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婺源~沂摄协春季采风(2025)

镜头下的沂南

<p class="ql-block"><b>前言:</b></p><p class="ql-block"><b>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份遇见,是人生旅途中一段精彩的阅历,更是一种改变。</b></p><p class="ql-block"><b>当壮美的景色将你拥入怀中,自然的味道沁润了你的心田,沉寂的青春早已不再孤单,心胸也会随之豁然。</b></p><p class="ql-block"><b>历尽千帆,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思维和习惯,恍然明了,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宏博了眼界,畅然了心境,丰富了年轮。</b></p><p class="ql-block"><b>背起行囊,拿起手中的相机,世界便属于了你!</b></p><p class="ql-block"><b>鲜衣怒马,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b></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古村落,季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美丽的油菜花,踏入其中,仿若走进童话世界,每一帧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卷。当晨光洒下,云雾缭绕间,青山与美艳相拥,村落与溪水相依,静谧而又美好。此时,尘世的喧嚣早已被远远抛却,这里便是婺源。</p> <p class="ql-block">婺源是美的。</p><p class="ql-block">即便从未到过这里,也会在不同的书籍,异彩纷呈的视频中领略过它的风采。</p> 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br>婺源县是古徽州的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距离我们沂南县约830公里,是著名的"书乡","茶乡","中国最美乡村"。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根据协会年内采风工作计划,决定赴婺源春季采风。</b></p> <p class="ql-block"><b>出行:</b></p><p class="ql-block"><b>一人双座 (2+1)豪华大巴</b></p><p class="ql-block"><b>全程830公里</b></p><p class="ql-block"><b>单程用时约10个小时</b></p> <p class="ql-block">早5点 汉街南首福记全羊门口集合,开启了梦幻之旅。</p><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间,不知不觉已抵达婺源县的李坑村。</p><p class="ql-block">李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白墙青瓦,小桥流水,水润古村,村曾水色,是典型的徽派村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古韵之间,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流转,青石板铺起的小路,分列于溪流的两侧,两条小路之间,每隔不远便有一座古朴的石板桥相连,两侧的民房结构精巧,飞檐翘角,做工讲究。玲琅满目的小吃、手工艺品随处可见,让我这个不喜欢吃零食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品尝起来。</p> <p class="ql-block">村头,矗立着几颗数百年高龄的樟树,遒劲有力的树干,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李坑村,来到大山深处的溪头乡江岭村时,天色已晚。</p> <p class="ql-block">江岭村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古老小村,一脉相承,这里也是典型粉墙黛瓦的徽式古建筑。</p><p class="ql-block">小村依山而建,溪流从山上顺势而下,沿着用石头砌成的溪道,蜿转流过山坡上的油菜园又流进村子,夜深人静,村子里到处都是潺潺的流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溪流经过山石的自然过滤,清澈而甘甜。一代又一代的先民巧妙的利用地形,因势利导,溪流曲折迂回于整个村子,使得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有流动的水,房依水建,水润屋色,村落与溪流完美的融为了一体。</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屋大多是石、砖、木架构,设计巧妙,做工精美,随处可见的木雕飞檐,古朴而有韵味,搭配白色的主体,就是一件件完美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小溪流过之处,合理分配着用以存水的雕刻精美的石臼、石槽,古朴而巧妙的设计,既满足了村民们日常用水的需求,又展现了小桥流水的自然之美,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居民以宋姓为主。</p> <p class="ql-block">我们居住的民宿叫“花海梯田客栈”,店主便是一位姓宋的年轻后生。他身材瘦小,皮肤略黑,一双朴实的眼睛,透漏着精明和强干,他乐观而健谈,是位典型的江西汉子。</p><p class="ql-block">晚上品尝过当地的特色,小酌几杯。酒过三巡,同行的摄友们回房间休息了,我和宋依着门前的栏杆,看着美丽的乡村夜色,听着潺潺的溪流,侃侃而谈。</p><p class="ql-block">他的主业是在县城开了一家装修公司,老家的这所房子改成了现在这处民宿,每年的春、秋两个旅游旺季,便回到这里搭理民宿营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客源稳定,生意还算可以。这也是婺源油菜田,馈赠给当地人的福报吧。</p><p class="ql-block">(俯瞰住处)</p> <p class="ql-block">农家菜</p> <p class="ql-block">摄友们相约,早5点起床,沿崎岖的山路登上北山坡的观景台,一睹江岭日出的风采。</p> 白天,山谷溪流里的水受到太阳的照射,变成水汽蒸发到空气中。清晨,山体上方的空气较冷,而溪流、山林上方的温度相对较高,冷热交汇,便会形成美丽的雾气。太阳升起来了,阳光产生的能量催动着山谷里的仙雾,飘荡于山谷之间,宛若人间仙境。 <p class="ql-block">简单的早餐过后,徒步行走了著名的溪头乡里岭村油菜花梯田。</p><p class="ql-block">这里气候温润,适合油菜的生长,油菜也是当地百姓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油菜产业链,油菜遍布于这里的每一个角落。<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3、4月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直铺到山谷,古朴幽静的乡间小道,清澈的小溪,古老的建筑,云雾缭绕间如梦似幻,仿佛置身人间仙境。</p> 下午来到著名的篁岭景区。<div>篁岭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7.8平方公里,2014年开放试营业,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br>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的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br>2024年12月27日,篁岭景区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div>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r>自2012年通过“招拍挂”启动篁岭古村改造,2014年试营业,至2020年,篁岭村原住民不但住上徽派新房,其年均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到42000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5万元以上,并且每年保持30-40%的持续增长。<br>如今,篁岭景区荣获了包括: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农业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点(住建部)、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旅游局)、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文化部)、江西省首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示范点(江西省文化厅)、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等等一系列荣誉,成为了世界旅游名村。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来到汪口村。</p><p class="ql-block">婺源汪口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p><p class="ql-block">这里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员73人,著书立说,以斐然文采名于世者9人著作达27部,还走出了一大批商贾四方的徽商富贾和精杏林,工篆刻、善书画的名士贤达。</p> 明清时期,作为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物资集散地。汪口商业十分繁荣,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船运如梭,是当时徽州东南部与婺源东北乡的区域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水运商埠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依然是秀美和古朴。<div>古山林、古埠头、古商业街、古巷、古祠堂和散落在十八条古巷中的众多官第、商宅、民居和书屋等各类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徽文化渊源。<br>汪口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00二年汪口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二00五年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国内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汪口村正以其生态与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div> <p class="ql-block">游罢汪口,返程。</p><p class="ql-block">舒适的2+1豪华大巴,标配的摄影双座,不知不觉已回到温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b>经典回放</b></p> <p class="ql-block">若无闲事挂心头</p><p class="ql-block">便是人间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婺源,怎能少了我们的身影呐!</p> <p class="ql-block"><b>会员视频作品展:</b></p> <p class="ql-block">徐秀珍作品(一)</p> <p class="ql-block">徐秀珍作品(二)</p> <p class="ql-block">刘庆华作品(一)</p> <p class="ql-block">董雷作品(一)</p><p class="ql-block">当地民俗见闻</p> <p class="ql-block">农家味道</p> <p class="ql-block">采风纪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后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在《画决》中写道:“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据此引申出一个成语~“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体现在生活中,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后来,有人把这句话演绎成“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意思是:行万里路,就像读到了万卷的书。。。虽然有所谬传,但用意是好的,因此也得到了人们地认可和传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也是认同这一“谬传”的。每次出行,确实像读过万卷良书,从方方面面,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并乐此不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婺源之行,美不胜收,因此特意邀请了部分会员家属一起参加。原因很简单,没有家属们的支持,摄影这项“高消费0回报”的爱好,是难以维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第一天赶到婺源江岭村时,天色已晚。根据景区规定,大车只能停在江岭村以北景区门口的山坡上,剩下的2公里山路需徒步前往。梁姐的腿近些日子不是很舒服,好在拉行李的货车能容下一个人,她便搭了车去,我们几个人徒步。到达民宿后,却没见梁姐的身影,原本轻松愉悦的梁姐夫神情骤然紧张起来。五分钟过去了,手机无法接通,此时天色已大黑,人生地不熟,原本沉稳的梁姐夫坐立不安起来,不停地重复拨打着手机,眼睛紧紧盯盯着村口来人的方向。。。“没关系的,放心吧,有店主陪着呐。”大家宽慰道。梁姐夫仍然面色紧张。“他没怎么出过门,我怕她自己会害怕。”梁姐夫像是在回答大家,又像是自言自语道,眼睛始终紧盯着远方。。。突然,远处的黑影里好像有行人的声音,梁姐夫三步并做两步,迫不及待地奔向来人的方向,果然是梁姐回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江岭村、里岭村、篁岭村、汪口村。。。都是依山而建的山村,景色怡人但山高路陡。吕姐靓丽的身姿,始终穿梭于景区的每一处角落,身后不远处,永远有一个稳重踏实默默跟随的身影,那就是吕姐夫。我搭讪道:“姐夫辛苦了。”。吕姐夫风趣的答道:“我就是来搞服务的,你姐拍得好,我就好。。。”远处传来会心的笑声,笑声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徐姐夫、李姐夫、张姐夫,尽皆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天的行程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始终被这种浓浓的爱意包围着,温暖着、感染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夫妻互敬互爱,是幸福家庭的基石,也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当然更是摄影人放飞梦想的底气所在!旅程即将结束,我在微信群发文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婺源采风行即将完美收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在此,向梁导、向司机师傅、向各位亲朋、向各位大师、表示衷心地感谢!</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尤其特别隆重地感谢,为各位大师的艺术创作提供全心全意、无微不至、饱含爱意后勤保障的亲属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各位大师梦想得自由放飞,你们辛苦了!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三天的行程是短暂的,但是从你们充满正能量的亲情观、人生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深受感动!倍受鼓舞!。。。</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此次行程最重要的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摄影人,就像这架放出去的无人机,遥控器安全,它才能飞得更稳,拍得更好,才不会炸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期待以后所有的活动,都有温暖的“爱”同行。</span></p> <p class="ql-block"><b>协会寄语:</b></p><p class="ql-block">沂南县摄影家协会是沂南摄影人梦想的家园,是沂南摄影人心灵的归宿。</p><p class="ql-block">云雀高飞,理想不灭,一粒沙,能舞出美丽的轨迹;一株草,能焕发生命的微光;一只心怀天空梦想的鸟,定能为理想展开希望的翅膀。</p><p class="ql-block">凝聚所有摄影人的梦想,让一切美好在镜头中绽放。着力重视并支持民间摄影活动。让摄影艺术在沂南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欢迎您的加入!</p><p class="ql-block">期待您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b>沂南县摄影家协会会歌</b></p><p class="ql-block">《记录家乡》</p><p class="ql-block">智圣故里,红嫂家乡,</p><p class="ql-block">一道光圈画出心中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蒙山巍巍,沂水长长,</p><p class="ql-block">我们迎来朝霞送走夕阳。</p><p class="ql-block">莫说青山人未老,</p><p class="ql-block">还看风云碧水长。</p><p class="ql-block">轻轻的定格,精彩的飞扬,</p><p class="ql-block">来吧,记录我们美丽的家乡。</p><p class="ql-block">古城阳都,烟雨苍茫,</p><p class="ql-block">一双巧手圈点亘古的风光。</p><p class="ql-block">美轮美奂,永恒文章,</p><p class="ql-block">我们紧跟时代心潮激荡。</p><p class="ql-block">美景总在险峻处,</p><p class="ql-block">风采得来百炼钢。</p><p class="ql-block">轻轻的定格,精彩的飞扬,</p><p class="ql-block">来吧,记录我/们美丽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张现会 词</p><p class="ql-block"> 秦丕山 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