放西南等重大战役,为解放四川、云南等地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地方工作,曾任四川省委书记、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少数未参加过红军长征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因其在陕北红军的特殊贡献)。</p><p class="ql-block">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阎红彦因抵制极左路线遭到迫害。1967年1月8日,他在昆明被迫害致死(一说自杀),终年66岁。1978年,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p><p class="ql-block"> 阎红彦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齐名,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政治工作中强调思想教育和群众路线,为部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提供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  6.副参谋长王蕴瑞 少将</p><p class="ql-block"> 王蕴瑞(1910年—1994年),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县,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长征,在红军中历任参谋、科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参谋、冀南军区司令部科长等职,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责),参与渡江战役、解放西南等重大战役。王蕴瑞作为兵团副参谋长,协助制定作战计划并协调部队行动。</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川东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参谋长(参与抗美援朝)、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王蕴瑞是起义的旧军官出身,是军中40余年的著名参谋长,先后辅佐过粟裕、陈再道、陈锡联、杨成武、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许世友等名将。在长期的军事参谋工作中,以严谨细致、善于谋划著称,为解放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7.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 中将</p><p class="ql-block"> 钟汉华(1909年—1987年)江西万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钟汉华于1949年2月担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政治部副主任‌,该兵团隶属于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后改称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由陈锡联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参与了解放大西南的关键战役,如渡江战役和解放重庆等。</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历任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1980年“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期间,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员。1987年1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终年78岁。</p> <p class="ql-block">  8.后勤部部长刘清 转地方</p><p class="ql-block"> 刘清(1899—1971),湖南浏阳人。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转战江西苏区。长征中,任红六军团事务长、后勤科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别动队队长、财务主任、会计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野战军3兵团后勤部部长,参与组织了西南战役(如解放重庆、成都)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部队在复杂地形和长距离行军中维持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历任西南局物资调备委员会主任、西南局交通部副部长,后任交通部监察室主任、河南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等职。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回浏阳北岭老干所离职休养。1971年病逝,终年72岁。</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刘清故居</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