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表哥友松在铁路上工作,那时还没结婚,可能女朋友也没有。有一年“五四”青年节,他们单位组织团员青年爬泰山,表哥问我去不去,我当然高兴去,坐火车爬泰山,还不花钱。我就叫上了同学苗东华。东华说爬泰山很冷,他爸爸有个亲戚还是朋友就在泰安岱庙附近住,到时候可以到他家借俩件棉袄。</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坐下午的火车去的泰安,车上大都是表哥单位的人,都是年轻人,说说笑笑,我和东华则关注窗外的风景,五一时节,春机盎然,山川河流,一派春绿,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车到泰安,已是傍晚,一出检票口,巍峨雄伟的泰山即映入眼前,那时候泰安还没有公交车,我们大队人马由火车站步行到岱庙北门的一片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泰安街道上都是些低矮的平房,草房还很多,因是傍晚,街上行人稀少,路灯也少。记得我们走过了一座石桥,河水清沏,然后又走过一条南北走向的衔,街南头先是一座二层大楼,好像是个旅馆,记得这是当时见到的泰安城里的最高建筑了。只见山坡空地北边已挂着一块电影银幕,打听得今晚上演电影《难忘的战斗》是解放军筹粮打土匪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了点东西,大家都是从自己家里带的饭。那时饭店很少,出门游玩一般都是自己带饭。</p><p class="ql-block">东华又去那个熟人家里借了俩件棉袄然后就和表哥他们一起看电影了。山坡上很多人都是站着看。表哥他们说看完电影再爬山,正好早上看日出。我和苗东华都很高兴,坐了火车来看电影,接着爬泰山,多有意思。记得电影中有个细节就是怅房先生一称坨打死一个解放军战士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记得电影演完了我们就开始爬山。那年五一寒风寥俏,但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走越热,我和东华都觉得拿着大棉袄真是有点多余了。</p><p class="ql-block"> 爬山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拿着手电筒。我们碰到了一位老年人和他的女儿还有外孙也爬山。女儿背着孩子,老人背着个包,三步两歇。也忘了咋开的头了,反正是东华给人家背着孩子,我给老头背着包,走了不少的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一家子或是“一伙”的。不知不觉离表哥他们的大队人马远了,闲谈中老人也觉得我们是来看日出的,就说你们俩个不要和我们一起爬了,离开大队远了不好,耽误了你们明早看日出,我们早晚爬上去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那个老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这般年纪。</p> <p class="ql-block"> 一会儿功夫,我和东华就追上了表哥们的大队,表哥的一位女同事说“学雷锋的回来了”听得周围有好几处笑声,我和东华笑了笑也不在意,其实大家也都是善意的。表哥对着周围的人说我这俩个老弟咋样?周围的就听的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孬的。</p><p class="ql-block"> “滿山的青松哟青又青哎嗨哎,滿山的翠竹哟根连着根哟,劳动大学办得好哎,她和咱们心连心哎哟”</p><p class="ql-block"> 突然,表哥唱起来了,这也是当时一部电影的播曲,感情浓欲,作曲优美。表哥嗓子好,平时就爱唱歌。</p><p class="ql-block"> 大山忽然静了,直到表哥唱完,又觉得没唱完,表哥那高吭膫亮的歌声久久在山间回荡……</p><p class="ql-block"> 远处有人大喊“再唱一遍”周围爬山的人们也都大喊“再唱一遍!再唱一遍!</p><p class="ql-block"> 表哥清了清嗓子,于是又唱开了“滿山的松树哟青又青哎哟,滿山的翠竹哎跟连着跟”谁知刚唱了一句,竟引来了一片和声,紧接着滿山的人都唱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哇!真是太使人兴奋了,我和东华也跟着唱起来了,我们俩个人音道不准,南腔北调,要是平常我可没这个勇气!谁叫它现在是滿山都唱呢!反正谁也看不见谁。</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此起彼伏的歌声,引来了对松山阵阵松涛的和声。回首循着歌声望去,一条由手电筒组成的灯光自山下至山上,碗碗延延,像条火龙,又合着滿山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极了!</p><p class="ql-block">远远的看到山下京广线上南去的列车,喷着长长的白烟,像条移动的虫子,火车头上往锅炉里送煤时的火光都看的清清楚楚,小门一开一关,火光一闪一闪……</p><p class="ql-block"> 山风阵阵、松涛阵阵、歌声阵阵,这是我们今辈子所遇到的最大、最立体、参与人最多的舞台,最令人陶醉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可是多年后,我跟表哥又提起此事,他略感诧异的说“还有这事?</p><p class="ql-block"> 表哥以后当了站长,工作忙,事务多,他嗓音好,活动多,唱歌的时候多,也可能真把这事忘了。</p> <p class="ql-block"> 爬过对松山,过了云步桥,到了中天门,很快又到了十八盘。这时候感觉到累了,十八盘台阶陡且窄,山风也大了起来,刚才出了汗,现在又冷的很,我们大棉袄的优势显现了出来!我们爬几步尔后就势在台阶上一躺,惬意的很,好几次都不想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跟东华三步一躺、五步一歇,终于爬上了南天门。山上风大的很,表哥说先找个地广歇歇,打个盹,等四点多咱们再去看日出。</p><p class="ql-block"> 我跟东华随人进入了一个殿堂,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就蜷缩着休息了。其实也睡不着,保持体力,保养下精力而已。</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爬泰山,我奶奶爬了N次了,她老人家还是“小脚”而且每次下山,那些老太们都鬓插一朵小花。</p><p class="ql-block"> 以前那老太太的帽子都像个京剧舞上武生们戴的帽子,“武松冒”</p><p class="ql-block"> 我奶奶,小脚,每年爬两次泰山。</p><p class="ql-block"> 休息了一会,表哥招呼着我们准备出去,朦胧中,我看见室内,,西南角上蹲着一个人,表哥说叫他一声,看是咱的人不?</p><p class="ql-block"> 我起身走过去一看,愿来真是一个人,仔细一看,是个铜人,是无数凡人烧香敬仰的“泰山奶奶。被人从神座上掀下来了,就放在墙角。“泰山奶奶”嘴里还叼着一着香烟,有个人用手电筒照了一下,还是“大前门”,太山奶奶下凡随俗,也𠮨上香烟了。</p><p class="ql-block"> 泰山奶奶跌落神坛了</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跟朋友们说起此事,大家都说你当时要照个相就好了,现在该值大钱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时爬泰山就买了一个120胶卷,只能照十二张照片,人都不舍得乱照,怎么能给坐在墙角的泰山奶奶照像呢。再说让我拿泰山奶奶去挣钱,on!on!on!当时没想到。</p><p class="ql-block"> 和泰山'奶奶”第一次面见之交,是在她“落难”之时。</p><p class="ql-block"> 于是,每每与人谈起的时候,觉得好玩,就对人说泰山奶奶是我“朋友”。</p> <p class="ql-block"> 待我们走到观日峰时山上已有很多人了,春风依然凌冽,放眼望去,浓雾之中,远山如岱,东方天际线上,只是一条白线,或许是兴奋吧,不眨眼睛的盯着那条线。</p><p class="ql-block">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山之颠,放眼望去,层层山峦,像是在波涛中奔进的航船,人无永无法登上那航船,只是有一个小小的机会,让你看见了那些航船。</p><p class="ql-block"> 在等待中过了很久,站着也犯迷糊了,忽就听得有人喊“红了!红了!”急忙回思过来,再看东方那条线时,已粗了不少,中间竟有了淡淡的红暈,那红暈虽不强烈,但是都透着亮。越来越亮,越来越红,中央是一片突出的红暈,不知为啥,我好像觉得那处红暈是有生命的,它在动,在变化,忽然我觉的心也在动,那团红暈牵着整条东方的红线在跳动,越跳越高,那托举着无数航船的雾海,变成了红色的波浪,忽然那沸腾的海浪中升起一片细细的红色,跳出头了,山顶顿时沸腾起来,只见太阳在跳跃,跳的让人不敢眨眼睛,文字的描述不免缀碶,正在你忽然一眨那久瞪而略有疲惫的双眼时,太阳一下子跳出来了,顿时,万里长空一所红屝,还有翻腃着滚滚红浪的万里波涛!</p><p class="ql-block"> 日出,是如此的美丽!泰山,是如此的壮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兴奋之时,我与东华互拍照留念,我也单独拍了一张日出。用的双镜头海鸥四B相机,黑白胶卷,效果般般。</p> <p class="ql-block"> 天亮了,我们离开日观峰,又回到碧霞祠,这回看的清楚了,泰山奶奶依然坐在墙角,看那眼神,好像在说你小子回来了?她老人家仍叼着一支香烟,己不是大前门了。我心里也在说,时间长了你泰山奶奶不也成了大烟鬼了。</p><p class="ql-block"> 碧霞祠门口内里,两边各有一对泥神,身上涂的移绘各有脱落,斑驳陆离。少了些神怪的威严。</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有一座铜亭,有一位老太太按着小孙子的头,让小孙子对着铜亭柱子磕头,可小孙子就不磕,老太太没办法只好自已磕,谁知刚刚跪下,就被一个壮实的中年人抓住后领子给拎了起来。人们都笑了起来,中年人喝斥老太太道“迷信”细看中年人胳膊上有个红色的袖标。</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们又去了岱庙,我和东华还爬到一对铁狮子头上照了相。二十多年后我出差到泰安,发现两只铁狮子又被安放在了岱庙南门外的一个小庙门口了,面向车水马龙的大街。我想铁狮子看到我肯定吃了一惊“这小子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其间也爬过若干回泰山,陪领导、陪明友、陪协作单位,论规格也不低,论花钱也不少,但那一次也没有跟着表哥去爬的那一次有意思,好玩,冲击感强烈!</p><p class="ql-block"> 有几次,也进到泰山奶奶的行宫里看看,现在可了不得了,身披若干层霞披,案前摆滿供品香火,不过我见她眼光依旧,好像在说“这都是人家给我摆的”。</p> <p class="ql-block"> 你好!泰山,伟大的泰山,人家都说你有文化, 俺不是,俺就觉得你好玩,俺就觉得你风景美!俺就觉得你壮观!俺就觉的你挺亲切!</p><p class="ql-block"> 哈哈,待招挨骂了!</p><p class="ql-block"> 你说是不是?</p><p class="ql-block"> 壮哉!泰山!</p><p class="ql-block"> 伟哉!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