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15019967</p> <p class="ql-block"> 二三年的十月一,扬洲瘦西湖是出游的第三个景点,瘦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瘦西湖以一湖碧水为主体景观,串并拥有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轻轻环绕在扬州城边。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映照着两岸的绿树红花,美不胜收。如名人言:“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他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瘦西湖如画的美丽和景致。</p> <p class="ql-block"> 看此情此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句诗,我们沿着绿荫小道,去了徐园。徐园内人山人海,好不拥挤。一个小池塘吸引了我,池塘里面有几朵白色的睡莲,像天真的小朋友,又如同翩翩起舞的白雪公主。</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上,五亭桥横跨湖面,其独特的造型与精致的雕刻,倒映在水中,与实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如诗人杜牧曾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千古佳句,虽然这里指的是另一座桥,但瘦西湖上的每一座桥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诗意世界。</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畔,散落着许多古建筑,如亭台楼阁、古桥塔影等,它们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四季景致各有千秋。春日湖畔柳绿花红,春意盎然,夏日荷叶田田,荷花亭亭,清香四溢,秋风起时,湖畔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日,湖面偶有薄冰覆盖,银装素裹,更显静谧与纯洁。这些四季变换的景致,如名人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然这里指的是杭州西湖,但瘦西湖同样以其四季不同的美景,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桥是一座由山涧栈道、单曲、拱桥、三折平桥和箫亭相连而成的组合桥。山涧栈道由红色垒成雄浑古朴。单曲拱桥为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此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24级台阶,与二十四对应。栏板上彩云追月浮雕,桥与水街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馥郁丹桂,体现云、水、花、与“二十四桥明月夜”意境相映。故叫二十桥。</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水,清澈而深遂,波光粼粼,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湖面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古建筑与绿树红花使得整个景致更加生动与立体。湖畔的青山,层峦叠嶂,与湖水相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园林建筑具有典型的佛教文化特色,如著名的瘦西湖白塔便是寺庙塔。瘦西湖的莲花桥俗称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桥上建五亭,是清朝乾隆二十二年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莲花桥构思精妙,把佛教的意象与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莲花桥从空中俯视,桥上的5座风亭就像5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所以故名莲花桥,与白塔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有2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乾隆年间,仿造北京北海五龙亭以及十七孔桥而建。桥上建有五个南方特色的风亭,是瘦西湖最为著名的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漫步瘦西湖,偶遇黑天鹅,它静静漂浮在水面,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令人陶醉。黑天鹅悠然游弋,如一抹神秘的墨痕,点染在碧波的画卷上。它的羽翼如丝如缕,轻轻掠过水面的涟漪,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游学瘦西湖,漫步于“烟花三月”的诗画之中,不禁想起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佳句。湖面如镜,映照着古桥塔影,让人心生宁静。瘦西湖之美,不仅在于其景,更在于那份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此次游学,我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相得益彰,让人心旷神怡,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