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节江西之长沙(大年初五)

月满西楼

<p class="ql-block"><b>2月2日,大年初五,从萍乡驱车一个多小时上午到达长沙市。女儿的闺蜜执意请我们品尝长沙有名的“蛙来哒”的紫苏牛蛙,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有勇气吃那蹦蹦跳跳的“大青蛙”,现在想起来还余香绕口呢。吃过了饭,我们兵分两路,女儿和闺蜜转去丽江游玩,而我们要继续完成春节江西行。</b></p><p class="ql-block"><b>长沙行,我们的景点是岳麓书院,爱晚亭,杜甫江阁,天心阁和橘子洲。</b></p><p class="ql-block"><b>1.岳麓书院</b></p><p class="ql-block"><b>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是湖南大学的前身,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其主要看点是宋真宗亲赐“岳麓书院”御匾、“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联等匾额门联,以及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的碑刻。</b></p><p class="ql-block"><b>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期间,江西白鹿洞书院的理学大家朱熹来访,与张栻就《中庸》之义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讲论,前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据说他们骑的马把水池的水都喝干了,史称“朱张会讲”,其后形成了当时理学中最为兴盛的湖湘学派。</b></p><p class="ql-block"><b>岳麓书院声名远扬,《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圣人王阳明以及理学家朱熹都是这里的老师;书院也人才辈出,明末思想家王夫之,晚清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民主革命家蔡锷、陈天华,新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等均在此求学,青年毛泽东也曾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内。</b></p><p class="ql-block"><b>大年初五,来书院参观的人非常多,人们被湖湘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感染着。</b></p><p class="ql-block"><b>2.爱晚亭</b></p><p class="ql-block"><b>由于要送女儿和闺蜜去机场,没来得及去爱晚亭。与心心念念的爱晚亭失之交臂,又一次成为此次江西行的遗憾。</b></p><p class="ql-block"><b>3.橘子洲</b></p><p class="ql-block"><b>除了岳麓书院之外,橘子洲也是长沙的一个靓丽的名片,被誉为“中国第一洲”。</b></p><p class="ql-block"><b>冬天的橘子洲虽不算醉美的季节,今天也仍是阴雨绵绵,但青年毛泽东雕像前还是摩肩接踵,人们争相和伟人雕像合影,无疑是仰慕伟人的革命精神吧。</b></p><p class="ql-block"><b>1925年(民国14年),毛泽东同志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从此,橘子洲声名大振。我伫立在汉白玉诗词碑前,看着毛泽东那苍劲有力的字体,被伟人的诗人气质感染着,也被领袖的革命豪情打动着。</b></p><p class="ql-block"><b>从萍乡(1921年,毛泽东亲自到安源路况开展工人运动)到长沙,一路沿着青年毛泽东革命活动的足迹感受伟人的革命胸襟和文人魅力,真是受益匪浅,也感慨颇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