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养老服务,建议实施惠民新举措,设立"存储时间银行

子民启荣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9日,国家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为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制度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作出特色惠民的新举措。有群众建议"存储时间银行"得关注。</p><p class="ql-block">一、"存储时间银行"模式介绍</p><p class="ql-block"> "存储时间银行"是一种创新的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并将服务时间记录存入"时间银行",在未来自己需要时可以提取相应的服务时间。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还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实现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二、政策背景与目标</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到2029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养老服务体系,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建议设立"存储时间银行",是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协同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养老服务。</p><p class="ql-block">三、实施路径与措施</p><p class="ql-block">1.建立综合服务平台</p><p class="ql-block"> 将在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县(区)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依托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服务支持体系。</p><p class="ql-block">2.推动智慧养老</p><p class="ql-block">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时间的记录、存储和查询功能。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站进行服务预约和管理,方便快捷地参与"时间银行"活动。</p><p class="ql-block">3.加强宣传推广</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公众对"存储时间银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通过媒体、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优势和运作方式。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共同推动"时间银行"的发展。</p><p class="ql-block">4.完善激励保障机制</p><p class="ql-block"> 为了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此外,还将探索建立"时间货币"兑换制度,让志愿者在需要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或优惠待遇。</p><p class="ql-block">四、预期成效与展望</p><p class="ql-block"> 设立"存储时间银行"不仅是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更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一举措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互助;二是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三是降低养老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相信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们安享幸福晚年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