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华岁月--坐过山车的心情

文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回顾六十年前我们的经历,与现在学生的现状,好像差距可不是一点点。是好?是坏?说不准,还是比较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填报大学志愿时,看到有那么多好的大学可供选择,心里美极了,于是就把我心仪的十个大学---清华、北大、科大、交大一直到上海医大,一个也不少的依次填入第一批重点院校的志愿拦里了。</p><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那么多的填志愿专家和辅导材料,老师看了,只是从支援大西北的立场出发,建议我将西安交大摆在第二位,根据他的经验,杭大附中(现在的学军中学)自创办以来,还从没有考上清华的,我这水平能考上西安交大就万幸了。于是我就按老师的指点,重新安排了十个院校的座次。我父亲看了志愿表也只是笑笑,他说,你就准备进第二张表格里的杭州大学吧。</p><p class="ql-block">令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我这个愣头青,竟然误打乱闯地撞开了清华的大门,不仅是第一志愿的学校,还是第一志愿的系科---电机工程系。进校不久,又开始自填志愿选择专业,我又是如愿以偿,以第一志愿进入电机、电器专业(电器专门化),真有点心想事成、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本想,我应该春风得意,幸福得一塌糊涂,没想到,恰恰是这个自投罗网的倒霉系、倒霉专业,成了使我进清华后的第一件心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中学三个同班的同学,两男一女,一起考上清华,我和那女同学同填的第一志愿清华电机系,我进了电机系,她和另一个男生一起滑到第二志愿"自控系",当时我还是很得意的。没有想到一进大学就发现情况不妙,大干部的孩子多数都进的是自控系,连国家主席的女儿也在该系学习。再一打听,原来58年专业调整时,把老电机工程系里的尖端技术专业、军工系统专业都划了出去,另成立了保密系----自动控制系和无线电系。电机系和自控系在同一栋教学楼,一、二、三层共用,四层自控系专用,他们有专门的保密通行证。他们能进我们的教室,我们却不许进入他们的领地。我明显感到自己变成一个低人一等的劣等公民,真是气死我了! </p><p class="ql-block"> 再说专业,我既没有请教老师,也没有和同学讨论,仅凭自己的想象,自以为电机专门化太简单,不就是一个线圈在磁场里打转转吗?而电器专门化是上管升天飞机、卫星的电控仪器,下管娱乐广播、电视的电子设备,凡是与电沾边的好东西,都是它研究的范畴。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将电器专门化纳入我的第一志愿。</p><p class="ql-block"> 分班以后,我发现气氛不对,怎么只有我和另一个女同学的心情不错,其他人都垂头丧气的。一问,原来他们的第一志愿要么是奔名师而去----电机专门化;要么奔现代化而去----工企自动化。没有人会填既无名师,又土得掉渣的开关专业-----电器专门化,除了我们两个傻帽,他们都是不情愿的按“服从分配”,给调剂到这个“专门化”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嘿!我心中神圣的电器专门化,竟然沦落到仅仅是滴答两声的拉线开关专业,当时我的心情,只能用一个词汇来描述,那就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别人进入这个专业,虽不情愿,但他们总还捞了个“服从组织分配”、高风亮节的好名声,而我呢?进这个倒霉的系、倒霉的专业,又能向谁去喊冤、向谁去诉苦?时至今日,诸位能理解我当时的酸楚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下面是我们班相处了五年半的“难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