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任务 010 <p class="ql-block">文/李建科</p><p class="ql-block">图/李建科</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2125508</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真的家庭教育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不小心,打破东西,或者干了坏事。人们所习惯的,并不是事情及事情真相,而是该事件的利益(功利认知),然后,人们习惯功利认知而得出的认知走向,最终会由此得出结论,并进一步让事件按功利认知走向。这是价值认知与价值取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在路上,遇到两个妇女对话。骑车的说,自己的孩子怎样怎样,站在路基的妇女应和着。笔者所听到的,都是对于孩子所存在的“事实”,也是家长的评判。别人听到的“孩子”可说是一无所长,是活脱脱的“坏家伙”一个,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的认知焦点,是家庭教育的根源和行为指向。人的认知局限,有时是来自视觉感知与视觉焦点局限。视觉感知并不是无穷大的,而是因为聚焦而看清东西,人因此习惯聚焦性寻找与察看问题根源,认知也跟随着视觉认知走向,从而忽视了事物的整体性与事情真相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成长,若其视觉感知聚焦于事件错误,而不是事件所带来的教育契机,或对事件的正确认识,而是价值认知与价值取向,势必导致认知走向错误或取舍,甚至是行为错误上等等,这些都不利于行为认知及自我认知建设的。</p> 家庭教育认知焦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白家庭教育认知焦点,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犯错,这是事实。犯错事件,就是成长中的已发生的“必然遭遇”或“已发生的必然事件”。面对事件,可事件不是一面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在事件的认知上,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受工具认知与自我认知双向限制的。家长并不一定认知这点。很容易受价值认知与价值取向所限制,并以“教育”的名誉去做自己所认为的事情。人们之所以在教育上存在分歧与争执,主要原因及根源来自价值认知与自我认知取向,尤其是受自身经济价值体系的制约与影响,作出自以为正确的行为模式,对孩子进行“影响”,却不一定是“教育”,也不一定是“真正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庭环境里,父母与孩子之间,甚至家庭成员(亲属)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的教育认知,忠于自我认知的教育认知焦点,对于孩子认知及其对事件的认识,以及自己所做的,都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自我认知与工具认知的双重制约。若父辈在认知上,距教育孩子行为及事件的认知点上,加上视觉焦点结论的累积,势必导致家长家庭教育认知的行为偏差。要真正摆脱这种家庭教育认知局限与个体教育认知困难,并不是容易的事。</p> 认识自己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认知焦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行为中,不是所有的的“家庭教育”为教育,有些根本不是教育,而是拿着“教育”说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络上,孩子“教育”爸爸成了热搜。父亲认为孩子“笨”,孩子却认为父亲不称职,并“狠狠”地“教育”自己父亲一番。别人还觉得“挺有道理”。其实,这是明显的家庭教育认知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它不仅仅是教育事件,更是教育行为,更是教育与受教育过程。认识家庭教育,不仅仅需要拥有知识概念,还需要拥有逻辑思维,更需要工具认知思维及相关知识。家庭教育,若仅仅是从自我认知出发,仅仅是二元认知推出的结论,这是要命的。总被划到“错“堆里的孩子,孩子不仅仅是活在“错”堆挣扎里,更活在“错”认知世界里。人们为了经济价值,使用工具与自我认知,争取最大经济利益,使用二元认知模块,这种二元认知局限与长期使用,所导致问题越发堆积,更为严重的是“错”认知定位与强化生成,并由此让受教育认知主体因为无助而受困受挫受害。人们的家庭教育认知,更需要的不是工具使用所获得的效益或价值判断,生命成长,过程中所“认识“到的都是价值预算,并非唯一结论。由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认知,所进行的必然是“一定是这样“价值清算,并由此得出结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应以立体的、多维的认知思维去认识家庭教育及事件,只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认知,才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及真正的家庭教育存在。</p> 认识自己的家庭教育认知焦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认知焦点,不仅仅是事,还有人与过程,甚至是生命受教育后的一段生命历程。从事来看,还有事情真相与事情所带来的教育契机,甚至是生命成长从事件中所能获得机会或认知拐点等等。人的认知焦点,它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可以转移,可以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扭曲,可以发生“穿越”、“转嫁”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一教育事件,如孩子不小心犯错(故意犯错)所出现的教育事件。家长在教育当中,并不是“教育”,可能是埋怨,可能是伤心,可能是情绪宣泄,可能~~存在“一万个家长一万个答案”。这与家庭教育认知、家长的自我认知、工具认知有着密切关系。一个“错误““加”入,都会导致教育认知的组合“错误”,事实上,家庭教育组合是复杂的,加上工具作用后,出现不同的教育认知及认知递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若存在工具无知,或者生命认知欠缺,更或者自我认知局限及认知掌控欠佳,都会带来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甚至是做着“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的教育。生命之所以受伤害,其实就是使用工具与学习使用工具过程中所受的伤害。认知,只不过是使用工具的那只“手”,没用好,就是“错”,就是伤害。如孩子玩手机,“不允许使用手机”是限制、是管制;孩子玩手机,是因为生活环境所影响,几乎每一个人一部手机,认识手机并使用手机。时下没有一本关于正确使用手机的书。因为这是时代高速发展所衍生的产物。孩子在“适应”,不小心是“沉迷”,最不幸的是“被纠缠”“被捆绑”,为手机所累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确的家庭教育认知焦点,对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认知与行为是最为重要的。</p> 事件是生命成长契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认识到每件事都不是“教育”任务那么简单,更应是生命成长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更应以“教育”的姿态,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身察看,认识生命,了解孩子情况,更需要了解孩子成长问题,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或者是工具方面的,或者自我认知方面的,家长的教育只停留于“高高在上”,势必眼里没有孩子,只有利益,或者只有自己。眼睛只有利益的,或者只有自己的,工具使用过程中,是可以“听到”或由此“看到”的。功利驱赶下的认知,不再是原有的状态,是被压瘪的,或者变形的,只有回归于原来的样子,才能回归于生命成长的原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同孩子,其成长状态不同,遭遇不同,经历不同,成长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每个成长的生命不同。所有的“不同”,就决定了教育“生态”、教育要求、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等的不同。人们习惯于教育复制、教育模仿、教育镜像(因为这些出现教育便利、教育资源低耗、个体教育行为简单等),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这无疑是不利于生命成长的。一个成长事件,所关联的是什么,最核心的是什么,个人行为意志是什么,事件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偶然事件或必然事件,是认知问题还是行为问题等等。仅仅是说教,孩子从说教中处于一种怎样的受教育状态,以及孩子所能处于一种受教育状态及受教育心理等等,都关系到家庭教育认知焦点,这确实家庭教育更需要的认知建设与认知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是家校合作共建的系列文章。目的不仅仅是一个班、一所学校的家校合作共建,更是社会的普遍共识,更需要合作共建共赢的家校合作共建模式。希望您的加入,关注,推荐,加好友,认识与热议,共建共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后面会陆续推出家教系列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请关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昵称: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4212550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期待您的加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期待您的关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更期待您的分享!</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khlptu" target="_blank">话语人生:认识孩子比教育孩子重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2j48n3" target="_blank">建立语言工具有效认知板块</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g5qfzd" target="_blank">帮助孩子拥有正确的语文学习</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uejdt9" target="_blank">认识孩子的行为模式</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bn3cm" target="_blank">帮助孩子建立背诵模式</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iklcd" target="_blank">寒假“任务”</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b1f3y2" target="_blank">和孩子生活</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c688kv" target="_blank">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dhfyvu" target="_blank">倾听孩子的心声</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dp70sb" target="_blank">学会欣赏孩子</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