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本书《园丁与木匠》,看到书名,大家就可以想像出这本书谈论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园丁与木匠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者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园丁式的教育者,他们用心浇灌每一株幼苗,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与成长节奏;而木匠式的教育者,则更倾向于按照既定的模板去塑造孩子。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教育者。</p> <p class="ql-block">本书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教授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她在这本书里阐述着独特的教养之道。我想在慧润阶梯贝福幼儿园校园里那充满活力的场景,就像一个小小的乐园,孩子们如同娇嫩的花朵,而老师和家长们就是园丁与木匠,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儿童乐园场景里,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由地探索世界,他们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新奇世界的大门。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园丁与木匠》中的理念,我们不能总是试图去控制孩子,而是要像园丁和木匠一样,守护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去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力,去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p> 思考你是木匠型的家长?还是园丁型的家长? <p class="ql-block">一种是手里拿着斧头,心里有自己的模样;然后拼命把木头,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木匠。这个木头,就是我们的孩子;所以,这种家长,天天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一不听话,就很生气;这便是木匠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而另外一种家长便是园丁,园丁手里拿着浇水壶和小剪刀;哼着小曲,在花园里漫步;只要瞧见小树苗长出来了,就帮忙浇水;帮忙修剪一下,很开心。小树苗,就是我们的孩子;园丁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因势而育,让花草树木成为真实的自我,具有不可预测性。</p> <p class="ql-block">当然是“像园丁种花一样,给孩子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父母培养孩子,要像园丁种植、培育和养护花草一样,只要保证土壤丰饶、空间安全;花花草草就会茁壮成长。绽放出它们最美丽的姿态;所以生长环境很重要!让她以各种你预料不到的方式自行应对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执着于将花草培育成自己想要的那一种。作为一个好父母,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的生长特质;在这段期间内,父母需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我们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育观念的变化才是育儿教育上最大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p><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而言,不能包办太多,干涉太多,指点太多,要遵循孩子自然生长的规律。养育者的工作不仅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受保护的空间,让他们探索、学习,并搞得一团糟,也要引导孩子从无序的探索转向有序,让他们拥有崭新的属于成人的能力: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统。</p> <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很重要的一点,童年为什么值得我们单独看待。童年时期越长,大脑越大,成年后就越聪明、越灵活、越善于学习。就像新喀鸦这种,需要两年时间完全靠父母喂养;才能长大的乌鸦就非常聪明,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设计和制造工具。</p><p class="ql-block">人类同样如此,所以孩子的童年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童年越漫长,智力越发达。</p> <p class="ql-block">做一个园丁型的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一、让孩子边看边学</p><p class="ql-block">你想孩子读书,你自己就要读书。边看边学~指的是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他周围的人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胜于言传。</p><p class="ql-block">二、让孩子边听边学</p><p class="ql-block">“边听边学”指的是孩子通过倾听其他人谈论这个世界来进行学习。事实上,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刚开始识字的时候,所知道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来自于倾听。比如普通情况下,成熟的草莓和苹果都是红色的。怎么才能让孩子辩认出来,那就是需要亲子的有效沟通;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父母要与孩子沟通并倾听他们所说的,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也多回答一些“为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多问问这些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思考更进一步,从一个更深入、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一个园丁型的父母,不要做一个木匠型的父母;然后,我们要理解孩子的特质,是随机和探索;就是学会跟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努力并成为其榜样的力量,陪伴着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陪伴并帮助他完成学习。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安全、稳定的环境,让他们自由探索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