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025年3月9日,我随快乐脚印群一起出发至河北磁县小十八缸。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的突破,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同时各种短视频平台把一些默默无闻的徒步线路炒的火爆。由于身体不适,未参加鳄鱼沟之行,这周的小十八缸线路,我决定再战一次。正月初九我刚刚挑战了陵川十八缸,这是要和各种缸,一杠到底了。这次我们的出行方式是自驾,早上六点半出发,在冀家庄加油站集合完毕,一行11人,分别乘坐两辆车,向河北飞驰而去。九点左右顺利到达目的地。今天的队伍精干强悍,我是其中最弱的一个,不禁为今天的行程捏一把汗。徒步的每一步,都是对坚持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磨砺。虽然小病初愈,缺乏经验,但无论是陡峭的山坡,还是泥泞的小路,都无法阻挡我前行的脚步。因为我知道,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到了就开工,开工就是大活。经过一路向上的乱石,卵石,坑坑洼洼的各种大小石头横亘在我们面前,虽无危险,但不可大意,翻翻腾腾,时而手脚并用,时而跳跃前行,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到了今天传说中的的十八缸之第一缸。眼前的十八缸似曾相识的感觉,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与在远隔二三百多公里之外的陵川十八缸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缸侧身,扣岩缝,挪动,攀登,无难度,有危险。还未平复心情,接着就是第二,第三,第四缸在等待我们去征服。</p> <p class="ql-block">“小十八缸”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天然石臼群,分布在山谷中的河床上。这些石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宛如一个个天然的“缸”因此得名“十八缸”。实际上,石臼的数量可能不是十八个,我们后来走的缸数,虽然都有红色标记,但是也没有凑够十八个缸。我想这里的“十八”更多是泛指数量众多,和朗朗上口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由于缸壁光滑,且拔高数十米,可借助与绳索攀升,阿伟先行一步,上去为大家布绳,在这样的群体活动中,总是有人默默地奉献,第二缸顺利通过。第三缸是今天的重头戏,前面的强驴示范动作嘎嘎帅,我想自己也尝试一下,等我就绪,还未发动,腰部的绳索此刻就掌握在凯胜手掌中,这时候我边喊不要拽我,不要拽我,一边被凯胜蹭蹭的往上薅,我就这样磕磕绊绊,脚不沾地的飞跃上去了,惊魂未定,就来到了第四缸,这个地方不用布绳,需要徒手上去。按说不用布绳该自己发挥一下了吧,偏偏身材矮小,够不到扣岩缝的地方,干脆耍赖,摆烂,因为老王已经先上去了,我努力的延伸手臂,老王刚刚探到我的右手,就被他牢牢抓住,又一次锁定我,我就这样被单手抓上去了,不费吹灰之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后面的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缸其实就是凑数的,有的就是当地人用石块砌成的小崖子。虽然后面根本就没有难度可言,但是才走了不到二公里,爬升200余米,所以漫漫长路还需要我们慢慢的用脚步去丈量。一路攀谈,一路向上,正午时光,到达小山顶,席地而坐,开始用路餐。简单休整,继续出发,开始下行。松松软软的泥土路走起来,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每一步像是踩在天然的地毯上,每一步都有一种轻微的弹性,不由自主的加快步伐。下山之后还有五公里多一些的水泥路,徒步之人最发怵的就是水泥路,路面平平坦坦,却生硬。有来来往往的车辆在身边呼啸而过,令人堪忧。我和简单,静生智老师干脆翻越护栏,到漳河边的河滩上行走。漳河发源于我们山西省,流经河北磁县,最终汇入海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漳河的水蜿蜒曲折,水流清澈,漫步于河滩上,吹着乍暖还寒的风,此刻的心情都归于平静。</p> <p class="ql-block">飞鱼哥在我评论区留言,又一次完美的行程,是啊,每一次的行程都值得回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路途艰难曲折,遥远漫长,未来的路与你与我,将踏遍万里山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