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种绿意,古城焕新颜|文昌学子共绘雷锋月“青绿画卷”】

青州市文昌学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月的风掠过东夷文化广场的青铜陶罐,将雷锋精神的种子轻轻吹进童稚的心田。当植树节的嫩芽与雷锋月的暖阳相遇,青州市文昌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手握春光,以青绿为笔,为古城写下了一首纯净的童诗。</p> 誓言与树苗共生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树苗要喝水,雷锋精神要扎根!”3月8日上午,东夷文化广场上,一百个一年级小学生与家长并肩而立。启动仪式上,孩子们踮脚为小树苗浇灌生命的源泉,校长轻敲青铜编钟,清越声响中,几十把系着红绸的铁锹同时插入泥土,惊醒了沉睡一冬的春天。</p> 指尖染绿,种下千年之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州东夷广场,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悄然开启。一年级的孩子们跪在土地上,小手握着比她还高的铁锹,家长扶着她的手腕教她培土:“这棵海棠树长大后,会替我们守护古城的老砖呢。”男孩们争相拎起洒水壶,水珠划过空中映出魁星楼的飞檐,浇灌着刚种下小树。老师指着城墙上的斑驳痕迹轻语:“你们种下的不只是树,是送给未来古城的时光信。”</p> “文昌红”掠过千年古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后阳光斜照偶园街,石板路上跃动着星星点点的“志愿红”。孩子们举着特制环保夹,在古槐树下搜寻烟头。“这是藏在砖缝里的‘时空蛀虫’!”孩子们夹起一片塑料纸,郑重放进画着青州山水的布袋。家长们弯腰清理排水沟时,孩子们踮脚擦拭朱红门板上的铜钉,门环碰撞声里,仿佛听见李清照故居的门环在说谢谢。</p> 把春天种进了范公亭的皱纹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范公亭内清理干净的贡院墙边,几个孩子弯腰捡起石缝中的垃圾,新栽的树苗与古柏影子交织,叔叔阿姨接们夸赞:“你们这些小雷锋,把春天种进了范公亭的皱纹里。”</p> 泥土与星光都在歌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雷锋叔叔也喜欢听小树喝水的声音!”朵朵看着沾满泥土的鞋咯咯笑。特殊奖励的“古城小卫士”徽章在她胸前闪光,徽章背面刻着李清照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p><p class="ql-block"> 家长群里,一张照片引发温暖共鸣:明代老砖墙边,新栽的海棠与戴红领巾的背影构成奇妙景深,配文写道:“今日他们种下一棵树,未来古城将收获整片星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童真与古迹相拥,雷锋精神便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那些留在古城砖缝里的汗珠、树坑中晃动的温长虹、朱门上重叠的大小手印,都在诉说着新时代的传承——所谓文明,不过是让孩子手心沾点泥土,让千年古城记得花开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编辑:曾梅 隋琨 井盈鑫</p><p class="ql-block">审核:丁茜 马家轶 马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