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街边小型的伏见稻荷神社。</p> <p class="ql-block">12月30日下午 独自步行去了酒店附近的东寺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进门看到120年树龄的樱花树“不二樱”。</p> <p class="ql-block">门票上的图片是这样的。樱花映衬下的东寺五重塔更显得古朴凝重。</p> <p class="ql-block">东寺始建于公元796年,是日本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后,按照都城规划在罗城门东西两侧建造的官寺之一,东寺位于东侧,西寺位于西侧。</p> <p class="ql-block">夕阳中的五重塔。京都的冬天像是北京的秋天,红色黄色绿色,五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公元823年,嵯峨天皇将东寺赐予高僧空海,从此东寺成为日本真言宗的根本道场。空海在东寺传播密教,使其成为日本佛教文化的重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五重塔最下面有一部分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东寺的五重塔是日本最高的木结构建筑,高约55米至56.4米。现存的五重塔是德川家光于1644年重建的第五代建筑,是日本国宝。塔内供奉有梵天神像,塔的每一重檐和高度比例设计巧妙,显得稳重而宏伟。</p> <p class="ql-block">东寺的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这在日本寺院中较为独特,与法隆寺等其他寺院的布局有所不同。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南大门、金堂、讲堂等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金堂,是东寺的本堂,现存建筑为1603年丰臣秀赖在原基石上重建的。它是桃山时代的代表性建筑,融合了和式、唐式、天竺式风格,建筑正面下部屋檐呈上扬状态,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法。金堂内供奉本尊药师佛及日光、月光菩萨。</p> <p class="ql-block">讲堂,是传播密教教义的中心,始建于839年,现存建筑为1491年重建。讲堂内以大日如来为中心,安放了21尊佛像,这些佛像组成了立体曼陀罗,是根据佛教绘画“曼陀罗”中的形象创作的。其中15尊佛像自平安时代初期就存在,是国宝。</p> <p class="ql-block">金堂,讲堂。都是不能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立体曼陀罗:讲堂内的立体曼陀罗是东寺的独特之处,它以三维的形式展现了密教的教义,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佛教的宇宙观和核心理念。</p><p class="ql-block">东寺内收藏了许多国宝级的密教珍品,如梵天神像、立体曼陀罗中的佛像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宗教意义,还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东寺</p> <p class="ql-block">走出东寺,夜幕已降临,十分钟左右走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听说京都“拉面小吃街”很火爆,晚上去凑个热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拉面可以吃。</p> <p class="ql-block">实际情况是 地方太小人太多,蛇形排队,首尾不相见。我们决定离开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到京都站曾经来过的一家日式餐厅吃饭。这里性价比稍有偏高,就餐人相对少一些,适合我们不喜欢排队的。</p> 京都的旅程已尽尾声 <p class="ql-block">12月31日清晨我们乘上地铁,去打卡奈良。</p> <p class="ql-block">走出奈良站看到一尊菩萨像。显示出奈良城市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奈良城市很小。可以观赏和游玩的几乎都在一起,彼此挨着很近。</p> <p class="ql-block">奈良 兴福寺。</p> <p class="ql-block">兴福寺位于日本奈良市登大路町,是法相宗的大本山之一,也是奈良时代的七大寺之一。其前身“山阶寺”始建于669年,710年迁都平城京(奈良)时迁至现址并更名为兴福寺。作为藤原氏的家族寺庙,兴福寺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火灾,现存建筑多为后世重建。</p> <p class="ql-block">五重塔:是日本第二高的木塔,高50.1米,是奈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三重塔:同样被指定为日本国宝,是兴福寺的重要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3. 东金堂:供奉有药师如来像、日光菩萨像、月光菩萨像等,是兴福寺伽蓝群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4. 北圆堂:也是日本国宝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有几个建筑在修护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票参观了兴福寺内的国宝馆。</p><p class="ql-block">国宝馆建于1959年,由食堂和细殿(ほそどの)改建而成。馆内收藏了兴福寺自公元669年创立以来的各类历史文物,包括佛像、绘画、工艺品、历史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阿修罗像:这是国宝馆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呈三头六臂状,是奈良时代干漆八部众立像的代表,被誉为“天平雕刻的杰作”。</p><p class="ql-block">其他文物:馆内还收藏了如木造圣观音菩萨立像、丈六释迦头像等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馆里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附近吃个简单的面食。</p> <p class="ql-block">奈良公园巨大,四周有从古延续至今的奈良绝美风光,山野绿地森林池塘鲜花,还有那些可爱的小鹿,被称为“奈良鹿”。不过因为是冬天,所以我们看到的景色有些萧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奈良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奈良国立博物馆,这里可以看到奈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貌,还有很多精美的佛教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穿过小鹿与游人嬉戏的奈良公园,我们走向奈良美术馆,不巧这里关门。向前 我们又走到奈良博物馆,还是关门。再向前就走进了“春日大社”。一路上,小鹿“亲蜜陪伴”,轻松又愉快。</p> <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始建于710年。是全国约1000座春日大社的总部,是日本三大神社之一。</p> <p class="ql-block">神社以灯笼闻名,境内约有3000盏石灯笼和铜灯笼,这些灯笼大多由平安贵族和战国武将献纳。每年二月初和八月中旬,春日大社会举办“节分万灯笼节”,届时万盏灯笼会被点亮,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保留了大片原始森林,环绕着神社。鹿在春日大社中被视为神的使者,源自于主祭神武瓮槌命骑白鹿降临的传说。因此,奈良的鹿被保护至今,游客可以在神社周边看到悠闲漫步的鹿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不仅是日本宗教和文化的象征,也是游客体验日本传统神道教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以及千年来未曾改变的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走进春日大社仿佛踏进一片神圣的土地,葱郁的森林环绕,树木高大而古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紧密排列着的石灯柱,长满了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和泥土的气息。小鹿自由地穿梭在山林与游客之间,不时地会凑近你,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你,甚至会用鼻子轻轻触碰你的手,等待你喂它们鹿饼。小鹿有时还会在游人的引领下,给游客鞠躬。</p><p class="ql-block">春日大社的建筑古朴典雅,历经千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走在通往神殿的石板路上,仿佛在与历史对话。这里的宁静与庄严会让人放慢脚步,慢慢体会那一丝平和与放松。</p> <p class="ql-block">石灯与铜灯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走出春日神社,向东走不远就是著名的东大寺。</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也叫华严寺。是日本华严宗的大本山。</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始建于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发愿建造。最初名为金钟寺,后更名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最终因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以东,得名“东大寺”。东大寺是日本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地位极高。</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进深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着高15米高的卢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佛像之一。</p><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光明皇后听说中国的武则天在洛阳龙门石窟建了17米高的卢舍那大佛,为了向武则天学习,倾尽全国之力,建了如此辉煌的大殿和15米高的铜制卢舍那大佛。</p> <p class="ql-block">可见这个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决心有多大。</p><p class="ql-block">于是,奈良就成了缩小版本的中国长安。</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卢舍那大佛已不再金碧辉煌,一身锈迹。不过,这也是经历无数次损毁破坏并重建修复,现存大佛是1692年重建的,其规模为最初大佛的四分之三。</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有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p> <p class="ql-block">奈良时代,日本频繁派遣遣唐使和留学僧到中国学习佛教文化。这些遣唐使带回了大量佛经、佛像和佛教思想,为东大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中国唐代高僧鉴真曾到访东大寺,并在此设坛授戒,传播佛教戒律。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东大寺内的戒坛院就是为了纪念鉴真而建。</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不仅是日本佛教华严宗的中心,也是奈良时代佛教文化的象征。寺内曾有中国唐代高僧鉴真设坛授戒,体现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1998年东大寺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粗大的木柱下面有洞口,孩子们排着队嬉笑着从洞口爬过,家长在一旁给照相,应该是给孩子祈福的一种方式吧。</p> <p class="ql-block">有走出大殿正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向台阶,不一会儿,一位“樱花妹”主动上前搀扶老人走上台阶。</p><p class="ql-block">在日本,街上以及地铁公车商场等公共场所,经常看到独立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走出寺门,看到两侧石狮子像是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对石狮子的石材来自中国浙江省的梅园石,由南宋时期的中国工匠参与雕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大寺在12世纪末因战乱被焚毁,后由日本僧人重源负责重建。重源曾多次前往中国学习建筑和雕刻技术,并邀请了多位中国工匠参与东大寺的修复工作。其中,明州(今宁波)的工匠伊行末等人被邀请到日本,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雕刻技术,还从中国运来了梅园石用于雕刻石狮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对石狮子高约1.6至1.8米,造型挺拔,胸前配有中国式装饰,整体风格带有明显的南宋时期中国石刻艺术的特点。石狮子的底座四周还雕刻有牡丹、莲花等图案,展现了中国工匠精湛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走出东寺,夜幕降临时分。</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近铁电车。奈良站🚞京都站</p> <p class="ql-block">窗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回到京都,继续去永旺大厦找日式料理吃。</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日本寿司🍱。</p> <p class="ql-block">然后超市购物,买点小酒水果等,晚上庆祝跨年夜。</p> <p class="ql-block">去京都站附近购买明早去机场的长途车票。</p> <p class="ql-block">观看跨年音乐会,迎接2025新年到来。</p> <p class="ql-block">清晨 拉开窗帘,对面的东寺五重塔。</p><p class="ql-block">感受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p> <p class="ql-block">收好行李出发。</p> <p class="ql-block">京都长途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长途大巴,就是机场巴士。路程大约90分钟。</p> <p class="ql-block">到达大阪关西机场。</p> <p class="ql-block">天津航班的登机口。</p> <p class="ql-block">过海关,回到家。</p> <p class="ql-block">小日子短途旅行在新年的第一天结束。</p><p class="ql-block">2025这段新的旅程已经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