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汉 一 日

阿昌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春 南方自驾游,老哥几个都想再去武汉看看。谁都知道,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此外还是钟子期、叶名琛、黎元洪、张之洞、项英、恽代英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里。更有东湖樱园、黄鹤楼、长江大桥、汉口江滩等名胜古迹。这么辉煌的历史,这么多故里,这么多宝藏,怎能不瞻仰瞻仰?何况大武汉还住着一位老战友,经年未见,何不就此一聚!</p> <p class="ql-block">  于是直奔武汉市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武汉最摩登的汉江路找个酒店住下,随即参加了战友老刘在江边一家老店安排的接风宴。一瓶好酒几样名菜下肚,老刘又领我们逛起了步行街夜市。很多景象都是我们熟悉的,炫亮的灯光,卖快餐小吃的摊位,经营服装化妆品的店铺,促销表演的女郎,潮水般的人群,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步行街古朴典雅,人财两旺,完全可以和久负盛名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及沈阳中街相篦美,尤其街上行走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滿街弥漫着青春的气息,让我们几个老者竟觉得自己有些不配。“真是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我不禁感慨。战友老刘接我的话茬说:“武汉人喜欢逛街,年轻人会生活也爱花钱,恐怕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在今年央视春晚闪过镜头的“烟火巷美食街”驻足,看到的还是那么多人,还是那么的耀眼。我浏览了一家面馆,各种面品齐全,价格也不贵,一碗热干面16元。可以说古朴的步行街把武汉打扮成了贵妇人模样,而夜市又使步行街变成了一位少女一个花瓶,镶进了武汉美丽的夜色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汉江历史文化景区里,周围有许多历史建筑和遗址,如江汉关大楼、八七会议会址等,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浓厚。这里的市景建筑,有着欧洲艺术风格和痕迹,尤其窗棂的造型,门楣的轮廓,尽显欧式的浪漫典雅。走在老城区街头,你会觉得并非走进一座城市,而是走进一间回音壁,色彩斑斓的历史正在这里回放。与许多大面积拆迁再建的城市不同,武汉尽可能地保留修缮老旧建筑,让城市的历史连续而不间断,并定格在深厚华丽的层面,这无疑是很有远见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武汉人呢,说来也是让人感叹。就说穿戴,武汉的汉正街是闻名全国的服装一条街,90年代曾创下年销百亿的辉煌,领全国服装市场之先,是名副其实的服装界“前辈”。发达的服装业使得这里的人穿戴时尚且极具个性,姑娘小伙有一个算一个,穿着随意且孤芳自赏,说不上怎么好看,也谈不上如何华贵,就是图个新奇特,哪管你是谁你怎么看。有人说湖北男人彪悍,湖北女人泼辣,从衣着穿戴上足可以印证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与武汉人自信洒脱的特性相对应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珍重。我们住的洒店对面,有一栋叫巴公房子的老式建筑,呈三角型,看上去并不惹眼。可这么一处所在,却是网红游客打卡地。每天来此拍照直播的网红熙熙攘攘,不分昼夜。我们早晚出入酒店,都见这里挤满了人,其中不乏来拍婚纱照的年轻情侣。我好奇地问坐在这里看手机的中年人,才得知这是俄国茶商于一百年前所建,为武汉最早的租借区贵族官邸。经历了繁盛和衰落,近年有投资者对这幢老楼进行了修茸改造,使其变成高端精品酒店,巴公房子转眼就成了武汉骄傲的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  站在长江岸边,望着灯火阑珊的高楼大厦,我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战疫”。武汉是最早实行封城抗疫的城市,其时的惨烈、悲壮,令国人潸然泪下,足可入簿史志;吹哨先生和日记女士的行为文字,让世人为之感念,值得青史留名。可走在英雄城市的街头,你絲毫看不到疫情留下的痕迹,感觉不到有关那段历史的任何信息,好像那场灾难从来就没有发生。国人历来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习性,对经受的苦难常有选择性的失忆。但对于饱历风云珍爱历史的武汉人来说,似乎不该淡忘刚刚经历的深重苦痛,更应该记念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虽然“斯人已乘黄鹤去”,但毕竟“此地空余黄鹤楼”。全世界都没有忘记,武汉怎么能这么健忘?我不愿多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一日匆匆忙忙,感受也是星星点点。倘有机会,我还要重返这美丽的江城,再享这难忘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9日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