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绍兴我不曾去过,却是我魂系梦萦的地方。少读鲁迅先生的《故乡》,便埋下了对文学倾心的种子。曾吟诵陆游先生的词《钗头凤》,却为他与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潸然泪下。每每挥毫泼墨时,王羲之《兰亭序》帖的神韵,仿佛就在眼前飘荡……</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江南,骄阳似火,游历的最后一站,由金华武义县出发,一行四人,驱车奔绍兴而去。约一个时辰,便抵达绍兴境内。战友安排,下榻于柯桥古镇酒店。</p><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沐浴更衣,出门便是古镇岸畔了,那古街里巷,小桥、流水、人家,似曾谙熟。登上乌篷船,穿上救生衣,那小船便沿着或宽或窄的河道,左拐右折地摇曳而去。操撸的妹子,衣着民俗月色服饰,哼着当地民俗的情歌,此情彼景,却令我等沉浸在唯美的诗情画意之中……</p><p class="ql-block">晚间,绍兴战友盛情款待,地点,柯桥畔绍邦菜饭庄。由于他们指导员曾携妻已是三下绍兴了,便免去了太多客套,遂直奔主题,于是便千杯万盏,斛筹交错,间或互通款曲。</p><p class="ql-block">在柯桥古镇岸畔的北溪河旁,吃地道绍兴菜,饮陈年花雕酒,观窗外小桥流水,闻听到游船上传来的琵琶声声。若如天天这样,人生如斯,夫复何求!……</p> <p class="ql-block">翌日,谢绝当地战友的陪同,"打的"前往鲁迅故居拜谒。虽不是节假日,也非旅游之旺季,但仍游人如潮。鱼贯入内,穿梭在故居的套院及诸多的房舍里,那高大敞亮的厅堂,那雕梁画栋的工艺,那楼台亭榭的精巧,真乃一处典型清代建筑风格的官宦人家。据说鲁迅故居占地面积竟达750亩之多,确令我等叹为观止了!</p><p class="ql-block">茅盾的故居乌镇,我是去过的,其故居乃木构架民居建筑,其住房面积也不过549平方米,观其境况,也只是一般人家吧。至于祖上如何,资料不详。但茅盾能从一众文人群里,脱颖而出,竟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确令我仰慕之至。</p><p class="ql-block">我暗思,虽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在某些领域,出身与其生存的环境太重要了。从小就锦衣美食,读书条件优渥,所在家庭环境的耳熏目染,再附以努力及天赋,假以时日,焉能不出个大家或宗师级人物呢……</p><p class="ql-block">来至百草园,其园不大,也就是三亩地吧,稀稀疏疏地栽着花草之类,那个鲁迅笔下曾蹦上跳下的井台仍在。高不过30公分,直径也不过半米吧。却让鲁迅先生描写的那么美好,那可是鲁迅童年时光的梦啊。</p><p class="ql-block">他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文中写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早已并屋子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未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对童年时光所描述时的那种心境,我自以为是心有灵犀的。那晶莹般的童年时光太过短暂,一瞬即逝了,小时候拿不起笔,只好把那种美好藏在心里,等长大后,眼界高了,也有了捉笔的能力,便把那些对童年时光的眷念,极尽完美的描摹出来。其实,这就是那种只属于自已的乡愁吧……</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早已远行了,但他的“风骨”不死,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格言,注定将会一路彰扬下去……</p><p class="ql-block">来到兰亭园林,这里可是《兰亭序》诞生的地方,被世人奉为书法圣地。据说,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邀请42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借酒后醉意,欣然挥毫,便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的行书”的《兰亭集序》。</p><p class="ql-block">伫立在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在幻觉里仿佛又看到文人雅士们,在玩耍着曲水流觞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触景生情,思维跳脱,令我又想起王羲之在未成名之前的一个故事,夜里,王羲之与夫人拥衾而眠,王习书法已近痴迷,难以入睡,用手指在夫人的背上,抹来划去。夫人睡意朦胧的说:“你有自己的体,干嘛要在别人体上写”。这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王羲之如醍醐灌顶,遂独辟蹊径,自成一体,被世人称誉为一代书圣。</p><p class="ql-block">那曾“曲水流觞”小溪的毗邻,有一片正值盛开的荷花塘,其周边乃楼台亭榭,景色宜人。叶雨、蔷薇二位乃摄影爱好者,头顶着烈日炎炎,在挥汗如雨的状态下,却乐此不疲的摆拍着。真令吾等相视无语,然又佩服的紧啊……</p><p class="ql-block">绍兴沈园乃宋代园林,占地57亩。沈园主要有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等十景,此园乃国家5A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沈园——原本是南宋时期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沈园之所有能名扬天下,则是因为陆游与前妻唐婉在此邂逅,并写下《钗头凤》一阙,便留下了一个千古流传且凄美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苏州的园林我是去过的,在沈园里游走,其感觉似曾相识。假若不是陆游和唐婉来过这里,假若不是一阙《钗头凤》题在这墙壁上,我是不会来的吧。</p><p class="ql-block">驻足于题有《钗头凤》的墙下,脑海里回放着陆游和唐婉,从始至终的悲情故事,依稀还能看到陆游那满脸的无奈,以及唐婉的哀哀怨怨……</p><p class="ql-block">叶雨和蔷薇又站到了刻有《钗头凤》诗文的墙下,准备留影,却被我喝止,我曰:“在悲剧的东西下,不要照相!”叶雨问:“为什么”?我回曰:“不吉利”!其实,为什么不能在《钗头凤》下留影,我也沒有什么理论依据,只是一种主观臆想罢了,却惹得叶雨、蔷薇悻悻然。</p><p class="ql-block">人们大都还是愿意看悲剧作品的,因它耐人寻味且刺激吧。然而,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终将以喜剧而落幕……</p><p class="ql-block">在离开沈园的路上,叶雨很认真的说:“要是陆游活在当下,妥妥就是一个“渣男”。你既然把人家唐婉休了,干嘛还在沈园勾引人家,还写什么《钗头凤》,要是真爱,当初带上唐婉私奔不就得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闻言一怔,细细想来,确颇有几分道理。其一,在古老的年代“休妻”,对女人来说是一件塌天的打击,而陆游想过唐婉的感受吗?其二,即然已经休了,索性就放手吧,沈园邂逅,唐婉已改嫁赵士诚,并育有一子一女。一阙《钗头凤》反害了唐婉的性命。其三,陆游之母让他休妻的理由是,唐婉不能生育。按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悖逆父母之命,则为不孝。假如陆游有勇气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篱,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条件,携唐婉私奔。这世间也就没有了《钗头凤》,以及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江南的七月太过热烈,这一路游历每天都在酷暑里行走,而每天都会生出欲逃离的念头,却仍舍不得离去。</p><p class="ql-block">绍兴终究是来过了,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虽还有很多未去的地方,就把这缕念想留在绍兴吧,并珍藏在心里。假如余生有缘,我会悄悄地再来一趟,无须别人陪伴,但不是七月流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7.27于泉城</p><p class="ql-block"> 鲁黔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