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极环游南美36天之旅16

行摄无疆

<p class="ql-block">智利位于南美洲南端的太平洋沿岸,这里几乎是最晚被欧洲人征服的美洲土地,因为她的北面是地球“旱极”阿塔卡马沙漠,东面是高大巍峨的安第斯山脉,西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南面是寒冷的南极洲,简直是“四塞以为国”。智利远居于地球的一角,曾经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传说:上帝在完成世界的创造后,还剩下一些东西,有湖泊、河流、高山、森林和沙漠,还有一片蓝天和一片海洋,为了不浪费这些东西,上帝就将它们留在地球的一个角落里,这就是智利。</p> <p class="ql-block">智利—车厘子的故乡,但是水果摊见不到一粒,据说90%以上都运往中国了。</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印第安人克丘亚语和艾依马拉语中,“智利”是“天之尽头”的意思。这样一片几乎与世隔绝的土地,很有点中国人“世外桃源”的意味,这里有杨柳轻拂的田野,有晨曦下的森林,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园、无花果园,有通向遥远天际的葡萄园,有安第斯山雪水化成的小河。那么,在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最肥沃的土地位于哪个大区呢?答案是:瓦尔帕莱索大区。</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距离首都圣地亚哥 120 公里外的瓦尔帕莱索。途径一个葡萄酒酒庄。品尝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途径维尼亚德尔马,简称维尼亚,位于智利西海岸五千公里海岸线的中段。西班牙文意为"海上葡萄园",气候宜人,景色秀丽,享有"花园之城"的美誉,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著名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鸟与艺术之鸟同行同框。</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南太平洋。</p> <p class="ql-block">来到瓦尔帕莱索。在历史上,智利曾经被西班牙殖民统治了250年,所以深受西班牙和天主教的影响。“瓦尔帕莱索”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天堂里的谷地”,这片土地十分肥沃,而且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特别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智利传统的农业区。小麦、玉米、蔬菜、烟草等人类必需的农作物在这里生长、成熟,另外各种水果生产也比较发达,尤其是葡萄。</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位于南美洲智利共和国的中段,是智利仅次于首都圣地亚哥的第二大城市,享有“天堂谷”、“太平洋珍珠”和“智利门户”等美誉。这个城市位于南太平洋沿岸,其地理位置优越,是智利最早的贸易港口之一,也是南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深水港。</p> <p class="ql-block">‌智利的天堂谷——瓦尔帕莱索是一个充满艺术与文化气息的城市,被誉为“太平洋珍珠”。‌</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而且是智利通向太平洋之窗和智利与世界各国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对外贸易输入总量占全国半数以上。</p> <p class="ql-block">随着秘鲁银矿的发现和美国西部淘金热的兴起,这个港口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船只绕行美洲南端的前后补给港。这使得瓦尔帕莱索融合了多种欧洲建筑风格,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著称。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36年,由西班牙探险家发现并命名。</p> <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穿过麦哲伦海峡往返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船都要在这里补给,瓦尔帕莱索由此繁荣一时,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手所钟爱。1914年巴拿巴运河开通,往返两大洋的船只不再经过瓦尔帕莱索,致使其急剧衰落,一百年后的今天其经济活力才有所恢复。</p> <p class="ql-block">尽管1915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瓦尔帕莱索失去了其主要海港的地位,但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为游客探索和欣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还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拥有多所大学和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屋舍层层叠叠,七彩交错,山坡就像一张随意挥洒的画布,充满了梦幻与现实交织的魅力。它的美丽和独特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艺术涂鸦的天堂,依山而建的彩色房子、大量绘在房子和巷子外墙的天马行空的涂鸦,穿行在迷宫样的街道中,踩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巷,身处彩色房子和铺天盖地的涂鸦之中,真是壁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再次品尝树莓冰激淋,好吃到爆。</p> <p class="ql-block">明天早上离开智利。早上4:45出发,南美陆地游第七飞,飞往秘鲁利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