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东坡

旭哥小院

<p class="ql-block">撰文/编辑 旭哥</p><p class="ql-block">策划/审阅 长文 </p> <p class="ql-block">  从小,我便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诗歌和散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是一位热爱文学的人,尤其钟情于古典诗词。 </p><p class="ql-block"> 他的书桌上总是摆着几本翻旧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选》,闲暇时,他常常提笔写诗,或吟诵几句东坡先生的词作。 </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虽年幼,却总喜欢趴在桌边,看他挥毫泼墨,听他低声吟咏。父亲的诗句朴实而深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父亲常说:“诗言志,文载道。”他告诉我,诗歌和散文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心灵的寄托。 </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学会了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用诗句记录生活的点滴。这种对文学的热爱,伴随我成长,也让我在追随东坡先生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当父亲书桌上的宋词选集渐渐泛黄,那些浸润墨香的文字终于化作脚下的丈量。 </p><p class="ql-block"> 三载春秋,我背着装满诗卷的行囊,从苏州到惠州,再到儋州。每一步都踏在千年前他走过的路上,每一程都浸着他挥洒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苏堤 (2023.03)</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的垂柳仍守着千年前的舞姿,虎丘塔影斜斜地映在运河里。我想象着东坡先生在此地任太守时的情景。据《吴郡志》记载,元祐四年春,东坡确曾在此督办疏浚运河,柳岸题诗的典故至今镌刻在沧浪亭的石碑上。 </p><p class="ql-block"> 想必,他也曾在暮春时节,驻足于这柳荫之下,听莺啼燕语,看游船往来。如今我站在他曾经站立的地方,凝视着那泓从未停止流动的时光,恍然间仿佛看见他宽大的衣袖在风中轻扬。</p> <p class="ql-block">惠州东坡纪念馆 (2024.11)</p> <p class="ql-block">  惠州的罗浮山青未改东坡墨色,西湖的荷花依然亭亭。东坡先生在此谪居时,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p><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西湖畔,看渔舟唱晚,听暮鼓晨钟。合江楼遗址的青砖缝隙里,嵌着几粒碳化的荔枝核。文物保护员说,这是近年考古发现的宋代地层遗存。 </p><p class="ql-block"> 当海风掠过西湖残荷,我忽然读懂了他“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深意——那不仅是甘甜的妥协,更是将异乡化作文本的勇气。就像父亲当年在办公室里伏案写作时,总要在丢弃的手搞纸背面默写《赤壁赋》。 </p><p class="ql-block"> 我最后望了一眼立于湖畔的《朝云墓》。江水依旧,故人已逝。但我知道,东坡先生与侍妾王朝云的故事,将如这滔滔江水,永远流传。 </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铁骨与柔情,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铭刻在每个追寻他们足迹的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儋州东坡书院 (2025.01)</p> <p class="ql-block">  儋州的椰林依旧挺拔,海风依旧咸涩。东坡先生在此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天涯海角,望着浩瀚的南海,想象着他当年在此眺望故土时的神情。他是否也曾像我一样,在这片椰林下徘徊,听着涛声,想着远方的亲人。 </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东坡书院的门前,望着那斑驳的院墙,恍惚间仿佛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正缓步走来。他身着粗布长衫,头戴竹笠,脚踩草鞋,却掩不住眉宇间的书卷气。 </p><p class="ql-block"> 他操带着蜀地腔调的官话,与黎民百姓交谈。他蹲在田间地头,看农人插秧;坐在榕树下,听老人讲古。我听见他轻声叹息:"此地百姓淳朴,却困于陋习。" </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书院门口,望着先生远去的背影。他走得很慢,不时回头看看这片土地。我知道,他带走的是一身风霜,留下的却是一座书院,一片书香,还有无数颗被点亮的心。 </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就是先生留给儋州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那些具体的文字,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文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塑像</p> <p class="ql-block">  三年追随,三地寻访。东坡先生的诗文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他的精神早已化作这片天空的云彩。我虽不能及先生之万一,但愿以这微薄之笔,记下这段追随的旅程,让东坡先生的精神永驻心间。 </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站在儋州的海边,望着远方的海天一色,忽然明白:东坡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传世的诗文,更是一种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人民的深情。这些,都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 </p><p class="ql-block"> 于广东 珠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