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疆行,一路上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 喀什古城每一步都踏进故事, 一眼便穿越千年。白沙湖景色真的是蓝天白云下的纯净美,让人忍不住惊叹!喀拉库勒湖被称为“变色湖”,湖水随着季节和时光变化颜色,真的是大自然的奇迹。慕士塔格峰,海拔七千多米,被称为“冰山之父”,山顶空气稀薄,风大且冷,但风景绝美,值得一游。南疆真的是一生中必来的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南疆行D13天,早7点从塔县驱车125公里前往红其拉甫国门。8点多天蒙蒙亮,曙光微微泛起,黎明前的黑暗逐渐消退。停车休息片刻,继续沿着G314国道前行。车窗外,只见最完美的雪山图景,最简洁的天地,最净爽的蓝白之色,最从容的山水姿态,最耀眼的日照金山。眼中再无须别的,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红其拉甫国门,它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千年前,这里便是丝绸之路上的关键关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遥想当年,张骞肩负使命,从这里走过,开启了中原与西域交流的伟大篇章;玄奘大师取经归来,也从这里踏上回归之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神圣的光辉。如今,红其拉甫口岸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通道,是 “一带一路” 的重要桥头堡,连接着古今,沟通着中外。有人说,来新疆要趁早,而我却无比庆幸来得正是时候。国道 314 线布伦口至红其拉甫公路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全线通车,红其拉甫国门景区在 2023 年 7 月 15 日才向国内游客开放,且因冬季大雪封山,每年仅有 4 月至 11 月可游览,我是如此幸运。</p> <p class="ql-block"> 穿越千山万水於早上9点多,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红其拉甫景区门口。下车后感觉寒气逼人,赶紧裹严实。领队告知我们十点景区才开门,我慢慢的往前走,哇塞!日照金山,山峰巍峨耸立,宛如一座神秘而美丽的城堡 。 .</p> <p class="ql-block"> 捕捉美,定格“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有幸抓拍到一只红隼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此时此刻的红隼象征着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它不受任何限制,象征着独立和自主。哈哈我也要自由,走喽!</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走,左边的山体被常年积雪覆盖,眼前屹立着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牌子。环顾四周,雪山触手可及。虽然走得太快会有点小气喘,但高原反应并不明显。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但却有着令人震撼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皑皑雪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山顶如镀金边,万山堆积的积雪,给人一种震撼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10点多换乘景交车,去圆梦红其拉甫。50多年前拍摄的曾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取景于此。历史并不如烟,车窗外是巍峨的雪山,蓝天下点缀山间的羊群、牦牛和牧场,是见证祖国繁荣发展、日益强盛的一扇窗口。</p> <p class="ql-block"> 转过山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帕米尔的雪风中高高飘扬,猎猎作响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是中国,是祖国的最前哨。啊!我看到了庄严的国门和飘扬的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 走下景交车,眼前“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站在红其拉甫国门前的那一刻,强烈的祖国自豪感涌上心头。站在这里,我想告诉全世界:看!我们的国门是那么的坚固,我们的国家是那么的伟大。这座国门,是边疆的骄傲 。此刻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和边疆的神圣,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是我们最大的福祉。</p> <p class="ql-block"> 来到红其拉甫哨所边,看到边防战士们可能在换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他们负重前行,维护着口岸的正常运行。他们用坚韧和毅力,守护着这个国门,也守护着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他们不畏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谷”,听名字便能感受到这里环境的恶劣与凶险。然而,正是这片死亡山谷,成为了中国的西大门。海拔高达5100米,高山环绕,终年积雪,这里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国门,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近在咫尺的国门,面对雪山和壮丽的山河,我大声呼喊“祖国万岁”,那一刻,家国情怀在心中涌起。</p> <p class="ql-block"> 打卡7号界碑,它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分界点,也是G314国道的终点。自1963年确定两国边境线以来,这块界碑就巍然屹立在红其拉甫达阪,成为了一个永不换岗的哨兵。界碑有两块,一块是真正的界碑被拦在围栏外。还有一块界碑,同样大小则立在围栏内,专供游客打卡用。界碑的后面就是巴基斯坦(月亮和星星的国旗)的塔科特。说实话,站在这里,那自豪之感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举起红旗,握紧拳头,用手机定格下这兴奋而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7号界碑不远处,还有一块刻有“海拔5100米”的大石头。雪峰高耸,冰山连绵,由于海拔高,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生存环境恶劣,然而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红其拉甫独特的雪景,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祖国的西北边陲,每当风雪交加,却屹立不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当晨曦初破云层,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那面红旗便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迎风招展,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主权和尊严。红旗拉甫是无数边防战士心中的精神灯塔,而我站在这里,向驻守边疆的战士们致敬!因为有你们,才有国泰民安,你们才是最伟大的人。</p> <p class="ql-block"> 红其拉甫,四周被360度雪山环绕,景色震撼而壮美,如同极地之境,11点多乘坐景交车离开国门。</p> <p class="ql-block"> 回到集合点,有幸遇见为祖国世代守边疆的塔吉克族民兵,他们是中国西北地区帕米尔高原上生活的同胞兄弟。据了解,目前我国塔吉克族民兵达数千人,分布在塔吉克族聚居的多个地区。他们是一支永不撤离、为共和国守边的部队。今天,在这里我们向朴实的民族同胞点赞。</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被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所包围。稀薄的空气,似在轻轻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高原的寒风,宛如吹奏着古老而悠扬的歌谣。在这里人类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大自然的壮美雄浑相互交融,绘就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我敬畏这片土地,红其拉甫,它绝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它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幻旅行,是一次深入灵魂的洗礼,让我永远铭记于心。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让我不禁为身为华夏儿女而自豪。再见!红其拉甫,中午12点半离开,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沿G314国道一路南下,途中遇野生骆驼。</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车行半小时左右,蓦然在道路两旁出现两个石柱,上边分别刻有“瓦罕游弈所”和“丝路之门”。瓦罕游弈所在唐代的警烽系统中,类似于情报站,驻扎有兵丁,负责守卫和通讯。丝绸之门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繁荣,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下了车,“瓦罕走廊”四个红色地标大字立马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 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东北段之间,海拨4000多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我国新疆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整个走廊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它是唯一一条连接阿富汗和中国的通道,西起阿富汗,东接中国新疆的塔县,南边与巴基斯坦接壤,北边与塔吉克斯坦相连,所以在这里公鸡打鸣可以叫醒四个国家的人,也被称为是鸡鸣四国之地。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山谷走廊。1963年11月22日,中国和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中阿边界线南起海拔5630米的瓦根基山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瓦罕走廊正式归阿富汗。</p> <p class="ql-block"> 从诸多的史书记载中也可以看出,曾经的瓦罕走廊地理位置很重要,通过此道可以出大月氏,到达安息。如今,虽然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僧侣接踵的热闹景象已销声匿迹,但它的价值却并未随时光而降低。13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这里。他记叙这里宝石珍贵、骏马威武、弓箭手技艺高超,尤其提到山上的空气非常纯净,据说能治愈一切疾病。这里的苍茫和辽阔简直让人震撼!"祖国万岁"几个大字在阳光下更加耀眼。虽然这里的景色并不华丽,但站在这,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要知道清朝最鼎盛时期,我们的国土面积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晚清的无能,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瓜分掉了,当我走在这个边界地带的时候,心中才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做痛心疾首?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再也不会被欺负,因为我们强大的祖国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越来越强。一定要来帕米尔高原看一看,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与河山壮美!</p> <p class="ql-block"> 这里竖立着3块石碑,第一块公元641年,唐玄奘骑着古印度王赠送的大象,花了七天七夜穿过瓦罕走廊,翻越明铁盖达坂,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将其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我猜想当年玄奘大师应该也是被高原上雪峰与湖泊交相辉映的坚硬之美所震撼,因而产生敬畏之心吧!第二块是东晋高僧法显的求佛之路,第三块是西域高僧安世高东传佛法的经过地。我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当年的艰辛与虔诚。</p> <p class="ql-block"> 眼前蜿蜒曲折的瓦罕河谷,看地图上,瓦罕走廊像阿富汗一条长长的臂膀指向我国西部边陲的塔县。从而有了阿富汗这个小国攀上了中国大国的高枝。因此,有了名义上的邻居。这些道路虽然看似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魅力从未消失,仍然吸引着向往它的人们。 位于三国交界处的指示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我们於下午1点半离开,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盘龙古道,下午3点多我们到达了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领队提前联系好了7座车。因为盘龙古道只允许7座及以下的车辆通行,且为单向行驶,一旦进入就无法回头。我们6人换上7座车后,直奔盘龙古道。第一个观景台:龙回头,这个观景台人多,停车不方便,而且视角一般,我们没停车。</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观景台,水袖(海拔4000米),相比龙回头,这里有点层次感,但还是没有太多S弯的感觉。盘龙古道其实是一条扶贫公路,用最短的矩离打通当地五个村落,这是近3000个村民通往县城的唯一道路,将鸿沟天堑化作致富通途,其意义让人赞不绝口。我们一行打卡留念。继续前行,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壮美,</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观景台,望龙亭(龙脊山步道,海拔3800米),顺着指示牌走进去,有个延伸出去的栈道。哇塞!眼前一亮,这里就是让开的人胆颤,看的人冒汗的中国最逆天的公路,远远望去,它就像是一条巨龙盘旋在大山之上,它就是位于新疆喀什帕米尔高原上的盘龙古道。它就是中国最绕的公路,从海拔3100米急剧拉伸到了海拔4,200米,你看它就像是人类的十二指肠一环接一环,而且大部分的弯道都超过了180度,甚至有的可达270度,弯弯都是鬼门关。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盘龙古道。</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观景台:大盘龙(海拔3800米),经过连续的上坡,海拔上升,已经开到了最高点,海拔是4216米。帕米尔高原从来不缺信仰,但是有点缺氧是真的,还好我高反不严重。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到被雪山包围的壮美景色,欣赏到昆仑山和九曲回肠的公路。盘龙古道的挑战让人腿软,但也是人生难忘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条千回百转的奇幻公路,走过一次就让你无悔终止,走一次就会让你肾上腺素激增,心潮澎湃。整条盘龙古道虽然全程是75公里,但真正集中在这35公里的弯路共608个弯!数目远高于滇缅公路上的晴隆24道拐、川藏线上的怒江72道拐、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的99道拐。盘龙古道很多弯道是180度的,什么S弯呀,U型弯、发卡弯、龙头弯数不胜数。这600多道弯完美演绎了魔幻、神奇、壮丽与刺激。</p> <p class="ql-block"> 在盘龙古道上,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很慢,慢到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去感受每一寸土地的温度,去聆听每一丝风的细语。坐在高处眺望,盘龙古道如一条丝带舞动于山间,与蓝天、白云雪山相映成趣。它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完美结合,是坚韧与顽强的象征。它的存在,让远方不再遥远,让梦想有了追逐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第五个观景台:小盘龙,位于盘龙古道的终点。站在小盘龙古道的高处远眺瓦恰乡,近距离欣赏到笔直公路。这一段就是整条公路的点睛之笔,全部都是180度。急转弯的下山路惊险刺激,绝对是一种3D,让我难忘终身的体验。在这边看到的景色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戈壁和雅丹地貌。很多人都说为什么不把这条路修直呢?修成这样难道是为了好看吗?其实并不是的。盘龙古道要翻过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脊,短短的30多公里,从海拔3100米直接快速上升到了4,200米,落差达到了1,100米,如果把它修直了,你敢开吗?就要到山底下了,今天的挑战,可以够我吹一辈子的牛了。</p> <p class="ql-block"> 已经从盘龙古道下来了,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人生啊,本来就有很多弯道。相传玄奘从此地走过,是一条翻越昆仑山脊的要道,如今又成为了昆仑山脉中的“心电图”。回看视频,看到盘龙古道的蜿蜒曲折,看到昆仑山脉的气势磅礴,就会让我再次装满生活的勇气,这或许就是旅途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最妙的是出口处的那块牌子,写着“今日走过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简直是给这场山路冒险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看着这句话,还真让人生出几分感慨:人生不就像这盘龙古道吗?虽然弯弯绕绕,但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我们兴奋的在此打卡,并祝愿友友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皆是坦途,顺风顺水。</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班迪尔蓝湖。从盘龙古道继续向西北方向,沿着614县道行驶40多分钟,公路的右边出现了一片蓝色的湖水,好漂亮啊!这就是班迪尔蓝湖。这个湖泊其实不是自然景点,它叫“下坂地水库”,位于塔县班迪尔乡内,毗邻波斯特班迪尔村,是塔什库尔干河道的一部分。我们把车子靠在路边,下车欣赏起来。由于水中矿物质的原因,湖水呈蓝色,幽静深邃,恍如仙境,周围都是裸露灰白岩层,组合在一起有种冰冷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班迪尔蓝湖海拔3050米,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水深约为30米。沿着湖慢走,四周裸露的山体呈现出红褐色、灰色、白色等多种色彩。魔幻般的湖泊与昆仑山脉裸露的山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美感。可惜当时有风,湖面的倒影不是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 湖景随着时间和光线变化多样,深蓝、浅蓝或蒂芙尼色,每一个角度都美得不像话。真的是遇见塔县最美的蓝眼泪,湖天一色,包罗万千。在塔吉克语中,“班迪尔”意为“原来就是”,仿佛在说:“原来就是在这里遇见了你。”</p> <p class="ql-block"> 班迪尔蓝湖与白沙湖虽然都是水库形成,但风格不同。白沙湖更为开阔,有雪山和沙山相伴;而班迪尔蓝湖周围是石沙山,更显野生之美,湖水也更绿蓝。</p> <p class="ql-block"> 坐在湖边,这儿静得没有一点声响,没有生命的迹象,仰望天空,也看不到鸟儿飞过。</p> <p class="ql-block"> 静听湖的声音,让心灵沉浸在这片蓝色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 离开班迪尔蓝湖不远,车窗外的景色让我们眼前一亮。司机看大家都很兴奋,就停车让我们去观赏。这里的风景别样的美,雪山和波斯特班迪尔村美丽田园风光。蓝天白云倒影湖中和周围山脉的对比,呈现出深邃神秘的美感。时间关系抓紧拍照,上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哇塞!日照金山,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的旅程充满了惊喜与感动,红其拉国门、瓦罕走廊、盘龙古道、班迪尔蓝湖,每一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智慧。感谢同行的伙伴们,今天的每一步都因你们而更加精彩。晚8点多入住塔县云枫酒店,好累哦!洗漱休息,待期明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D14天,早餐后9点从住地出发,途中遇日照金山。车窗外晨光斜洒,金山闪耀,仙境就在眼前!我举着手机录着,好壮美哦!</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塔合曼湿地,它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塔合曼”就是“四面环山”的意思,也被称作黄金牧场。深秋的湿地大片金色草地,站在观景台瞭望,远处则是连绵的雪山,蓝天下白云缥缈,湿地上牦牛星星点点,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静谧的湿地增加了某种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这片湿地又被称为“神花繁衍之地〞。在塔吉克族的传说中,帕米尔高原是没有花这种植物的。只有在慕士塔山峰顶上的“神之乐园”才有花。后来,一位塔吉克族的青年勇士历经千难险阻,登上“神之乐园”,从中带回了两支神花,种到了现在的塔和曼。从此,荒凉的塔和曼变成了百花齐放的芳草地,而整个帕米尔高原也到处都有鲜花盛开了,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对。</p> <p class="ql-block"> 塔合曼湿地,无数山泉汇聚于此,面积达8000多亩,海拔3050米,是塔什库尔干县最大的盆地和湿地。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承载着丰富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遥望远方,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真的好不惬意!半小时后离开,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沿途秋意渐浓,路边近处好多沙棘树,远处应该是胡杨林吧!</p> <p class="ql-block"> 停车休息,路边村庄屋前屋后都是金黄色的树林,看样子胡杨林应该黄了,好待期新疆的胡杨林。</p> <p class="ql-block"> 再遇白沙湖。</p> <p class="ql-block"> 沿途这样红色的山体,延绵数十里,这种奇特的地貌,来源于一亿年前侏㑩纪时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span>行我走完了中巴公路中国段415公里。有一种自豪感,看了雪山、草原、峡谷、湖泊、湿地、沙漠、河流、盘山公路等一路好风光。科普一下:新疆有三条公路很火:独库、伊昭、中巴。三条公路,又以中巴公路知名度最高。中巴公路,又称中巴友谊公路,官方名称为“喀喇昆仑公路”(中国境内称314国道),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在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进入巴基斯坦,向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中国境内41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道路之一,被誉为“当代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奥伊塔克冰川公园。从塔县驱车160公里,走走停停於下午2点多再次来到这里,不过我们的车是沿着景区30公里的道,直接到达景区停车场,眼前的雪山,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 换乘区间车单程4公里,到了终点站,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耀眼的雪山在碧绿的森林衬托下,以蓝天为背景,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约5分钟车程至山脚下,上山道路约2公里,可选择步行或骑马上山,我选择步行上去。下车往右走,会看到成片的草坪和茂密的针叶林,绝配的黑白冰川。这里绝对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看冰川公园的导览图,这上面还有雪豹、银狐、雪鸡出没处,说明这里边野生动物还挺多的。眼前阿依拉尼什雪山看似很近,其实离得好远。朝着雪山的方向前进,边走边欣赏美景,真的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走半小时到达了最高处的冰川观景台。当我登上观景台,看到的第一眼,内心的激动无法言喻。近处的山坡上长着暗黄的草,深绿与白雪相间,冰川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白光,大自然的壮美让我失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海拔在3000米左右,但是后面的雪山最高的有6684米,冰川也在2800米以上。它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众多冰川之一,冰川面积有2248平方公里,它集雪山、冰川、瀑布、森林、草原为一体,景色纯净,被国外地质专家誉为西域第一自然生态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座冰川以其独特的黑色冰川而闻名,由于冰川中夹杂着松散的岩石,形成了如今这种神秘而冷峻的自然景观。近距离观看冰川黑白相间,十分奇特。</p> <p class="ql-block"> 我所站立的位置,离冰川直线距离很近。能观赏到层次分明的冰川,青树翠蔓,云杉挺拔,野花绽放,带来的视觉冲击非常大。今天运气特别好,天气很晴朗,整个的山峰,冰川都很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p> <p class="ql-block"> 欣赏完冰川,沿着山谷往回走,两岸如画廊般的山川、峰峦,步步生景,处处生辉。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奥依塔克冰川公园,是我见过最美的天然去雕饰的公园,虽然没有近距离看到雪山,没看到雪鸡在林海出没,没看到羚羊在飞天湖饮水,但是原始森林中松柏林海婆娑多姿,是当之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 下山喽!乘区间车返回游客中心,结束了今天的行程。在旅行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沿途的每一帧美景都收进我们的行囊,因为世间总有那么一处风景,能触动你的心灵。奥依塔克冰川公园,就是那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再见!美丽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 晚上8点多,返回喀什市,入住凯日商务酒店。</p> <p class="ql-block"> 南疆行D15天,早8点半从喀什出发,驱车3个多小时,到达莎车县中心广场。第一站:莎车非遗博览园,即重建的叶尔羌汗国王宫,不知什么原因闭馆。看外观非常的好看,可以想象王宫里面有多美,有机会再来吧!</p> <p class="ql-block"> 莎车,对于我来说,是地图上一个遥远又陌生的名字。它位于新疆西南部,是喀什地区的一个县城,在汉朝时莎车是西域36国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曾经也几度成为了西域非常有名的部落国,先后称为莎车国、渠沙国、叶尔羌汗国等等。莎车这个名字就来自于莎车国,而莎车这个名字又对应的是突厥语地名叶尔羌。到了唐朝的时候,佛教高僧玄奘还路过此地。莎车还有两个很响亮的称号,个是中国的巴旦木之乡,另外一个就是十二木卡姆之都。</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叶尔羌汗王陵,这是一座拥有500年历史的陵墓,由清真寺、墓地和阿曼尼莎汉陵墓三部分组成。我们先参观了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她是叶尔羌汗国第二代君主的王妃,不仅是一位美丽的王妃,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她对潘吉尕木卡姆的演唱技艺精湛,还积极推动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发展。她亲自整理了16套木卡姆,其中流传在喀什地区的十二木卡姆便是她规整过的杰作。这些木卡姆不仅是叶尔羌汗国的重要文化成果,更是维吾尔族木卡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外围墙面上,我读到了阿曼尼莎汗的诗歌摘录。每一句诗都仿佛让我穿越时空,看到了她的背影,感受到了她的庄重、文艺、浪漫与清醒。她的诗歌虽然字数有限,但她的精神与贡献却无价可估。</p> <p class="ql-block"> 在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墓的旁边就是叶尔羌汗国王陵,叶尔羌汗国建立的时间对应中原的王朝大概就是明朝中期。叶尔羌汗国是在原察和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起的国家,它是由察和台的后裔所建。在叶尔羌汗国建立之后,东察和台汗国境内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叶尔羌汗国在第三代汗的带领之下,趁机出兵占领了吐鲁番、哈密等东部地区,结束了自东察台汗国中期以后天山南麓分为东西两部的局面,也实现了统一,这座就是初代叶尔羌汗王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叶尔羌汗国王陵,映入眼帘的是蓝黄相称的绚丽配色,有着镂空花纹的建筑。这座国王陵占地1050平方米,始建于1533年,经过百年的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陵内安葬着叶尔羌汗国的创始人以及11代王室成员。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埋葬方式的重要历史线索,还保存得相当完好。</p> <p class="ql-block"> 建于1533年的阿勒屯清真寺(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老街区。莎车是新疆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人口最多的县城,人口将近90万。与喀什相比,莎车的维族特色更浓厚、更纯正、更原生态。老街两边都是传统的维吾尔族建筑,各式的商铺和原生态的生活,能让人看到最真实最质朴的南疆。</p> <p class="ql-block"> 老城中的喀赞其街区,形成于1870年。逛街时有一种身处异域的感觉,周围都是维族人,这里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地方,充满了烟火气。孩子们欢笑着奔跑着,明媚的笑容唤醒内心的火热。</p> <p class="ql-block"> 人口众多的莎车不仅有着迷人的风情,也有让人惊艳的美食。强烈推荐缸子肉,用小陶罐炖出来的羊肉汤,鲜美无比,味道特别醇厚,喝完感觉全身都暖乎乎的。领队介绍,这里有一种蜂蜜羊肉,哈哈还真是,看帽子上。古城不是很大,品尝美食,看看当地人文,与他们聊聊天,很有趣。逛吃逛吃,於下午2点半离开,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泽普金胡杨景区。从莎车县行驶1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金胡杨,它位于喀什地区泽普县西南40公里的戈壁深处,坐落在叶尔羌河冲积扇上缘,三面环水,景色宜人。进入景区前,需要穿过一条“金锁桥”,走上摇摇晃晃的金索桥,听叶尔羌河在脚下流淌。感受“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景区共有五个停靠点,我们坐上区间车。只见公路两边的胡杨叶子全部变黄了,连漏下来的阳光都是金色的,哇!何其美好。十几分钟就到了金胡杨点。看过生长在沙漠里的胡杨,没想到生长在水边的胡杨,更胜一筹。那平静的湖水宛如镜子,倒映着胡杨挺拔的身姿。在这宁静的季节里,二者相依相偎,金黄与湛蓝交织,为单调的天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宛如一幅绚烂的画卷,动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胡杨之下, 每一息都呼吸着清新,沐浴阳光, 品味自然。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湖阳岛,也是景区最核心的地方,在湖面最开阔的地方,有拱桥和游船,以及湖边小径,是真的湖光山色、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在胡杨树林间散步,金灿灿的树叶在风中抖动,就如同一枚枚金叶子,发出很好听的沙沙声。树下是高而柔软的芦苇。看着一片金色的海洋,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叶尔羌河水从金胡杨景区贯穿而过,给金胡杨带来了一份婉约和诗意的美!</p> <p class="ql-block"> 邂逅胡杨林,每一帧都是自然赠予的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这片浩瀚的金色海洋,胡杨树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让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棵“胡杨王”,庄严又神秘,让人心生敬畏。因为胡杨王可不简单,活着的,老树发新枝。高10.05m,胸径1.2m,该胡杨为雄性,有1400年树龄,其树龄之长,在伊尔羌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实属罕见,他印证了胡杨千年不死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片沙地,一棵棵黄透了的胡杨树就立在其中,每一棵树都有不同的姿态,或笔直,或歪头,或扭转,单独看是诗意,整体看是壮美!</p> <p class="ql-block"> 金辉熠熠,胡杨屹立,时光在这里轻轻驻足。</p> <p class="ql-block"> 这片占地4万亩的天然胡杨林,三面环水,因为秋季金黄色的树影倒映在湖水,自此得名金湖杨,水的细腻柔美与胡杨木相映,十分灵动。</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乘区间车返回第一停靠点,这里不仅有大面积的沙漠胡杨,还有一大片荷塘,荷叶已凋落而枯萎,但却点缀了浓浓的秋意,与岸边的金湖阳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有胡杨之美,还发现127岁的胡杨,看上去很小,却已经超过百岁,被称为世纪胡杨。还有清澈的叶尔羌河,秋天河水清澈的见底,微波荡漾。走在叶尔羌河边,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聆听秋风,拂过树叶的声音,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里的秋天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身心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 夕阳照耀下的胡杨林丁达尔效应,为每一片叶子镀上了一层闪闪的光,大自然的画笔绘成了一幅幅属于秋天的画卷。下午7点多离开,晚9点多入住叶城县华锦酒店,虽然已经很晚,但看到酒店门头的字幕,心里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D16天,早9点半从莎车县住地出发。第一站,新藏公路零公里处,位于新疆喀什市叶城县东城区的219国道与315国道交会的三岔口。这个石碑是新藏公路的起点,标志着从这里开始计算公路的里程。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2140公里石碑,是重要的进藏路线,也是国道219线(新藏公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西夜谜城,又称锡提亚古城,位于新疆叶城县洛克乡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占地面积大约超过2000亩。据说谜城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载资料,考古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均未得出结果而被当地人称为“谜城”。在此打卡后,坐上马车几分钟就到达了城门。</p> <p class="ql-block"> 城门全开,黄沙渐落,锡提亚迷城的全貌被全部展现出来了。中间大道笔直的通向宫殿,两旁是由黄土构筑的墙壁与形态古怪的古堡,以及低矮的黄土屋舍,尽显岁月的痕迹与沉稳。墙面粗糙不平,仿佛是直接以手捏制而成,所有的木窗皆如幽深的洞穴,散发出神秘的气息。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一座沙海中沉睡的千年古城。</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座古城,土黄色的建筑占据了整个视野。这里没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也没有光彩夺目的宫殿,只有无垠的荒漠和各种黄土建筑。这里更像是一个电影拍摄地,充满了神秘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迷城的心脏地带,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圆形城堡,其周遭环绕着坚固的城墙、蜿蜒的廊桥,以及四面敞开的楼宇,形同卫士屹立之岗哨,恰似古时烽火台之职能!</p> <p class="ql-block"> 矗立于古堡之巅,可一览迷城全貌,亦可远眺四方,目之所及,迷城城墙外即是茫茫沙海,城内却独享绿荫环绕,由此可见,古时西夜国的生活境遇颇为困顿。然而,在这浩瀚沙漠中觅得一方绿洲,定居繁衍,构筑家园,实属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西域三十六国展厅隐藏在一个隧洞中。走进山洞,视野突然变暗,两旁墙上的灯光散发着点点光芒,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隧道深处,有一个状似眼睛的建筑物,蓝色的眼眸里播放着上个世纪拍摄的古城照片。景区里还有微缩的西域三十六国,沿着栈道向前走,可以看到乌孙、龟兹、楼兰等古西域国度的经典建筑。可以看到各种资料和文物。展厅里有《汉书》中的西域传、融合了神鸟图腾的西域王座、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家图腾等。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壁画,还是栩栩如生的雕塑,亦或是各具特色的图腾,都十分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作为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的锡提亚王国如同楼兰一般神秘。如今只留下了断壁残垣曾经的兴盛被岁月摧成沙土。景区包括复原建造区和遗址保护区两部分,展现了南疆地区的风土与人情,更从历史、现代相结合的办法,将人带入时空的轮回中,体验着西域风景的美丽、维吾尔族人们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锡提亚”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不灭的悬崖”,这座古城始建于11世纪末,被认为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可汗城,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被毁。2012年,当地政府用生土把这座神秘古城复活了过来,现在成了叶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这里也特别适合拍照,时间关系我们於11点坐上马车返回,继续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下午2点半左右到达位于新疆和田县拉依喀乡无花果王景区,我们进入景区找了一圈也没发现无花果王,最后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才看见,这那里是树呀!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片森林。沿着小路绕树一周,数数那粗壮的枝杆,竟多达三十余根。咋一看,这树是一个群落的聚生,其实只是独独的一株,是名符其实的“独木成林”。如此独树一帜的稀世奇树。周围的新枝根连根,盘根错节,如同蛟龙起舞,银蛇出洞,枝繁叶茂,但无花果已采摘完,所剩无几。</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无花果王毫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连年新枝勃发,遮天蔽日。一年三茬依然枝繁叶茂,果实蕾蕾。据说:年接果2万多个,从6-10月都能吃上新鲜果子。维吾尔语称无花果为安居尔,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由于花藏在花托里看不见,所以又叫神秘之果,站在这里无花果的香味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大家看一下这是不是一片树林?如果我告诉你们只是一棵树,你们信不信?而且这一棵树中国再没有第二棵。这是明朝时代就有的一棵树,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树。是目前咱们国家最大的一棵无花果树,堪称无花果树王。这棵树大概有多大?据工作人员说:有两亩地大,哇!我很震惊!</p> <p class="ql-block"> 无花果王公园不仅因其古老的树木而闻名,还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从景区出来,附近有很多新疆美食,我们选了一份馕夹烤肉,哈哈味道真心不错,大爷看着我的吃像,露出了微笑。</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站:约特干故城,位于和田以西的巴格其镇。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赶到时关闭,看见穿着盛装的维吾尔族人匆匆赶往景区,景区门口集结了很多人。领队决定放弃这个景点,我也匆忙打卡离开。</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核桃王,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喀拉瓦其村内,距和田市区17公里。进入公园穿过葡萄走廊,看到了核桃博物馆,这里讲解了核桃的起源传说等等。</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继续去寻找核桃树王,路两边种植了很多核桃树,看样子也有年代了,公园里空气清新,植物茂盛。</p> <p class="ql-block"> 远处一棵古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这就应该是核桃王树吧!站在这里,仰望那郁郁葱葱的树冠,会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仿佛能听到树叶间传来的低语,讲述着千年的风雨沧桑。走近看古核桃王树经历千年沧桑,依然苍劲挺拔、气势恢弘,树干粗壮,宛如一座庄严的塔楼,向天空伸展。</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这棵核桃树王种植于唐代,公元644年间,距今已有1369年历史了,核桃树王占地约一亩,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中间空了,形成了一个上下联通的仙人洞,洞底可以同时站四个人,这棵核桃树一年可以结6000枚果子。由于核桃树王太老了,用了很多木头对它的树干进行了加固。当地人说绕树三圈能沾福气, 我也就照办,沾点福气喽!随后离开,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第六站:玉石市场。因对买玉不感兴趣,下车后就决定去附近传说中的玉龙河里碰碰运气,捡玉石去。还真有好看的奇石,遇到几个拾玉人,说捡了一天也没见到玉。我们在河边拍拍照,吹吹河风,感觉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因道路管控,我们离开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加上到处堵车,入住酒店己经是晚上近11点了,好辛苦的一天呀!但辛苦和快乐是并存的。</p> <p class="ql-block"> 南疆行D17天,早8点半从和田市出发,前往民丰,290公里的路程,全程315国道。车观一片片戈壁荒漠望不到头,远眺昆仑山脉。想想前几天的蓝天白云,真是天壤之别。下午2点多到达了民丰县,入住民丰宾馆。</p> <p class="ql-block"> 休息片刻,我们去县城逛逛。这片神秘的土地,曾是西汉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精绝国属地,这个西部小国,在尼雅河畔的绿洲上熠熠生辉,商贾云集,一度繁荣昌盛。然而,在东汉后期,它被鄯善国所兼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进县城,一座毛主席语录塔映入眼帘,这是“文革”期间的产物,上面镌刻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语录,仿佛让人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街道很干净,两边是茂盛的毛柳。</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尼雅黑鸡味道不错,小朋友超可爱,哈密瓜破冰价(2.5元1公斤)。这里的夜市不是很热闹,我们吃吃逛逛,回到宾馆,准备明天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