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1723-1735年),清军入关以后的第三位皇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病逝继承皇位,史称雍正帝。他是清朝最有争议的皇帝,对他非议的大多来自野史。他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通宝《武林秋狝》</p> <p class="ql-block">登基后,重整机构,改革吏治。加强西南少数民族统治。清理钱粮亏空,整顿财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划定清俄中段边界,稳定边界局势,促进边界经济发展和贸易。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勤于政事,“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重农轻商的政策和急于求成、手段过严是不足之处。</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通宝《钱币图鉴》</p> <p class="ql-block">雍正元年(1723年)铸雍正通宝,黄铜质。钱文宋体,带有一定楷书成分,字体端庄规范,“通”字大多数为双点通,铸钱工匠所书。对读。背面满文不仅规范,而且十分秀丽。仿顺治通宝第四式,左面为满文“宝”字,右面为满文钱局名称。</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通宝•宝河《武林秋狝》</p> <p class="ql-block">雍正认为钱币是国家之宝,必须由朝廷统一铸钱,雍正曾责令将私铸钱者处极刑。所以,执政期间私铸极少。雍正年间实行每省一个钱局的规制,由中央统一主导,故钱文比较统一。钱文具有划时代意义,奠定了清朝此后180余年的钱文风格。有15个铸钱局开铸。小平钱,铸量少、版式简。</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通宝•宝巩《武林秋狝》</p> <p class="ql-block">雍正通宝有宝泉、宝源、宝河、宝安、宝昌、宝浙、宝福、宝云、宝苏、宝南、宝广、宝陕、宝桂、宝巩、宝台、宝晋、宝济、宝武、宝川、宝黔等二十局,其中宝台局,宝陕局,宝福局,宝广局和宝桂局的铸钱尚未发现实物,故实际只有十五个钱局铸钱。</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通宝•宝苏•宝云•宝泉•宝安•宝浙《武林秋狝》</p> <p class="ql-block"> 雍正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雍正在位十三年,勤勤恳恳,几乎每天都在高强度工作加班,不敢懈怠,终于解决了康熙朝晚期的积弊,也为乾隆前期的盛世打下了基础。现存雍正批阅过的奏折数量为41600件,几乎相当于康熙、乾隆120年的总和,而这些奏折中雍正的书法不可忽视。他能通过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窥视王羲之、王献之的门庭,登基前几十年的临摹功底,也让他突破“馆阁体”拘囿。</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通宝•宝泉•罗汉式大样</p><p class="ql-block"> 《武林秋狝》</p> <p class="ql-block">雍正在位只有13年,与顺治18年,康熙61年相比,短了许多。所以,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收藏者喜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间传说有辟邪功能的</span>清朝“五帝”钱之一。有较高书法水准的雍正帝为何没有书写雍正通宝钱文,而听由铸钱工匠书写,不能说不是遗憾,这也说明了雍正不是过多看重名誉的皇帝。</p><p class="ql-block">下篇:乾隆帝为何在新疆铸通宝钱一中国货币简史(86)</p><p class="ql-block"> (每月六期,逢5、10日上午8时发)</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