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春风贵如宾,一到便繁华。”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场教育的盛宴——“国培计划(2024)——河北省县级骨干教师融合创新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承德县)。本次培训会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间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来自全县各小学的100名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聚焦“融合创新”的教育赋能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承德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谋划下,3月8日上午举行了开班仪式,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立新同志,承德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赵振维同志,承德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文泓同志,承德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孟祥振同志</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由承德县教师发展中心杨文洁主任主持。她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词拉开序幕,强调本次培训是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并寄语全体学员珍惜机会、潜心学习,以创新思维赋能课堂实践。 </p> <p class="ql-block"> 仪式伊始,全体学员通过视频连线聆听了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杨院长的视频讲话。杨院长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出发,剖析了“融合创新”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勉励教师们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跨领域育人模式,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承德县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杨文泓同志对本次培训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从“项目概况”“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十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本次骨干教师融合创新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立体化培训模式,并强调将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成果展示等形式,助力教师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p> <p class="ql-block"> 为保障培训有序开展,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孟祥振同志带领全体学员学习了《河北省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宣读了《学员须知》和《请销假制度》。他要求参训教师严守纪律、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培训高质高效完成。 </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代表承德县第二小学的牛丽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教育创新中的困惑与期待,并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将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主动交流、勤于反思,努力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改革的生动实践。 </p> <p class="ql-block"> 仪式最后,承德县教育局赵振维局长作讲话。赵局长站在全县教育事业大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骨干教师队伍在县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希望全体学员要倍加珍惜培训机会,服从组织管理,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按时完成作业,把专家和名师传授的好经验、好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深悟透,确保培训取得丰硕成果。</p> 追寻教育家精神,点亮育人初心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培训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张立新院长主讲,他以“弘扬教育家精神,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从三个维度为全体教师带来深刻启迪。</p> <p class="ql-block"> 1. “为什么要学教育家精神?”</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立足新时代教育使命,强调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他呼吁教师以教育家为镜,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 </p> <p class="ql-block"> 2. “什么是教育家精神?”</p><p class="ql-block"> 他用“情怀、担当、创新、奉献”四个关键词凝练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结合张桂梅、于漪等教育楷模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品格。 </p> <p class="ql-block"> 3. “如何用教育家精神引领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提出“三路径”:以教育家情怀扎根课堂,以教育家思维破解难题,以教育家格局辐射团队,勉励教师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实践动能。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思想的温度,更汲取了行动的力量。 </p> 信息技术赋能 探寻融合新路径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培训由隆化县教师发展中心杨玲娣老师主讲,以“信息技术赋能课堂融合的创新路径”为题,为学员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实操指。</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破局传统课堂,剖析信息化教学痛点,提出“技术为用、育人为本”的融合原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尤其创新工具的应用,杨老师现场演示“问卷星”“国家中小学智慧课堂平台”“希沃平台”“微信小程序”和“AIGC”等实操案例,解锁互动教学、数据反馈、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多元场景;助力教师打造“轻负高质”的智慧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训议程圆满结束,老师们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前沿理念,参与了热烈的互动研讨,研修日志里满载着学习的收获。</p> 项目化学习 构建课堂新模式 <p class="ql-block"> 3月9日,巨鹿县教师发展中心张月双老师,用一天的时间,围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创新课堂”,向老师介绍了最前沿、最实用的创新融合技术。</p> <p class="ql-block"> 上午,巨鹿县张双月老师主讲“从技术融合角度看课堂教学”,张老师从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技术与教学融合点的确定、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策略、融合案例分享四个方面为我们解决在备课、授课中的困惑,带来了技术指导。在融合案例分析中,结合案例指导老师们在备课授课中如何正确使用资源,如何使用豆包和即梦软件,语文教学中的微信小程序应用等。帮助老师们解决了技术融合进课堂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课堂轻松活跃,随机点名、现场实操、亲自指导,让学习真实发生,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张老师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信息技术助力项目式学习与学科融合” 的精彩讲座,为在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理念交融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讲解由浅入深,首先对项目式学习进行了全面概述,帮助老师们清晰把握其概念与内涵。随后,深入到项目式学习设计流程的讲解中,为老师们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实践路径。在阐述项目式学习设计思路与技巧时,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认真听讲,用手机现场操作演练。</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引领我们“为何而教”,信息技术赋能我们“如何教好”。两天的培训,老师们满载收获。也相信老师们会带着今天的启发回归课堂,尝试将‘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等策略转化为真实的教学风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让每个孩子主动发光’的教育初心。 </p><p class="ql-block"> 我们深知,作为教师,各位不仅是课堂的引领者,更是教育改革的践行者。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学以致用、辐射带动,为承德县教育事业书写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文字:池艳伟 张萌</p><p class="ql-block">编辑:牛丽</p><p class="ql-block">初审:杨淑敏</p><p class="ql-block">终审:杨文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