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致敬我在职的最后一个专属节日</b></p> <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笑看云卷云舒</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现场实拍</b></p><p class="ql-block"><b>【美篇乐曲】《惜别的海岸》</b></p> 巾帼跃动绽芳华 <p class="ql-block"> 春寒料峭的清晨,学校的大操场就沸腾起来了,女老师们为了教研组的集体荣誉,在加强练习“快乐传递”的默契程度,在磨合跳大绳的节奏韵律,在摸索保龄球推过去的精准力度……那一份欢快简直比优质课获奖还要热烈!春阳在三月的枝头跳跃,将操场染成一片碎金。女教师们褪去素日里严谨的粉笔灰,换上各色运动装束,像被春风唤醒的蝴蝶,在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上翩然翻飞。呼啦圈传递区荡漾着此起彼伏的欢鸣,七彩圆环在教研组间流转成虹。语文组的年轻教师们接力时故意做了个芭蕾旋转,惹得围观人群爆出阵阵喝彩。保龄球场地不时传来水瓶与实心球的另类撞击声,当十个水瓶应声而倒的一刹那,欢呼声几乎掀翻操场的天空,最沸腾的当属跳大绳赛场。粗重的长绳划破空气的呼啸声里,老教师花白的发梢沾着晶莹汗珠,年轻教师额前的刘海早被汗水浸透,却都紧咬着节奏不肯掉队……</p><p class="ql-block"> 我握着相机的手微微发颤,镜头里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三十余年共事的默契。英语组美女妹妹红林夺冠时朝我比出的胜利手势,体育组姑娘们互相整理凌乱马尾的温柔,还有我所在教研组拼搏时场内外整齐划一的口令——这些细碎的光斑正在我记忆的底片上显影。这个浸透着欢笑与汗水的节日,终将成为我教育生涯最璀璨的注脚,而那些并肩作战的身影,永远会是岁月长河里最温暖的锚点。</p> 面团与笑声齐飞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饺子宴”似乎着力展现女教师的时代风采——“上得讲堂,下得厨房”,空闲的教室里学生们早早用彩笔、图案装点出浓郁的节日的气氛。男老师们更是热心参与贴心奉献:看!案板前我们的年级主任余主任抄起面杖,擀面皮的手势竟与画函数曲线一般优雅,他是数学老师,语言动作与他的学科水乳交融,面粉簌簌落在他深灰色羊绒衫上,洇出一朵朵初绽的梨花。“大家快来!”英语组的美女红林突然惊呼,只见她手中的竹帘已满满当当地摆满了麦穗样的饺子,活脱脱像一张参差错落的梯田图。众人哄笑间,爱美的老师在她的感召下争相与“花样饺子”们合影留念,欢乐爽朗的笑声充满整个操作间,似乎也惊得开水锅腾起层层白雾。</p> 巧手翻飞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九年级组里有两位音乐老师,她们真像是有专业的美学素养,只见指尖轻旋,捏出的柳叶饺宛如小提琴的F孔;干顺了家务的男老师们更是信手拈来,包出的各种创意饺子锦上添花,我们没有调色盘,如若加点颜色,那一定会展现出四原色的别致。最令人称奇的是英语组的金凤老师创作出的“百褶裙饺”,褶皱细密均匀,让所有教师们看得入神,美女们都端着饺子竹帘惊叹唏嘘不已,那个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柔弱女子的杰作可以作为三八节成立“饺子美学研究会”的标本,煮饺子的时候大家都不忍心将这么美丽的样本放入滚烫的开水锅里煎熬!</p> 人间至味是温情 <p class="ql-block"> 放学时分,窗外的温度降下来了,屋内的蒸汽朦胧了玻璃窗。当最后一锅饺子在浓白的高汤里浮沉时,整个教室里逐渐寂静了。原来老师们都出门迎接从各个学校班级里散学的孩子们,妈妈们的节日必须有孩子们的参与,小孩子们有的真的是第一次吃大锅饭,满桌子兴奋的都是他们的笑语。年轻的教师们举着手机满场飞奔,镜头里记录着孩子们用各种饮料瓶拼出的“笑脸饺”——大团圆的氛围臻浓真好!</p><p class="ql-block"> 暮色降临时,呼呼的风声刮来白杨树的枝条的沙沙声,校园里的大灯亮了,将人影拉得很长,那些沾着面粉的围裙、留着牙印的饺子边、汤碗里晃动的月影,都在诉说同一个秘密:</p><p class="ql-block"> 三尺讲台上的笔耕不辍,终究抵不过此刻共享的烟火温情。春夜的微风裹挟着饺香,把这份暖意送往星子闪烁的远方——“饺”相辉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