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端午游航母</p><p class="ql-block"> 文图/瑜琪</p><p class="ql-block"> 航空母舰,作为现代海军的中流砥柱,它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力量,为战机提供广阔的海上活动基地。航空母舰是现代海上作战不可或缺的利器,凭借它,一个国家能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无需依赖陆地机场,便能施加军事压力,进行作战打击。航空母舰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重器。</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泰国、巴西、日本、韩国、埃及、澳大利亚、土耳其等15个国家拥有30艘航空母舰。美国以11艘航母(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和1艘福特级航母)傲视群雄。中国则拥有“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三艘航空母舰,紧随其后。</p> <p class="ql-block"> 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并称为现代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能够建造这三类船舶,是国家工业实力强大的体现。中国造船工业已成功摘得这三颗明珠,令人自豪。</p><p class="ql-block"> 心中一直怀揣着目睹航空母舰真容的愿望,端午佳节,这个中国人赛龙舟的节日,我前往渤海之滨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来到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一睹国外退役航空母舰的风采,终于圆了心中长久以来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中国目前有两个以航空母舰为主题的公园,分别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和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沙头角的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p> <p class="ql-block"> 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展览的是前苏联退役的“基辅级”航空母舰。这艘航母建造于1970年,1975年建成服役,1994年退役,至今已退役30年。</p><p class="ql-block"> 这艘航母曾是世界瞩目的海上“巨无霸”,令西方世界闻风丧胆的“海上杀手”。服役期间曾出访过印度、朝鲜和阿尔及利亚,曾是前苏联的“国家名片”。“基辅号”航空母舰曾是前苏联北方舰队的旗舰,是苏联海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基辅号”航空母舰,舷号为075。整舰全长273.1米,宽52.8米,高61米。船体以甲板为界,甲板以上8层,甲板以下9层,全舰共17层,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40500吨,续航力13000海里,最大航速32节。舰载官兵1400名,舰载飞机33架,包括19架Ka-27/Ka-25反潜直升机、12架Yak-38短距离垂直起降战斗机,另有一架教练机和预警机。</p> <p class="ql-block"> 来到渤海之滨的天津,踏上“基辅号”航空母舰,与这位前苏联退役的钢铁巨人来一次深度的零距离亲密接触,的确让人眼界大开,深感自己所知的世界是如此渺小。</p><p class="ql-block"> 舰上的鱼雷发射舱、反潜导弹库、对空导弹库、反舰导弹库等自我保护的武器装备一应俱全,航母武器装备作战系统威力强大。进入舰上的作战指挥中心、登上航母舰岛,仿佛能联想到海上作战时的激烈紧张。在航母甲板目睹舰炮发射系统,停在甲板之上的战斗机,虽然是退役三十年的舰船,依然能感受到震撼的昔日雄风。在官兵休闲区、生活区,感受到防务工作之外,官兵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航空母舰上,还深入全面了解世界舰船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站在退役航空母舰的甲板之上,举目望向深蓝色的大海,内心深处涌起一阵痛楚。1894年,中国甲午纪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p><p class="ql-block">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推行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侵略扩张。而大清王朝企图通过洋务运动恢复清初的盛世,实则朝堂之上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慈禧太后动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建园林,官场中派系争斗不断,国防军事外强中干,强大的中国在满清统治者手中逐渐衰落。</p><p class="ql-block">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迈进,日本的侵略行径得到西方列强的暗中支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宗主国大清王朝求援,日本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p> <p class="ql-block">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正式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清王朝准备不足,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走下航母,心情依旧沉重,中华民族从来不缺造船的高手,用船的能人,为何清末时期却衰落了呢,割地赔款?</p><p class="ql-block"> 从远古的一叶扁舟到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舰队;从隋炀帝浩荡的龙舟下扬州到三国赤壁舟船的战火纷飞……中华民族的船舶建造与使用,始终领先于世界,到了清末,政府腐朽,就一蹶不振了!</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舟船的喜爱是刻骨铭心,对于舰船建造也是极赋创新性的,万吨大驱,导弹驱逐舰,核潜艇,航空母舰如同下饺子一般入水列装到部队,为祖国防务做出贡献。生产生活更加离不开船舶,世界五大洲需要的商品,中国需要的建设物资,都需要发达的造船业支持。就连生活喜庆的日子,老百姓也会以赛龙舟、跑旱船的方式庆祝节日。</p> <p class="ql-block"> 离开航母公园,童年时观看的露天电影《甲午风云》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英雄气概,依然在耳畔回荡。</p><p class="ql-block"> 看到今日中国海军,已经由弱变强,航空母舰从无到有,一艘变成三艘,军强天下安的梦想正在世界的东方逐步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