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只黑不溜秋的船模,静静地躺在那里,毫不起眼。然而,当你得知它的材质并非寻常木材、塑胶或塑钢,而是一种新型的特殊材料,并且出自一位九十三岁高龄的老教授之手时,你还能不为之动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位老教授名叫刘祚礼,出生于1933年,辽阳人。1957年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高才低就,分配到庄河高中任教。1964年曾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庄河期间,他多次参与庄河工业化工科研难题的攻关,展现出非凡的才华。1968年,他被借调到辽宁省教育厅,担任教材编写组长,主笔有机化学和教师参考书,时间长达4年之久。1978年,他调任大连铁道学院教授,并兼任东北师范大学高科技研发部客座教授,直到退休。在此期间,曾参与俄罗斯和沈飞军工产品飞行器风动复合材料研究(大连理工和沈飞合作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教授发现沿海随处可见的快艇小船都带着废旧轮胎以防碰撞。作为一名高分子材料学专家,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将破旧轮胎“融入”船体之中,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一想法,让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研究。</span></p> <p class="ql-block">180平米的大宅,硬是当作生产车间和工地。杂而不乱,乱而有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年磨一剑,刘教授终于成功了。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船体材料,并制作出1:10的船模。这种船模具有耐碰撞、造价低、无污染、变废为宝、工艺简单等显著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观光旅游、近海捕捞、养殖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教授高兴之余,不忘找来昔日弟子,共同分享“希望之舟”带来的成就之感。他感慨道:“这艘船不仅承载着我的梦想,更承载着我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期望。我希望它能像希望之舟一样,驶向更广阔的海洋,为人类带来福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祚礼教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科学家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深刻内涵,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希望之舟”必将扬帆起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2025.3.10 大连华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