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罗平油菜花海,乘車去曲靖。</p><p class="ql-block">曲靖是云南省东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重要节点。它东与贵州省六盘水市、兴义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毗邻,西与昆明市接壤,南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相连,北与昭通市交界。曲靖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p> <p class="ql-block">曲靖是云南省副中心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曲靖以“珠江源头、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古鱼王国、红色沃土、爨文化故乡”五张名片构建特色文化体系。市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壮等多个民族,各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信仰,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p> <p class="ql-block">曲靖南城门是曲靖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麒麟区麒麟南路与南城门广场交汇处。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时曲靖还被称为定州,古城设有四道城门,南门名为“来薰门”。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城门逐渐消失,仅南城门旧址尚存。1997年7月1日,南城门在原址东150米的老城埂上复建竣工。</p><p class="ql-block">南城门高35米,其中城墙高20米,城楼高15米,建筑风格为飞檐翘角宫殿式。城楼内部装饰精美,三、四楼四壁雕刻有《红楼梦》大型连环浮雕334幅。南城门广场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配有音乐喷泉,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南城门不仅是曲靖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它见证了曲靖从古至今的变迁,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曲靖“五馆一中心”是曲靖市重要的文化体育设施,位于曲靖市麒麟区和沾益区之间的珠江源大道珠江源古镇旁,占地总面积599亩,总建筑面积约20.9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曲靖市科技馆,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设有11个主题展区和300余件展品展项。馆内紧扣“人与自然、科学发展”主题,展示内容包括儿童科技乐园、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p> <p class="ql-block">曲靖市图书馆</p><p class="ql-block">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现代化的阅读环境。馆内实现WiFi全覆盖,部分服务免费,开放时间根据楼层和区域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曲靖市规划展示馆,展示曲靖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规划,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曲靖市体育中心,包括3万人体育场、5千人体育馆及综合训练馆,可承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体育中心不仅用于举办体育赛事,还面向社会开放,推动全民健身。</p> <p class="ql-block">曲靖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以“流动的珠源文明”为主题,展示曲靖的历史文化脉络。馆内设有6个常设展厅,包括“珠江正源”“爨乡福地”“三江烽火”等,藏品丰富,涵盖青铜器、古生物化石、陶瓷器等</p> <p class="ql-block">曲靖是爨文化的发祥地,爨文化是魏晋至唐天宝年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所造就的历史文明,其代表性文物为《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被誉为“南碑瑰宝”。此外,曲靖还是珠江的发源地,明代徐霞客曾到此探明珠江源。</p> <p class="ql-block">从曲靖站乘高铁前往宣威。</p> <p class="ql-block">宣威是云南省曲靖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黔省际节点,素有“入滇锁钥”之称。</p><p class="ql-block">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其名称源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建的宣威关,寓意“宣播朝廷之威德,以资震慑”。宣威在历史上一直是滇黔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现存的可渡关遗址、古驿道等见证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中国·宣威火腿博览馆:这是宣威火腿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通过展览、讲解和互动体验,向游客展示宣威火腿的历史、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宣威火腿是云南省的著名特产之一,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p> <p class="ql-block">宣威火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名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成名史。1915年,宣威火腿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名声大噪。1923年,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饮和食德”,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宣威火腿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后,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香气浓郁,咸香回甜,口感酥脆,油而不腻。</p> <p class="ql-block">浦在廷故居简介</p><p class="ql-block">浦在廷(1871-1950)云南宣威人,宣威地方民族工商业家,创办"宣和火腿罐头厂",辛亥革命期间支持并参加护国运动和北伐战争,拥护孙中山先生,受其进步思想影响,一子参加民主.革命,一子三女先后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故居始建于民国初年,为一进两院砖木结构民居,占地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以中厅为核心,其西为宅院及花苑,其东为二层四合院建筑,具清末民国初地方民居特色。</p> <p class="ql-block">浦在廷(1871—1950),字钟杰,是云南宣威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也是宣威火腿产业的重要推动者。他一生致力于将宣威火腿从地方特产推向国际市场,为宣威火腿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09年,浦在廷与几位同仁创立了宣威历史上第一家火腿公司——“宣威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后来,他又创办了“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商号“大有恒”,商标为“双猪”牌。 引进先进技术:浦在廷派人到广州、香港学习先进制罐技术,并引进德国先进机器设备,实现了火腿罐头的批量生产。他的火腿罐头因携带方便、味道鲜美,迅速打开国内外市场。浦在廷的火腿罐头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成为云南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此后,宣威火腿的名声大振,带动了大批工商业者加入火腿生产经营行列,宣威境内先后出现上百家火腿商号。</p><p class="ql-block">浦在廷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为护国军、北伐军筹集粮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此外,他还捐款修建桥梁、街道,救济饥民。孙中山曾亲笔题赠“饮和食德”四字,高度赞誉宣威火腿及其背后的实业精神。</p><p class="ql-block">浦在廷的家族也继承了他的事业精神。他的侄孙浦恩勇是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致力于传承和创新宣威火腿的制作工艺。</p><p class="ql-block">总之,浦在廷不仅将宣威火腿推向了世界舞台,还通过实业救国的理念,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浦在廷有三子四女,小女浦琼英即卓琳。</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为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题词。</p> <p class="ql-block">宣威东山公园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城东5公里的东山山腰,是省级旅游风景区,以东山寺、海会塔和革命烈士陵园为主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此石曰"石婆婆"。游人祈福常以彩线围之。给石婆婆围彩线主要是两重意思,一是希望孩子健康吉祥,围一根彩线,以"石"为姓起个贱名,孩子好带;二是青年男女们为求婚姻美满,白头偕老,也会给石婆婆围上一根彩线,象征爱情坚如磐石。</p> <p class="ql-block">东山寺,又名松鹤寺,始建于明初,是滇东北宗教发源地之一。寺庙依山而建,古木森森,庭院重重,还有清泉喷涌。寺内祖师殿、灵官殿、大士阁等建筑错落有致,是佛、道教合一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眺望宣威市貌。</p> <p class="ql-block">在宣威一定要品赏火腿美味。</p> <p class="ql-block">从宣威站乘高铁返回曲靖。</p> <p class="ql-block">曲靖外滩文化旅游步行街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主街长约1500米,涵盖美食娱乐街、文化演艺街、酒吧街、金融街、家庭亲子教育街等五大街区。步行街以中华传统“和”文化为核心,融合了云南地方特色,是曲靖市的一站式体验消费休闲街区。</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曲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