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 李煜

半酣人

<p class="ql-block">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47]),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南唐末代君主、诗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p><p class="ql-block">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作前期大多描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则追怀故国,感叹身世,写出另一境界。语言清新洗练,感染力强,李煜由此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词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李煜是个天才,多才多艺,唯独不会当皇帝。才子真绝代,可怜做君王……</p> <p class="ql-block">《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全词语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话,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此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不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是以写景来歌颂与礼赞作者心中的祖国;下片以写实的笔法描写出这三千里山河的美丽国家顷刻覆亡,写出国破的惨状与凄情。全词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却饱含了对故国的留恋与亡国的悔恨之意</p> <p class="ql-block">《清平乐·别来春半》此词写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全词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信步闲情、伤春感怀的情形,下片写主人公感慨春去、无以自慰的悲愁情怀。这首词多用白描手法,质朴无华,淡雅疏朗,含蓄悠远</p> <p class="ql-block">《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一说南吴让皇杨溥)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家国破败的残败景象,表达了亡国君主愁苦不堪的心境和对迷茫未来的担忧。全诗写得情真意切,符合亡国君主的心理特点</p> <p class="ql-block">《浪淘沙令·往事只堪哀》词人以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而寄寓其中的是词人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全词借景抒情,妙用对比,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望江南词二首其一》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p> <p class="ql-block">《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此词开篇通过对江上和岸上两个场景的描绘来表现画中渔父的生活环境,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最后是词人对渔父的羡慕。全词语淡情疏,诗情与画境浑然一体,趣致盎然</p><p class="ql-block">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p> <p class="ql-block">《捣练子令·深院静》这首小令通过描绘深院小庭夜深人静对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者的悠悠情怀</p> <p class="ql-block">《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此词作于李煜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后。上片写词人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下片续写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怀念,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不事雕琢,真实地记录了感情的起伏波动,格外感人</p> <p class="ql-block">《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p> <p class="ql-block">《乌夜啼·昨夜风兼雨》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p> <p class="ql-block">《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p> <p class="ql-block">李煜,婉约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仅就词的艺术角度,他几乎将其做到极致</p><p class="ql-block">美哉李煜,悲哉李煜,惜哉李煜!</p><p class="ql-block">文中引用文字取自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