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西北(川、甘、青)

红树林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走过甘肃是一次对历史的穿越,那么踏入青海就是和自然的深度对话。我国幅员辽阔,西部高原雪山雄浑壮阔,东部平原、丘陵辽阔无垠。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长江与黄河孕育出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又以她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中华儿女,让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奋勇向前!</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大西北山川秀美,风情异域,心向使然。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也出于好奇,于是决定踏上这片于我未解却又让我渴望了解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之前百度,从弥渡到敦煌约3000公里。初二出发正好可以在春节收假前一天到达,如此节约半程的过路费,对于一般家庭可不是一笔小数目。</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到达天水时已是晚上八点多,赶这么多的路,主要是这次旅程规划是以天水为起点,然后经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从青海绕一圈的西北环线。</p> <p class="ql-block">  天水,秦人的发祥地。早在战国时就有“得陇望蜀”之说。这次是特意过去看看,上次路过因没有做太多了解,吃了顿中午饭就离开了,稍许遗憾!不过没关系,正好给自已一个再去的理由。 </p><p class="ql-block"> 天水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伏羲的诞生地。《汉书》记载:“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天水郡也。”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伏羲被尊称为龙祖,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伏羲庙被誉为中华第一庙,是海内外全球华人寻根问祖之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古老的兰州城,它是全国唯一黄河从城市穿过的省会。由于还没进入黄土高原,在这里你还能看见清绿色的黄河水。</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中山桥,俗称兰州铁桥,老兰州人的记忆。</i></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日从兰州前往张掖,天刚亮手机里就收到兰州气象局发布冰雪天气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果不其然,刚进收费站就下起雪来,刚开始,还有点激动,雪越下越大,鹅毛般的雪花满天飞舞。山上是厚厚的积雪,老乡说:“那是年前就下的了,”白茫茫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行路难,做人难,老天更难!</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这个路么望望的滑不住</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一不小心,仿佛闯进了童画世界。</i></p> <p class="ql-block">  五百四十多公里的艰难行驶,是对我这个南方驾驶员的考验,生平第一次挑战冰雪路面,各种突发情况应接不暇,车窗起雾,雨刮水被冰冻无法工作。最吓人的是进服务区避雪时,远远的看到前面车辆一愣一愣,接着又是侧向飘移。虽然心理早有准备,可当我把脚搭刹车上时还是明显感觉到轮胎附着力的不足,整个车身很快的向前滑了出去。凭着多年的经验,我握紧方向盘迅速的进行点刹操作,这才把车停下来,好在距前车较远,虚惊一场。</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千里冰封,天寒地冻</i></p> <p class="ql-block">  零下(-17.5)度的低温,确实很冷,不过想起昨天刚到兰州停车时遇见的那位大哥,心理还是很热乎的。市中心人多车流较大,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空位的车场,结果停了两三个都不合适,要么车头漏外面太多,要吗人下不了车,保安大哥在一旁不停的嚷嚷:“你本事挺大的啊,想停哪就停哪,你-你…”,最后干脆让我下车。别看他牛高马大的,技术还是蛮丝滑的,嘴里咕叨着,一会就把我的爱车安顿好。我目测两个后轮接触地面的部位距台坎边不会超过二十厘米,取行李都很困难。</p><p class="ql-block"> 我有点蒙圈,便过去和他聊天。当他知道我是从云南过来的,态度好了很多,说话的语气也软和多了。其实,很多时候在外省人看来,云南人就是骨子里很拗的那种。第二天他告诉我:“这两天这边天气不好,可能要下雪。让我不要免强,不行就进服务区,这边服务区都有供暖”。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还挺热乎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张液七彩丹霞地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这角度无非就是告诉别人,我已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哈哈!</i></p> <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因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面是起伏连绵的祁连山山脉,北面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全长约一千公里。走廊最宽处一二百余里,最窄处不过几公里,可就在这不足一千公里的狭窄地段上,除了海洋,几乎地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呈现于此。</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刘彻登基继位,年轻的汉武帝遥看北方天空,踌躇满志。此时,在大漠腹地一个由冒顿大常于建立的匈奴王朝早已雄据北方高原数十年,成为一支恒亘东西方之间的可怕力量,向西威胁欧洲,向东俯视中原王朝。</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1年,一支匈奴骑兵突然包围马邑城。一年后,刚刚统一全国的汉高祖刘邦率军前去救营,却被困于冰天雪地的白登山七天七夜,虽军中猛将谋士如云,马上天子久经沙场,然差点全军覆没。白登之围是汉王朝建立后和匈奴人的第一战,让刘邦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战尽以如此残败而告终,一统天下的豪情顿时化作英雄迟暮的伤感!</p><p class="ql-block"> 为了稳定北方边境,汉王朝被迫采取屈辱的和亲策略,而且每年要源源不断的向匈奴输送大量物资。然而,匈奴对汉王朝的威协却没有因此而减少,这种压制和袭挠以持续了五位皇帝。汉武帝从登基的那天起就在谋略如何经营自己的国家,此刻他决定改变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去寻找被匈奴军队击溃西迁的月氏部落,欲与其结盟共同对抗匈奴大军。而此时,作为战略要冲的河西走廊,早已被匈奴人严密把控着。</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6年,两次被匈奴人擒获的张骞带着随从堂邑父和匈奴妻子在出使十三年后回到长安。朝堂上,张骞向汉武帝和众臣讲述了出使西域的所见所闻,地域风情,山川地貌,军队训练以及布防种种,听得满朝文武痴迷不已。当他把自己亲手绘制的牛皮地图呈现给汉武帝时,一个清晰而宏大的梦想渐渐在这位年轻的大汉皇帝心中悄然升起。</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帝国霸业的开启,同时也注定了后来数年间的不太平,那将是一段风云激荡,金戈铁马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大军向匈奴人发起反攻,时年17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出征。经过数役鳌战,在一次偶然战斗中,舅舅卫青所率主力受损严重,霍去病亲领八百轻骑迂回绕道匈奴后方发动奇袭,斩杀敌人将领士兵数千之众,立下战功。</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大军行至乌鞘岭,这位剑走偏锋的少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额守河西走廊的休屠王部和浑邪王部,长躯直入近千公里。然而,汉武帝对外甥所取得的这次胜利便不十分满意,刚回到长安,两人便彻夜长谈,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最终形成。</p> <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时期修养生息,秣马厉兵,此时的汉王朝国富力强,国库充盈,军队万事俱备,整戈待发。三个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主力,老将公孙敖祥攻,郎中李广和张骞率队侧应,汉朝大军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向匈奴军队发起进攻。</p><p class="ql-block"> 同年年底,汉武帝再次下令霍去病和卫青率领大军兵分两路挺进大漠,直逼老巢,彻底击败匈奴王朝。自此,河西走廊正式被纳入中国版图,且在之后的数十年间,匈奴人再没能力对汉王朝发动过像样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为便于管辖,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置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座城池,史称“河西四郡”。现在已由过去四郡发展为六城,增加了金昌和嘉峪关两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嘉峪关南,古老的城墙一直延伸至长城第一墩,和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峭壁紧密相连。</i></p> <p class="ql-block">  在汉帝国的打造经营下,河西走廊的经贸往来日渐繁忙,悠扬的驼铃声中,我国大量的丝织品、瓷器、茶叶被运往西域,而西方众多的珍稀物资如葡萄、胡椒、香料等同时也源源不断的运入中国。河西走廊是中国连接中、西亚诸国的经济通道,远至欧州。后来一位德国学者把它称为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嘉峪关北连接黑山的悬壁长城,如今保存最完整的汉长城。</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嘉峪关城楼</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爪州大地之子,有网友说给这孩子盖床被子,我也觉得他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这个位置视线有点遮挡,但可以把九层楼拍全。照片不重要,主要是舍与得的平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沙的柔软足以抚慰一颗受伤的灵魂,回望来时,只为拥有明天清晨那一缕阳光!</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大漠驼铃</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大敦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呜沙山与月牙泉</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千年莫高窟</i></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五日下午,横贯整个甘肃,走完河西走廊后离开敦煌,晚上在阿克塞小住。第二天吃过早点,我们一家三口继续向青海进发。</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阿克塞大清真寺</i></p> <p class="ql-block">  青海地理位置特殊,向南翻越昆仑山进入西藏,往北连接蒙古高原。境内山脉连绵,雪山高耸,河湖交织,不仅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发源于此,澜沧江源头均位于青海省境内,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翻越当金山垭口</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阿尔金山山脉</i></p> <p class="ql-block">  因为导航原因,这天早上走了三十八公里的215老国道,翻越当金山垭口,从祁连山与阿尔金山衔接部进入了柴达木盆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遇见传说中的黑独山</i></p> <p class="ql-block">  受地壳运动影响, 欧亚板块被印度次大陆挤压缓慢抬升,形成了地球上最庞大的地质结构青藏高原。与此同时,在西北大地上隆起形成了三大褶皱山系,西南是祀连山山脉,西北为阿尔金山、昆仑山山脉则横亘东南,中间就是荒凉苍茫的柴达木盆地。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早已没有河西走廊上策马扬鞭的峰火加急,亦无马踏飞燕的潇洒闲怡,目光所极皆为荒凉。柳格高速由西北向东南沿盆地倾斜穿越,窗外戈壁黄沙一望无际,巨大的山体盘错交织,褶皱弯延,如此干旱极荒之地却有众多大小不等的湖错散布其中,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烟波浩渺的冷湖,碧绿的翡翠湖,小柴旦湖和被称为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如一颗颗蓝色宝石被遗落苍茫。 </p><p class="ql-block"> 经过小柴旦盆地时遇见了传说中的黑独山,山脉绵延起伏,虚实交错,一层压着一层,一峰扣着一峰,就在道路前方或者是窗外。回眸之间,千里江山的国画盛境便以地貌、地物的自然状态,真实的呈现于眼前,气势恢宏。这是一种极度泛滥的视角冲击,它让初来乍到的人豪无准备,而这种震撼,最终化成我一种不虚此行的满足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315U型公路,因路面随地势起伏,飞舞于黄沙与天际之间,也被称为中国版66号公路。</i></p> <p class="ql-block">  茫崖市冷湖镇,一个听起来让人感觉冰冷的名字。不知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一九五八年钻井队曾在这里钻探开发出第一口油井,冷湖油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大油田之一。那时,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会聚于此,他们互相认识,成为朋友、同事,又彼此成为邻居和亲人。他们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他们是共和国发展的见证者。现如今,荒滩上那一排排的职工宿舍、食堂、放映礼堂以及邮政所,早已失去往日的喧闹嘈杂,被风蚀刻成残垣断壁,一切已成往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茶卡到清海湖路上看见一片被耕作的土地,我在想,环境适不适合人类生存,应该就是土地可不可以耕种的问题。</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如来八塔</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塔尔寺大经堂</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冰雪消融的九寨沟。春天,万物复苏,寓示着一切从头开始。</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青莲小镇</i></p> <p class="ql-block">  二月九日再入江油,探访青莲小镇,太白故里。江油是四川盆地的锅底子,特热。</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陇西院—太白故里</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李白故里,陇西院一角</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太白碑林的留白,不知啥意思?反正说的应该是后人。</i></p> <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自一月三十日弥渡出发,二月四日到达敦煌,在于二月十一日返回大理,这次川、甘、青西北环线之旅共用时十三天,行程达6683公里。吹着河西走廊的风,也感受过柴达木盆地的寂寞。这一路走来,倍感旅程艰辛的同时也遇到很多有趣开心的事,兰州大哥的固执,新疆小伙的热情帮忙以及天水交警温暖灵活的执勤,这一个个有趣的灵魂无不温暖着我们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我们不会因车辆一点小小的刮擦而相互计较,也不会因为某顿饭不合胃囗而少吃少喝,在路上更不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丁点指责而生气。出门在外,我们更愿意伸出双手,相互帮衬,携手前进。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