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筑巢唤春归

亭中邀君

<p class="ql-block">喜鹊在民间被称作吉祥鸟,谁家有好事它就会在谁家门前屋后的树上“喳,喳,喳,”叫个不停,自古以来就有“喜鹊叫,好事到”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为图吉祥,人们对其呵护有加,尤其是在实施鸟类保护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家园,爱鸟、护鸟、与鸟共存成为社会共识。现在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都能看见它们成群结队的身影,而且越是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还越多。无论你是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还是漫步在城区的景观树下,天空中不时就会有喜鹊飞过,在城市小区内或街道两旁的绿化树间也会不时传出其啁啾声。</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后,天气日趋变暖,春天的气息渐渐浓郁。发现对面楼旁有对喜鹊夫妻白天在那棵树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在商讨什么事。只到它们衔来树枝搭在三叉形的树枝上,原来这对喜鹊夫妻是选定这棵树来搭巢建窝。</p> <p class="ql-block">农耕时代人们通过观察喜鹊建窝预测天气,如喜鹊窝建的高预示着来年雨水大,反之则天旱;窝口选在背风处,朝南预示着北风多、冬季寒冷,窝口朝北预示着南风多、天气暖和;朝东、朝西也各有说法。</p> <p class="ql-block">喜鹊建巢在“选址”上有啥奥秘?待仔细观察,它们“选址”的这棵树在约4米高的主杆处分出三个粗枝杈,可以被其他树枝阻挡来自西北风的侵袭。或许这对喜鹊夫妻在搭巢“选址”上更注重鹊巢的安全性和防西北风的袭扰。</p> <p class="ql-block">忙忙碌碌的喜鹊夫妻,按照自己的规划和工期一刻不停地搭建着它们的鹊巢。几乎不知疲倦,到了废寢忘食的地步。每天天刚破晓,就衔来枯树枝开始筑巢,中午也不歇息,实在困乏,轮流在相邻的树上小憩,夜幕降临才歇工。它们的劳作引得一对麻雀在相邻的树上长久观望,那认真专注的神态像是在学习这对喜鹊夫妻的筑巢技艺。</p> <p class="ql-block">两只喜鹊双双飞出喜鹊窝,它俩多么像是一对蜜月情侣。那只个头稍大的喜鹊在窝内衔起小树枝,向周围正式搭建了。没料到,搭建第二个小树枝时,树枝掉了下去。这时只见喜鹊来了个180度的向下俯冲,虽没有玩出“空中叼枝”的技巧,但还是追至地面,把掉下的树枝重新衔起,叼至窝内。</p> <p class="ql-block">一只喜鹊衔回十几根小树枝。可能是累了,那只个头稍小的喜鹊,便就近在自己建窝的树上找干树枝。只见它咬住一支干树枝,头部左右晃动,还是扭不断那根树枝,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随后从附近或远处衔来长短粗细不等的枯树枝,在牵牵绊绊的树杈间灵巧地飞来穿跳并安放在合适的地方,彼此不时叽叽喳喳地交流着。一只从远处衔来一根目测三十公分左右,手指粗细的树枝,这根树枝的安放最艰难吃力。尽管这只喜鹊小心翼翼尝试用嘴顺着轻轻安放上去,再做稳固编织,但总是做不好。树枝总会掉到树下面。每次这只喜鹊都飞落地面上,吃力地衔起树枝斜着飞到树顶的电线上,稍作缓冲后再飞落下来继续安放这根树枝。或许选择这根树枝对于稳固鹊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看着这只喜鹊飞上落下,不时叽喳叫唤的无奈情态,不由替它着急。但这只喜鹊始终没有放弃的意思,也总在纠正着每次安放的偏差。经过多次的努力,终将这根树枝安放妥贴。由衷地为这只喜鹊点赞。</p> <p class="ql-block">喜鹊窝大体可分三层,外层是用较长较粗的枯树枝穿插编织“外墙”,树枝长短不一,看似潦草而凌乱,实际枝条排列致密,树枝之间互相搭扣,相互咬合,尽管长短不一,但交错编搭的非常牢靠。特别是基部,充分利用树枝的重心和结节,与树杈横搭进行咬合固定,任何一根树枝都难以直接抽出来,即使整个扔地上也不会散架。其可以抵抗八级大风,人类难以模仿。</p> <p class="ql-block">那几天风和日丽,喜鹊夫妻不知疲倦地从早到晚搭着自己的爱巢。我发现,窝底因为需要承重,喜鹊一般都选择长、硬的树枝,而窝边则用枯草,这样的搭配,使鸟窝既结实又挡雨避风。因为无风天气好,那些天喜鹊搭窝的速度出奇得快,四五天功夫,窝竟搭成了一半。每天临近傍晚,喜鹊都会停止一天的劳作,站在窝边鸣唱、跳跃,似乎在分享自己劳动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当夜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过境,风力可达7级以上,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喜鹊窝能经得起这样大的风﹖当夜我甚至在梦中,梦见喜鹊窝稳如磐石,未见丝毫损伤。</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不愿看到的情景还是发生了。铁塔上的喜鹊窝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两只喜鹊在自己苦心搭起的窝前跳上跳下,鸣声甚是凄凉。中午时分,我再次关注这对喜鹊,发现它们已不再哀鸣,而是埋头整理被风吹坏的家。它们做事的韧劲令我赞叹。 </p> <p class="ql-block">那些天,风力仍很大,它们每衔上一根树枝,都要在铁塔上休息2到3次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衔着太长树枝的喜鹊在风中,竟如醉酒似的忽上忽下,飘忽不定,让人怜悯。那些天它们搭窝的速度明显不如以前,有时一天只能衔草二三十次。可就这样,喜鹊从未停止劳作。</p><p class="ql-block"> 相反,经历失败后,它们似乎成熟了,不再双双衔草比翼齐飞,将草和树枝胡乱进行堆放,而是互有分工,一个负责衔草,另一个负责整理,累了互换职责。尽管速度比以前慢了,但窝却比以前结实多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窗旁,望着被狂风暴虐的树枝发疯般摇摆,鹊巢也随着晃动不止。但是外观上看是由枯树枝毫无章法垒砌而成的鹊巢,任凭千般摇动,始终就是一个稳固的整体,毫无松散垮塌的预兆。有力地诠释了喜鹊筑巢的技艺,充分考量了抵御风暴的因素。不由赞叹喜鹊筑巢技艺的精艺求精,不枉鸟界完美设计师的虚名。</p><p class="ql-block"> 老家对不孝子孙常比喻“花喜鹊、尾(念yi)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但像人类一样,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当雌雄喜鹊把窝基铺好后,每天有十几只喜鹊叼着枝条来帮工,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来回飞舞着,把叼来的枝条吐在施工现场或落在附近的窗台上听候“施工者”的安排。也许是其祖辈、父辈和兄弟姊妹,由此可以看出,喜鹊是分族群的。</p> <p class="ql-block">这对喜鹊夫妻仍一如既往地忙碌着,或许它们正在精心布置着育雏室,为迎接喜鹊宝宝的到来准备着。窗外,浓密的树木,斑驳的树影,安祥的喜鹊,幢幢的楼宇,共同描摹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画卷。 </p><p class="ql-block"> 可喜的是,由于鸟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改善,常见到一棵树上搭建一个喜鹊窝,但罕见的是在同一棵树上搭建几个喜鹊窝的场景,组成多家喜鹊住居喜事景象,也成为春日里一道亮丽美景。相信这些喜鹊邻居肯定会热闹一番。猜想是不是常串门,谁家有喜事前来祝贺?或许休闲聚会、聊天、嬉戏,交流分享朋友圈呢?,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 看着喜鹊夫妇一趟趟飞来飞去地衔枝建“楼”,再看看建成后高悬半空的黑乎乎的“喜鹊楼”,还真是从心底里佩服喜鹊夫妇这对为后代不辞辛劳的能工巧匠。喜鹊搭窝,衔几根树枝都这么不容易,那要衔来几百根树枝建一个窝,该是多么的不容易,鸟类也真是个勤劳的群体啊!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上有个寒号鸟的文章,说寒号鸟懒惰不及时筑窝给冻死了,那一定是鸟类中的极少数。愿家乡的环境日臻美好,鸟类越来越多,人鸟同谱和谐共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