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快速浏览页面</p> 分页电子版页面 <p class="ql-block">不负人生,不负夕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学时代逢社会动荡,不上学了,便骑个自行车满世界转悠:登狼牙山,进白洋淀,为玩十三陵夜宿打麦场。还曾步行一千多公里,从上海出发,溯富春江进入江西,一路走到了瑞金和井冈山。老伴儿和我是同院发小,那年才十四岁,就敢和同学坐火车去到新疆。我俩酷爱旅行的基因许是从那时便开始萌芽了。</p><p class="ql-block"> 之后,结婚生子拼事业,半世奔波为米钱,哪里还有时间去做旅行的春秋大梦。2001年,曾赋诗“十年奢想,云游大江南北”,但写归写,却从未携手外出同游。</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忽觉老之将至,再不抓紧,到时候想玩都跑不动了。2007年初,我们终于跨出了晚年旅行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我们也同步开启了自驾行摄的旅程,并一发不可收拾地走到了今天,即便是疫情猖獗的三年也没有停下行走的脚步。十几年来,我们的足迹遍布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也走过了七大洲五十多个国家。我们要换一种节奏享受生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让老去的童心再度回归。</p><p class="ql-block"> 世界之大,人生之短,激励着我们走出家门,看不一样的风景,迈出国门,弥补认知的短板。人,只有穿越了山水,才能有山一般的胸襟,水一般的情韵。风景,只有亲见了,对自己才有意义。我们想把旅行当作自己老来的一份事业,想把自己的梦想抻得比江河还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晚年赶上了好时代,更应该不负人生,不负夕阳。我们将退休生活做了规划:国内先去偏远的、条件艰苦的地方,待七老八十腿脚不利索了,再慢慢去品读繁华的都市气息,其间插空走走国外。</p><p class="ql-block"> 我俩都喜欢摄影,相机也为我们的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每次的出行不一定都能拍到理想的大片,但一定会留下几张花絮,写下几段文字,翻看这些花絮和文字,不就是我们的旅行档案吗?于是便有了这套自娱自乐式的花絮旅行档案,文字也大多是当年的感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以这套花絮档案为证:不仅人生是一次旅行,旅行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