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绘晚情:我的国画逐梦之旅. <p class="ql-block"> 在客厅的墙壁上,一幅幅国画宛如岁月的诗篇,静静悬挂。山水间,似有潺潺溪流蜿蜒,奏响自然的乐章;花鸟灵动,仿佛下一秒便会振翅啼鸣,唤醒春日的蓬勃;人物鲜活,宛如带着千年的故事,缓缓向我走来。每一幅画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轻柔地包裹着我,让心中暖意涌动。目光触及这些画作,往昔初学绘画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滋味,像一碗苦中药,像一串红辣椒,像一杯清淡的柠檬茶,更像一块甘甜的方糖 ,交织成我人生中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暮年寻趣,初入艺途</p><p class="ql-block"> 2005年的秋天,风带着丝丝凉意,却也裹挟着新生活的气息。我搬了新家,两个小孙子都顺利踏入小学的校门,学校与家仅一墙之隔,接送孩子的重担自此卸下,我一下子拥有了充裕的时间。忙碌大半辈子,突然闲下来,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总想找点事填满这闲暇时光。起初,我心心念念着打乒乓球,可无奈附近寻不到打球场地,这个小小的愿望只能暂且搁置。而后,我尝试了老年门球、柔力球,也跟着人群跳起了广场舞。这些活动终究没能长久地留住我的热情,我在其中始终没能找到那份真正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我听闻晋中市开办了老年大学,已经有两三年的历史,正值秋季招生。这个消息就像一道光,瞬间点亮了我平淡的生活。我迫不及待地和邻居商量,两人一拍即合,满怀期待地一同前往报名。一开始,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书法班,年轻时对书法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在心底悄悄扎根,从未消失。招生的老师笑容和蔼,语气亲切地对我说:“一人可以报多门课程哦,你要是有精力,再报一门功课也没问题,一周就两节课,不会太辛苦,肯定顾得过来。”我思索着,书法与绘画同源,或许学习绘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便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又报名了国画班。就这样,我怀揣着紧张与期待,踏入了老年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一段未知的艺术之旅。当时的我,心中满是忐忑,六十岁的年纪,重新拿起毛笔,真的能行吗?不过是想着瞎玩吧,打发打发时间,却未曾料到,这一玩,竟玩出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此后,每当有课的日子,我便准时背起书包,骑着小电动车,向着老年大学的方向前行。一路上,微风轻拂脸颊,带来丝丝清爽。看着身旁三三两两活泼可爱的儿童,蹦蹦跳跳地向附近的学校走去,他们的欢声笑语如同银铃般清脆,感染着我。我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牵引,不自觉地融入他们的行列,感觉自己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心中满是童趣。那一刻,“喜逢盛世老来福,花甲之年进大学”的感慨油然而生,我是如此幸运,能在老年大学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学习书法绘画。这不仅是一种爱好的培养,更是一次心灵的滋养,它让我枯燥乏味、每天不是厨房便是菜场的退休生活彻底改变,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我不再被失落感和孤独感笼罩,而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有学不完的东西,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美好,生活仿佛被重新上色,变得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初尝苦涩,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年轻上学时,上美术课对我来说就像应差一样,美术成绩,总是无情地拉低我期末考试的总成绩。那时的我,对那些色彩和线条毫无兴趣,觉得它们枯燥又乏味。可如今,当我踏入老年大学的国画课堂,才发现曾经的轻视让我在这门艺术面前显得如此无知。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国画的起源,国画的精髓,以及国画的各种技法,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什么大白云、小白云、勾线笔、丝毛笔,国画颜料、还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纸以及那复杂的皴擦点染技法。我听得一头雾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完全找不到方向。一堂课下来,我如坐针毡,心思怎么也收不住,那些知识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脑海里乱撞,却怎么也抓不住。学习国画太难太难了。好几次,放弃的念头在我心中闪过,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p><p class="ql-block"> 然而,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告诉我,齐白石53岁才开始学画,吴昌硕57岁才踏上绘画之路,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在他们的激励下,我咬着牙,努力坚持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磨合,我惊喜地发现,那扇通往国画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为我打开。我渐渐入门了,拿起笔来也有了那么点模样,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手忙脚乱。</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期末,教室里举办了一次小型画展。我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将自己的一幅山水画挂在了墙上。现在回头看,那幅画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构图简单,笔墨稚嫩。但在当时,全班同学都和我一样,是刚刚起步的初学者。我的这幅粗糙作品,竟然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真诚的赞美和鼓励,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点燃了我对国画的热情,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绘画带来的甜头。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绘画就像一杯茶,初入口时又苦又涩,让人难以下咽,但只要耐心品味,就能发现其中的甘甜,越品越香,回味无穷。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学期结束后,我放弃了书法学习,只留下国画课程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刻苦钻研,沉浸墨海</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我便一头扎进了国画艺术的浩瀚海洋,如痴如醉,无法自拔。我深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要想学好国画,必须从基础学起,一步一个脚印。于是,我开始苦练基本功,练习线条的运用,练习皴擦点染,练习运笔运墨运水的技法。每天一有时间,就站在桌前,手持毛笔,照着老师发的范画,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写着。那看似简单的线条,要画得流畅、有力、墨色富有变化,却并不容易。我常常站着,一练就是二三小时,手腕酸痛,手脚发麻,但我从未想过放弃。练完线条,便是笔法的练习。怎么用笔,怎样才能让笔墨在纸上呈现出最佳的效果,浓淡干湿,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老师常说:“要想学好,必须大胆练习,不要怕画坏,要有废画三千的精神。”我将老师的话铭记在心,在家中认真练习。每天凌晨四点,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我就已经悄悄起床,轻手轻脚地将饭桌擦得一尘不染,铺上毡子,打开灯,拿起画笔,开始了一天的创作。到六点钟,家人即将起床,我又急忙将这一摊子收拾好,走进厨房,为家人准备早餐,不能耽误了他们上学上班的时间。上午,我穿梭在菜市场,挑选着新鲜的食材,回家后马不停蹄地做饭。下午,家人都离开家后,我才又回到那熟悉的饭桌前,继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日子虽然忙碌,但我却乐在其中。然而,频繁地倒腾绘画工具,实在是太麻烦,还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餐厅的光线也不太好,影响作画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期,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在阳台上放置了一张旧的单人床,搬来几块砖头放在床上,将一块五合板稳稳地放在垫好的砖头上。先铺上旧棉毯,遮挡住床的四周,又买了一块大画毡铺在上面,然后整齐地放好笔墨纸砚。木板与床之间的空隙,正好可以用来放置学习资料和其他作画工具。就这样,一张简易而实用的画桌诞生了。这张画桌陪伴了我十几年,用坏了三块画毡。它就像我的亲密伙伴,见证了我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为了找时间、找地方来回倒腾画具而烦恼,随时有空就能拿起笔来,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在上大学期间,每一堂课我都全神贯注,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我认真听讲,仔细地记好笔记,生怕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总是一丝不苟地超额完成。每次交作业时,我都会带上许多作品,期待着老师的点评。老师的点评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进步的大门,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会仔细地做好笔记,将老师指出的问题牢牢记在心中,回去后认真改正。</p><p class="ql-block"> 除了课堂学习和完成作业,我还积极地与同学们交流互动。我们常常聚在一起,互相点评彼此的作品。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方法,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只要听说哪里有画展,无论是在榆次还是太原展出,我都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参观。榆次的展览,我骑着电动车,满心欢喜地奔赴而去;太原的展览,我就乘坐公交车,哪怕路途遥远,也阻挡不了我对艺术的热爱。有时和同学们结伴而行,一路上我们讨论着即将看到的画展,心中充满了期待;即使没有同伴,我也毫不犹豫,独自踏上探索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 在外旅游时,我更是像一个发现宝藏的探险家,只要看到国画作品,不由自主地就会立刻停下脚步,细细品味。我会掏出相机,把作品拍照下来,把这份美好保存下来,以便学习。当看到画家们用画笔描绘出祖国的大好山河,那雄伟壮丽的山川,奔腾不息的河流,争奇斗艳的花鸟,栩栩如生的人物,我心中满是羡慕和赞叹。每一次参观画展,我都流连忘返,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之中,久久不愿离去。我一边记笔记,一边拍照片,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华都装进自己脑袋里。旅游时,别人都忙着拍个人纪念照,想要留下美好的瞬间,而我却很少拍自己,抓住机会拍更多的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了更好地记录这些素材,方便画画,也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我买了一台电脑,又在老年大学报了电脑班,学会了电脑的使用。回家后,我将拍摄的照片精心保存在电脑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细细品读,从中汲取灵感。</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网络也不发达,但这并没有阻挡我对国画知识的渴望。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前往太原南宫旧货古玩市场、文物商店和各个装裱门市部。在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我像一个寻宝者,仔细地翻看着每一本旧挂历、旧杂志和旧图书。只要是有关国画的,我都会如获至宝地拿在手中,认真地看一看。我平时生活节俭,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但在买书这件事上,却格外大方。只要看到喜欢的国画书籍,哪怕价格昂贵,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昌硕、宋文治等著名画家的书刊,我也都一一收藏。回到家后,我便一头扎进这些书籍里,认真地临摹,一遍又一遍,同一张画,我常常能画四五张。我不断地品读,反复地揣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地汲取着大师们的绘画精髓。有时,报刊上会刊登一些优秀的作品,我看到后会剪辑下来,收藏好。这些珍贵的资料,成为了我绘画路上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随着对国画的热爱日益加深,我一有灵感,就会立刻伏案挥毫泼墨。常常邀请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切磋笔法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和我一样热爱国画的人,我们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共同享受着绘画带来的乐趣。特别是工笔画,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一张工笔画,从艰难地收集资料,绞尽脑汁地经营构图,到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吃力。一幅画常常要经过十几二十天才能完成,这期间,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睡梦中醒来,突然想到画中的某个地方不太合适,我会立刻披衣下床,走到画案前,拿起画笔修改。常常一画就画到大天亮,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有时,为了攻克一个难点,构图一幅画,我会整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里全是画画的事情,甚至做梦都在画画。我画画时全神贯注,不顾弯腰的困倦,手腕得酸痛,腿站得发麻。同学们都笑着说我画画就像印刷机一样快,有谁知道我背后的刻苦用心。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其中也包含着对我的认可和鼓励,也是我努力付出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一幅美丽的工笔仕女图即将大功告成,我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命运却和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我准备最后润色的时候,一不小心,一大滴墨水洒在了仕女的脸上。看着那被浓浓的墨汁浸湿的画,我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整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这可是我十几天的心血啊,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我的情感和努力,就这样被毁了。那一刻,伤心、沮丧、难过、心痛,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我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告诉自己,不怕,难免有失误,再重画一幅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我擦干眼泪,重新拿起画笔,几天后,一幅更加完满漂亮的仕女图在我的笔下诞生了。当这幅画完成最后一笔时,我看着那栩栩如生的仕女,心中满是喜悦和自豪,之前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变得值得。</p><p class="ql-block"> 苦学有成,硕果盈枝</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老年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三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书法绘画知识、技能和技巧,从一个对国画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个略懂一二的爱好者,更重要的是,我对笔墨纸砚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曾经那些陌生的工具,如今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学会了欣赏它们的独特之处,懂得了如何挑选一支好笔、一种好宣纸、一本好书。每当看到心仪的绘画用品,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仿佛它们是我最珍贵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在老年大学,我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野外写生,用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美丽瞬间;一起相约聚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参观画展,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在电话中虚寒问暖,互相关心,这份友谊,成为了我老年生活中最温暖的阳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二个孙子都进入中考、高考的紧张学习阶段,他们父母又忙于工作,第三学年我就经常请假不能上课,只好终止了老年大学的学习。然而,我的绘画之路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我申请参加了晋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协会每月活动三次,每次半天时间。后来又加入了榆次区老年书画协会和榆次开发区老年书画家协会、魏榆书画院,成为了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全国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我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画技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逐渐提高。</p><p class="ql-block"> 我沉醉在国画的大海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通过电脑、手机、电视书画频道,我深入学习了国画写意山水、写意和工笔人物、花鸟,尤其是写意梅花,更是成为了我的最爱。为了专注于国画,我忍痛放弃了年轻时喜欢的书法,也不再参与打球、跳舞等活动,甚至连逛街的时间都少之又少。我刻苦地学会了运用电脑,购买了有线电视的书画频道,每天都能聆听各位画家生动的讲解,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课堂。从2005年秋季开始,到2019年因病不能继续作画为止,这十四年的时光,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璀璨的篇章。在绘画这条崎岖的道路上,我努力奔跑,挥洒着汗水和热情,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这十四年里,我究竟画了多少作品,自己也没细数过,但“废画三千”肯定是有的。2017年4月,山西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女子书画院在祁县隆重举行成立大会,这是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时刻。在成立大会上,我有幸当选为女子书画院副秘书长。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让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和全院会员建立了微信群,加入了全省各地市县女院微信群。上传下达,相互交流,忙的不亦乐乎。此后,我经常参加全省的书画活动,从地区到全省,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就像一条小鱼游进了广阔的大海,自由自在,如鱼得水。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很多造诣很深的书画界老前辈,他们就像一座座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老朋友,我们通过微信交流心得体会,分享书画知识和技能,共同进步。至今往来不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书画境界显著提高,作品水平也不断提升。回首过往,从那个初入老年大学迷茫的花甲老人,到如今在国画领域小有成就,我满心感恩。未来的路很长,我要用后半辈子,去书写我的水墨人生。</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命运递来一份厚礼,我被聘任为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这一身份,是对我多年笔耕不辍、钻研绘画技艺的又一次坚实肯定,宛如勋章,沉甸甸地挂在我艺术征途的醒目处,时刻提醒着我来路的艰辛与此刻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同年9月,晋中市新落成的图书馆展厅里,一场艺术盛会盛大启幕。由晋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我与郑玉成、白耀斌、王继婵画友携手,成功举办了大型书画作品四人联展。筹备阶段,我们日夜打磨每一幅作品,讨论布展细节,每一个笔触、每一处色彩,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开展后,宽敞明亮的展厅人头攒动,观众们穿梭其中,或凝视画作若有所思,或低声交流赞叹不已。为期十五天的展览,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站在展厅中央,看着自己的作品高高挂在展墙上,与三位好友的佳作交相辉映,自豪与感动瞬间填满胸腔。这不仅是我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多年来在绘画道路上摸爬滚打、不懈努力的有力见证。我深知,自己的书画逐梦之旅,虽然充满艰辛。但一切都值得。那熬过的夜,挥洒的汗水,都化作心中满满的成就感。我期待下一次的突破,进一步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常受邀参加全省各地举办的研讨、展览等书画活动。我的绘画作品,承载着我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受各协会之托,作为礼品赠予许多单位;同时,我也满怀热忱地将它们赠给亲朋好友,看到他们收到画作时的欣喜,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与满足涌上心头,艺术的魅力在分享中不断延续。</p><p class="ql-block"> 在艺术的漫漫征途上,我始终砥砺前行,那些参展获奖的经历,化作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推动我继续攀登艺术高峰。十几年来,我踊跃参与市、区、居委会及全国各类画展,收获了诸多荣誉:作品《太行春早》在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书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以画笔致敬抗战先辈的拳拳之心得到认可;2010年9月,《母子情》斩获“峰岩杯”全国老年书画大赛优秀奖,描绘人间亲情的笔触引发共鸣;2011年,作品《写意梅花》在首届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迎新春书画作品展播”中入展并播出,那一刻,仿佛全国观众都能透过屏幕,触摸到我笔下梅花的铮铮风骨;作品《鹤寿图》在毛主席120周年诞辰献礼“日出韶山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承载着我对伟人深深的缅怀与爱戴。2016年,在北京军天书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中荣获一等奖,更惊喜的是,我的作品被编入书中,还从三百多幅参展作品里选出六幅被印制成挂历,作为展会礼品赠送佳宾。我有幸入选。挂历的其他五位作者不是教授、画院院长,就是一级美术师、主任编辑、研究员,只有我是一介草根出身,无名小卒。这份殊荣让我既意外又激动。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奋进、不断提升艺术水平的决心。以上仅为部分获奖名单,不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各级协会领导的关怀与鼓励。尤其感谢晋中老年书画研究会的领导,感谢他们为我搭建展示艺术的舞台。特别是白德华、马林臻、董玉香等几位启蒙老师,更是我艺术道路上的恩师。白老师在技法构图上的精妙点拨,让我笔下画面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变得层次分明;马林臻老师对笔墨运用的独特见解,赋予我笔墨与色彩鲜活的灵魂;董玉香老师对绘画情感表达的着重强调,让我懂得如何将内心的情感融入每一笔勾勒点染。没有他们的悉心教导,就没有今天的我。深深的感谢各位恩师。更要感谢家人,他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老伴忙里忙外,默默承担诸多家务,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投身绘画。我参赛不为名利,只为在一次次磨砺中拓宽视野、提升境界,检验绘画技艺的进步,国画早已成为我晚年生活中无可替代的挚爱。</p><p class="ql-block"> 挣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的轨迹在2019年陡然转弯,给了我沉重一击。折磨我二十多年的糖尿病并发症突然恶化,下肢神经血管病变,脚部出现溃疡。我曾见过糖尿病烂脚的惨状,那种恐惧如浓重阴霾,将我彻底笼罩。医生神情严肃,再三叮嘱我不能久坐久站,必须停止画画。要知道,我作画时常常沉浸其中,每次至少两小时,孙子们上大学后,家务减少,我更是能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这道医嘱,对我而言,不啻于一场晴天霹雳,是艰难无比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得知必须停笔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一边是热爱至深的国画,那些未完成的构思,脑海中不断浮现的画面,仿佛都在声声呼唤我拿起画笔;另一边是残酷冰冷的现实,健康状况日益堪忧,我不能无视家人的担忧,不能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往昔绘画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在眼前不断闪现。老年大学的第一堂课,懵懂迷茫的自己;第一次完成作品时,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笑容;为了一幅工笔画,熬夜数十天的执着与坚持……这些回忆,此刻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我不得不放弃绘画的决心。我试图寻找折中的办法,比如缩短作画时间,可一旦拿起画笔,我就像被魔力吸引,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忘却时间与身体的不适。但病情愈发严重,脚部溃疡不断恶化,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钻心剧痛,现实的残酷让我无法再逃避。</p> <p class="ql-block"> 告别:不舍的转身</p><p class="ql-block"> 最终,现实的力量还是压过了理想的炽热。我泪流满面,忍痛做出停止画画的决定。为了彻底断了念想,我将心爱的画笔、纸张一一送给亲朋好友。那些画笔,陪伴我度过无数创作的日夜,每一支都承载着我的灵感与热情,如今却要无奈分别;那些纸张,曾是我梦想的画布,如今只能成为他人创作的依托。</p><p class="ql-block"> 我亲手拆掉了用了十几年的画桌,曾经,它是我艺术梦想的坚固舞台,如今却要变回一张普通的床。拆卸时,我的手止不住地颤抖,每搬走一块砖头,都像是在与过去的艺术生涯做一场痛苦的告别。看着画桌一点点被拆解,我的心也仿佛被撕裂成无数碎片,那种不舍与失落,如影随形。我最终退出了各级书画协会,辞去了聘任的职务,从此,不再参加任何书画活动。</p><p class="ql-block"> 新生:生活的延续与升华</p><p class="ql-block"> 虽然放下了画笔,但我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冷却。我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画坛动态,浏览艺术网站,了解最新的绘画潮流与艺术思潮。我发现,即便不再亲手创作,艺术依然能以别样的方式融入生活。</p><p class="ql-block">我重新找回阅读的乐趣,从文学名著到历史传记,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与古今中外书中的智者对话,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还下载了喜马拉雅、番茄、抖音等App,收听其中播讲的精彩故事。尝试学习制作抖音、短视频,探索艺术表达的新形式,这让我的精神世界愈发丰富。闲暇时,携老伴一同外出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漫步在自然风光中,用双眼捕捉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的美好,将这些瞬间定格在记忆深处,成为永恒。日子过的很充实。</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已步入耄耋之年,不再为不能画画而感到悲伤和遗憾了。回首往昔,绘画的那段岁月无疑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尽管被迫放下画笔,但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从未停歇。我坚信,每一段经历都是生命的馈赠,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新的方向,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继续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让生命的夕阳绽放出别样的绚丽光彩。</p> <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的水墨山水画,拥有“画中之兰亭序” 的美誉。原《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p><p class="ql-block">此长卷为我临摹的《富春山居图》作品视频。此长卷装裱后纵57厘米,横960厘米。</p> <p class="ql-block">《四季山水图咏》</p><p class="ql-block">春山初醒意葱茏,楼阁含情映绿浓。</p><p class="ql-block">夏岭葱茏听鸟语,幽居静谧觅仙踪。</p><p class="ql-block">秋林尽染丹枫醉,野渡轻舟韵未穷。</p><p class="ql-block">冬雪皑皑添素洁,松梅傲立韵千重</p> <p class="ql-block">《幽山静水图》</p><p class="ql-block">山峦峙立入云端,雾绕林深有隐湾。</p><p class="ql-block">涧水潺潺流韵致,轻舟缓缓泛清澜。</p><p class="ql-block">繁花绽处添幽意,翠柏摇时蕴秀寒。</p><p class="ql-block">此景如诗心自醉,丹青妙笔绘千般 。</p> <p class="ql-block">雪乡即景</p><p class="ql-block">雪落村乡覆瓦檐,琼枝素裹映寒天。</p><p class="ql-block">栅栏围起安宁地,旗帜飘飞自在边。</p><p class="ql-block">小径深藏银世界,幽林悄入玉山川。</p><p class="ql-block">此中静谧如诗画,岁月悠悠意韵绵 。</p> <p class="ql-block">客厅幽趣</p><p class="ql-block">三幅青花入眼柔,山川凝韵壁间留。</p><p class="ql-block">浅灰软榻闲情聚,淡绿瓷杯逸兴酬 。</p><p class="ql-block">鲜果盈盘添秀色,萌猫临案惹清眸。</p><p class="ql-block">此中漫品时光缓,一室温馨意未休。</p> <p class="ql-block">《案前画韵》</p><p class="ql-block">案前三色画屏新,赤墨淋漓气象神。</p><p class="ql-block">峻岭流泉添韵致,丹岩悬瀑见嶙峋 。</p><p class="ql-block">椅凭素枕迎佳客,架置文房待逸人。</p><p class="ql-block">此景如诗心自醉,静中岁月梦留痕。</p> <p class="ql-block">《客厅雅意》</p><p class="ql-block">厅间四画韵悠悠,山水清灵眼底收。</p><p class="ql-block">抱枕盈情添暖趣,茶盘蕴意惹闲愁 。</p><p class="ql-block">书架静立藏千卷,吊灯轻悬映万流。</p><p class="ql-block">此室温馨如梦境,时光漫度乐无休</p> <p class="ql-block">寒夜雅室</p><p class="ql-block">三幅美图挂素墙,夜山霜树韵悠长。</p><p class="ql-block">孤舟冷月栖寒梦,飞鸟疏林惹客肠 。</p><p class="ql-block">木椅凝情迎旧友,茶炉蕴意待新章。</p><p class="ql-block">此间静处寻真趣,慢品流年岁月香。</p> <p class="ql-block">《画中生机》</p><p class="ql-block">墨圆框里韵悠长,玉米金黄映叶黄。</p><p class="ql-block">草蚱静栖如梦幻,纤毫毕现似含光。</p><p class="ql-block">悄然一隅藏生气,默默无声蕴景彰。</p><p class="ql-block">妙笔勾来灵动意,平凡物象也流芳 。</p> <p class="ql-block">《画中玉兰》</p><p class="ql-block">墨底圆屏绽玉英,冰姿素影韵含情。</p><p class="ql-block">琼花瓣瓣凝霜洁,翠叶层层映露清 。</p><p class="ql-block">淡抹幽蓝添雅趣,轻摇嫩蕊惹诗鸣。</p><p class="ql-block">丹青妙绘花中韵,一室盈香梦亦明 。</p> <p class="ql-block">圆中灵兔</p><p class="ql-block">幽蓝圆框映银绒,灵兔端然意态融。</p><p class="ql-block">双耳婷婷听静籁,双眸炯炯望遥空。</p><p class="ql-block">似含故事藏心底,犹带纯真入画中。</p><p class="ql-block">妙笔勾描生气韵,无声胜却万千浓 。</p> <p class="ql-block">《绘中玉米》</p><p class="ql-block"> 墨底圆图绘翠苗,长茎舒展韵飘飘。</p><p class="ql-block">红缨轻舞如诗语,苞米初成似玉娇 。</p><p class="ql-block">不与繁花争艳丽,独呈质朴领风骚。</p><p class="ql-block">丹青妙笔留佳影,田野生机纸上描 。</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的几幅国画作品。打开美篇我的主页,即可看到我的国画作品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