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二十四)爱的涟漪

刘玉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爱,也许是生命中永恒的本能。植物界的爱我们感受的不多,只知道当你对它倾注爱心时,轻轻抚摸它,甚至和它说说话,给它放送轻松美妙的音乐,它们会长的茂盛,枝叶向着音乐的方向倾斜,结的果实又大又多。相反如果你播放噪声很大的现代乐,它们会扭过身去,甚至会枯萎。你可能说这是胡扯,不过这是有实验证据的,这能不能说明植物也懂得爱呢?说不清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动物之间的爱,这是我们人类有目共睹的,异性之间的求偶或是舞之,卖弄身段,炫酷舞姿,或是展示自己的雄壮,显示威武。至于动物的母爱,更是令我们瞠目结舌。一只老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竟敢和老鹰搏斗,和毒蛇纠缠,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这一点和我们人类是相同的,俗话说为妻则柔,为母则刚,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恒的、永不枯竭的。哪怕你活到80岁,如果父母还健在,他们还把你当作孩子看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儿子带有些痴呆的父亲去饭店吃饺子,突然父亲把饺子往兜里装,儿子问你要干什么?父亲回答:我儿子就爱吃饺子,我带回去给他吃。儿子听了老父亲的话,泪如雨下,这就是父亲的爱,已经有些痴呆了,仍然没有忘记儿子爱吃饺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看过一个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孩子们都知道母亲从来不吃肉,可是母亲临终前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吃一碗红烧肉。当红烧肉端来时,母亲一扫而光,最后含着微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这一切,儿女们捶胸顿足地嚎啕大哭:母亲不是不吃肉,她是为了我们多吃肉,才说自己不吃肉的,我们怎么这么傻呀!虽然是小说,我却认为这反映了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不富裕的年代,肉是凭票供应的,每人每月只有三两或半斤肉。父母舍不得吃肉,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吃肉,也许孩子们小就信以为真了。父母为了儿女可以舍得一切,甚至生命。暴走妈妈就是鲜活的例证,为了救儿子一命,暴走几个月,减掉脂肪肝,急切地为儿子进行肝移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能衡量出父母的爱有多重?有多深?可是我们对父母的爱有多少呢?看过这么一篇文章,儿子推着老父亲外出晒太阳。儿子坐在长椅上玩手机,父亲问:树上那是什么?儿子看了一眼说,是麻雀。一会儿父亲又问:那叫的是什么?儿子有些不耐烦,边看手机边说:是麻雀!隔了一会,老人又问:又飞来一只,它们叫什么?儿子大声呵斥道:你有完没完了,是麻雀!麻雀!麻雀!老人没再吱声,隔了好久才自言自语胆怯地说:才问了三遍你就烦了,小时候就在这,你连问我30多遍,你都忘了。儿子放下手机,羞愧地低下头,流下了泪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回报父母的爱充其量是小溪,有的时候还会断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世间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有血缘的爱,也有无血缘的爱。有兄弟姐妹的爱,有朋友的爱,也有人和物的爱。有刻骨铭心的爱,也有过眼烟云的爱。最长久、最复杂、最痛彻心扉的爱是情爱,是夫妻之爱。应该说动物界都有着爱的情感,都有爱和被爱的需要。小到小狗小猫,大到野狼雄狮,你从小救助了它,抚养了它。它对你产生了感情,认准了你是它的恩人,是它的朋友。虽然回归了自然,但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它们往往以命相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这么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例,一支驻扎在边防林区的连队,每天在边防线上巡逻。有一天在巡逻途中,战士们捡回一只小狼崽,很小很小,刚睁开眼睛,毛茸茸的,很可爱。战士们给它起个名子叫小黑,想办法喂它奶粉,米饭,渐渐的小黒会和战士们逗着玩,跟着战士们跑跳。战士们巡逻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逗逗小黑。你喂一块肉,他喂一块馒头,不知不觉中小黑长高了,连领导决定把小黑放回山林,战士们尽管不舍,但是大家都知道,小黑不属于营房,它的家在山林。放归的那天,战士们这个摸摸小黑的头,那个拍拍小黑的身,有的还留下了眼泪。小黑像知道什么似的,挨个嗅嗅战士们的气味,边走边回头张望。在大家都平静下来的日子里,忽隐忽现地,时而能看到一大一小两只黑狼在营区附近游动。一天夜里突然猪圈里传来打斗撕咬声,站岗战士用手电一照,发现一大一小两只黑狼和一只灰狼在撕咬,大灰狼已经皮开肉绽,夹着尾巴逃窜了。原来正是小黑母子在默默守护着战士们的安全,发现大灰狼来偷咬战士们喂养的猪,便和同类展开了搏斗。小黑还没忘记围着营房转了一圈,又来到战士的脚下嗅了嗅气味。那抬起头的目光是不是在说,你们喂养了我,我一定要报答你们。这段人和狼之间的爱及报恩之情,是不是让我们都汗颜呢?看看电视上听到召唤奔驰而来的猛兽,抱着恩人又是蹭头,又是舔手,甚至贴贴脸。那亲密劲让人动容,这是它们内心无以言表的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婴儿一出生就希望得到爱抚,小孙子小时候一醒来就舞动着小手哇哇大哭,我把脸轻轻贴到他的小脸上,他感受到有人在身边,有人在爱他,便有了安全感,手也不再乱舞,不哭闹了。更有意思的是孙子3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说:缺少母爱啊,我一愣,问为什么?他说到小姨家,妈妈亲小妹两下,就亲我一下。我笑了,告诉他妈妈不常看到小姨家小妹,多亲两下是应该的,妈妈每天都会亲你,少亲一下又有什么关系,这不是缺少母爱。他却反驳我,那我也要妈妈亲我两下。现在一想起这事,我就忍不住笑。由此可见,孩子特别在意父母的爱,有爱的滋润才能健康成长。大人孩子都缺不了爱和被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爱是纯洁的、无私的。可是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爱也会被污染,沾上铜臭气。子女照顾失能的老人,要看钱多少;女孩出嫁要看彩礼多少;交朋处友要看财力大小。为了遗产一奶同胞可以反目成仇;为了经济利益多年好友可以形同陌路;为了钱财可以嫁给黄世仁;甚至父母对有钱无钱的儿女,态度也会不同。太可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有爱的夫妻似炼狱般的煎熬;没有爱的家庭像走进古墓;没有爱的人生是行尸走肉。爱是本能的呈现,只是爱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所谓“鱼找鱼,虾找虾,王八找个鳖亲家”。就是不同人的不同选择。选对了人幸福一生,选错了人痛苦无边。爱是本能,当人际间缺少爱时,对宠物的爱就填补了空缺。爱不是泛爱,不是滥爱,滥爱的人最终将失去爱和被爱。爱是纯粹的、神圣的,爱是有温度、有色彩的,爱不是等价交换。爱就是爱了,不需要回报。要是讲回报,父母就不该爱我们。《哪吒》2中殷夫人最后抱着哪吒说:“不管你是仙是魔,你就是我的儿,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着。”伟大的母爱,让多少人泪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坊间常有人说,爷爷疼孙子也是白疼,一点光也沾不上。我却不赞同此话。隔代亲是人间常情,这也许是因为当爸爸时,正是人生打拼的关键时期,压力山大,没有太多精力疼孩子。老了闲暇后,注意力中心自觉不自觉就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的孩子就是孙子辈了。当然格外上心,格外疼爱,倍加娇惯。除此以外,我还认为上了年纪,人的生理心理也会发生许多变化,脾气暴燥的也绵软了不少,好像滋生了某种喜欢孩子的物质,我不是搞生物的,讲不清这种物质是什么,但我相信是存在的。每个老年人无一例外地都想早一点抱孙子、亲孙子。所以就会衍生出催婚催生的社会现象。爱孙子,想孙子成了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我就有这种体会,有什么好东西,孙子吃了用了比自己享受了还要高兴,什么东西孙子没吃到,我会很难受的。这就是老一辈的爱,如果以沾上光为前提去爱孙子,那爱就变味了。等他们长大有能力时,或许我们已经不在了,即使还在,孝敬父母是他们的义务,我们为什么要沾他们的光?爱他们就真情的爱吧,况且他们也爱我们,使我们享受了天伦之乐。只是别娇惯过头,变成溺爱就走到事情的反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哲学上讲,爱和恨是对立统一的,夫妻之间有时爱有多深,恨就有多烈,从爱的死去活来,到至对方于死地的案例也不少,千万别走极端。爱和恨好像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爱的尽头就是恨,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总之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3月9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