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白船歌词</p><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银河里</p><p class="ql-block">有只小白船</p><p class="ql-block">船上有棵桂花树</p><p class="ql-block">白兔在游玩</p><p class="ql-block">桨儿桨儿看不见</p><p class="ql-block">船上也没帆</p><p class="ql-block">飘呀飘呀</p><p class="ql-block">飘向西天</p><p class="ql-block">渡过那条银河水</p><p class="ql-block">走向云彩国</p><p class="ql-block">走过那个云彩国</p><p class="ql-block">再向哪儿去</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闪着金光</p><p class="ql-block">晨星是灯塔</p><p class="ql-block">照呀照得亮</p> <p class="ql-block">《小白船》原名《半月》,是朝鲜作曲家尹克荣在1924年创作的。当时朝鲜正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尹克荣的姐夫去世后,他的姐姐常常望着天空的白月牙,他就借此景创作了这首歌,既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悼念,也暗喻了失去国土的痛苦。1950年被译成中文传入中国,就成了现在的《小白船》。</p> <p class="ql-block">《小白船》的原型是韩国童谣《半月》,本就是一首安魂曲,其诞生还要从日本侵占朝鲜半岛说起。</p><p class="ql-block">1910年,朝鲜总理大臣李完用签署《日韩合并条约》,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开始了对朝鲜长达36年的统治。日本在占领期间,除了武力上对朝鲜进行征服,精神上也抹杀朝鲜文化。日本当局在学校中强制推行日本童谣,进行奴化教育,妄图使朝鲜人“日本人化”。从1914年起,《日之丸之旗》《桃太郎》《樱》《二宫金次郎》《富士山》……朝鲜学校的音乐课充满了日本的童谣。</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凡是宣传抗日救国的歌曲、童谣均遭到了当局的严厉查禁,李东辉创立的光成学校就因带领学生每日高唱爱国歌曲遭到扼杀。即使斗争环境严酷,朝鲜的音乐家也不放弃童谣这片文化阵地,《半月》的作者尹克荣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半月》吸收了日本音乐的特点,加上对亡人和故国的思念,所以不同于一般童谣,节奏舒缓、气氛静谧、略带哀伤。不到一年,《半月》传唱朝鲜半岛,就连很多日本人也对此童谣赞不绝口,学着哼唱。</p><p class="ql-block">在朝鲜的日子里,尹克荣不顾日军禁令,偷偷以朝鲜话教授儿歌,多次被日军抓了关押。</p><p class="ql-block">1935年,尹克荣与第二任妻子渡过图们江,来到中国东北教书,一待就是10年。有一天,尹克荣在光明中学听到了熟悉的歌声,细听之下居然是自己创作的《半月》,他讶异自己这首儿歌竟然已传唱至中国。还有一次,日本的歌唱宣传队到了尹克荣任教的学校表演,居然唱的是日文版《半月》,并声称那是一首日本歌曲,令尹克荣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尹克荣也历经曲折回到了家乡,此后尹克荣开了一家布店,并继续创作,留下了许多知名的儿歌。</p><p class="ql-block">1951年,人在北京的朝鲜民运斗士金哲男,与朝鲜族作曲家金正平将《半月》译成中文,并改名《小白船》,从此唱响中国南北。《小白船》还被选入音乐教材,从此,这首朝鲜童谣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必唱的一首童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及资料来自互联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