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行

万水千山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a8fuy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自贡行</a></p> <p class="ql-block">  提起泸州,自然会想到央视广告:泸州老窖,国酒1573。下午去了泸州老窖旅游景区,它位于长江之滨的江阳区五星街,未过立交桥就闻到了沁人心脾的酒香,看到阵阵雾气从厂区的黛瓦房顶上飘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国窖1573广场”巨石上刻有“中国第一窖”字样,除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还有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以及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一侧是游客中心和购物中心。城头酒旗招展。按参观游览路线进入景区,漫步其间,醇香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79米(泸州口音为“吃酒”)长的大型石刻浮雕“吃酒图”,讲述着泸州悠悠酒史:始于秦汉、兴于唐宋、成于元代、盛于明清、耀于民国、发展在新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泉亭中的龙泉井,当年酿酒用水来自该井,“现在规模大了,则取自长江江心之水”,听导游小姐姐对游客如是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老窖景区的核心区域,明代万历元年(1573)至今已经连续使用了450余年的国宝窖池群。所谓“泸州老窖”即“舒聚源”酒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始建时8个窖池,清初并存4个,继后建成“泸州大曲老窖池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它为目前我国唯一保存最完整、建造时间最早、生产持续时间最长的老窖池群。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双荣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下既是酿造美酒的生产车间,同时又开放部分场所供游客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在游廊隔着大玻璃,居高临下观赏到几十个错落有致的发酵堆,正中是熟悉的商标“国窖1573”。</p> <p class="ql-block">  发酵池工棚内热气腾腾,工人们在进行灌装、清洗等作业。他们统一着装,酷似球队队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泸州老窖博物馆”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批酒文化主题博物馆。以考古文物、图文资抖和实物为载体,向观众展示了泸州老窖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在汉代泸州已有醪、清、僰人等十余种酒了,唐宋时期已有荔枝春、江日春等名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除了1573舒聚源作坊的泸州老窖,还有温永盛作坊的“三百年大曲酒” ,1915年在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有制曲之父郭怀玉、国窖始祖舒承宗的介绍,有蝉联中国名酒前三的获奖证书和样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泸州老窖的好评美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是第一次听到朱老总被称为“酒城之父”。原来1916年~1919年朱德在泸州驻军,并留下“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诗句,“酒城”之名第一次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朱德也有了“酒城之父”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的名酒文化,无疑给泸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了光添了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昨天从自贡坐高铁到泸州的,120多公里半小时的交通,相当的便捷。列车在绿色中穿行,窗外尽显川南农村田园风光,但下榻在摩尔国际广场附近的酒店,见到却是泸州的都市繁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像是一个地方的名片,认识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泸州博物馆开始。</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以“江风酒韵——走进名城泸州”为题,将泸州历史文物精品与重要历史事件相结合,以长江文化、酒城文化作为展示主线,以叙事性手法向观众介绍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p><p class="ql-block"> 汉景帝六年(151),赵国丞相苏嘉平乱有功,受封为江阳侯,建立江阳侯国,泸州地方史纪年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江阳汉阙”,是“江阳”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一件珍贵实物。江阳坐落在长江和沱江两江交汇之处,即现在泸州城市中心江阳区。</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建置泸州,泸州之名由此而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的泸州,在地理上占据长江、沱江、永宁河、赤水河等水运航路优势,控制川滇黔交际之地,成为“西南之要会”。</p><p class="ql-block">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泸州航运经济迅速发展,宋代崛起成为商业口岸,呈现出“江阳夜市连三鼓,小市盐船起五更”的盛况。加上川南地区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乱,宋代泸州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宋时期北方疆域丧失,四川成为朝廷财赋的主要收入地,泸州因其水运发达,一跃成为当时全国33个大都会之一,在西南地区与成都、重庆鼎足而立。</p><p class="ql-block"> 宋政和六年(1116)泸州始筑城垣,成为“控制边面二千余里”的重镇。两宋期间繁荣集市,居之可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宋淳佑三年(1243),为抗御蒙古军南犯,泸州知州曹致大奉命在神臂岩修筑城池,同年还迁州治于神臂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时蒙古军大举进攻四川,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却在泸州城治所神臂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南宋军民与入侵者鏖战34年(1243 ~1277),神臂城池5次易手,铸就了反抗入侵的壮丽史诗。留下了“铁打泸州”的美誉。1278年治所迁回到江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六年(1374),朱元璋下诏将泸州升为与府同级的直隶州。洪武二十年(1388)置泸州卫于泸州。汉民开始从长江沿岸城镇向川、黔少数民族地区迁徙垦荒,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直隶泸州府的总人口在四川各府州位居前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不断向川南地区移民垦荒,并驻守军队,泸州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清代随着赤水河等支流的疏浚,泸州成为铅、铜、煤等矿物、木材及山货出川的交通枢纽,泸州再度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雕刻于康熙七年(1668)泸州真如寺寺壁的百子图,17组人物场景生动反映了清代的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泸州这块土地上留下红色的历史足迹,从朱德护国讨袁、刘伯承泸顺起义、毛、朱指挥四渡赤水、1.2万人出川抗日到迎接刘邓大军进军川南,1949年12月3日泸州解放,博物馆也以“赤心忠魂”为题作了简要的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于“酒城”的酒史,内容与泸州老窖博物馆相似。其中镇馆之宝麒麟温酒器值得一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泸州纳溪出土的明代青铜麒麟温酒器,构造独特,情趣生动。饮酒时在腹膛内燃放木炭,将酒杯置于两侧盛水的圆鼓桶内温酒。这件展品在我国古代酒器中尚属孤品。</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还有一些独立展厅,如《为民写真,时代高峰》‌介绍了泸州著名画家蒋兆和(1904 ~1986 )的生平与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博物馆,来到了长江沱江两江交汇处,它是泸州的地理标志性景观点,三面环水,鹰嘴似的三角地当地称它为馆驿嘴,据说古时两江水运便利,商贸繁荣,岸上多有馆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在三角地带辟为江滨公园,馆驿嘴广场架有木板平台,形似一艘大船,头朝向两江交汇点。人如站在“甲板”上,左手边是沱江,右手边是更为宽阔的长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船头”向左侧回望,可见沱江一桥和二桥,高铁站到城区就是从二桥过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向右侧回望,远处朦胧的斜拉大桥是跨越长江的国窖大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甲板”上刻有百余个不同字体的“酒”字,意为此处是酒城,与不远处墙面上雕刻的朱德《除夕》中“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诗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甲板”上还有一《清代泸州城池》的浮雕,标注着古城各个城门和名字,暮色浓重已看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江面起雾,烟雨苍茫,惟见长江天际横流。有人认为当年杨慎寓居泸州十多年,就是在这里写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井坊一带是老街,老街不宽,但餐饮店不少。仲夏雨夜,一个人来个小炉烤鱼饭还是不错的选择。长江边吃鱼喝酒,体验“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的江风酒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实转天早餐嫩、滑、香、脆的合江豆花也不错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夜大暴雨,整个泸州水淋淋的。冒雨来到长江边的东门口,天低云暗,江面雨雾迷蒙。上午主要任务是寻觅泸州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泸州城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城垣始建于宋代,现在建筑为明代复建。主要由东城垣、北城垣、西城垣构成。以青砂条石垒砌为主,总长1088.1米。泸州城垣是记录自宋代至明清泸州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实物载体,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实物遗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东门口新建的重檐歇山式城楼,望江而立。正中牌坊枋额一面是“川南第一州”,另一面“蜀南要会”据说是宋徽宗所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雨天广场游人稀少,保洁员和拍抖音的小姐姐,都进了城门洞里避雨。江水浩荡,天水共色,白茫茫的一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昨夜长江上游降雨量很大,水势明显比昨天傍晚湍急,江水也更加浑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有关资料看,泸州遗存的7段城垣中,东城垣原有会津、凝光三个城门,东门新修,但城楼两侧及附近也未见延伸的城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结果找到“川剧艺术博物馆”所在的“联一公司大楼”,它是民国时期泸州四川工商企业“宝元通”公司修建,据说它是建在会津城垣上的建筑,可城垣还在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附近不远倒有一处建筑工地,看上去是一道百余米的破旧墙体,墙体不高不足4米,又不像是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靠近细看,砌墙的不是普通的砖块,像是城砖,但资料上说,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 )泸州城垣是用石叠砌筑城,至于后来扩建是否用城砖就不得而知了。下雨天工地停工,也无人可以打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来去寻访泸州仅存的老城门凝光门了。到了慈善街,要不是热心的店老板指点,根本想不到车水马龙马路下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凝光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凝光门始建于宋,明代重建的凝光门保存较完整,门洞呈拱形,长约22.5米,通高4.3米,进深10.25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台阶上去,可见南北走向的新马路原来就是城墙的位置。穿过凝光门向东不远便是长江,也有人说“凝光门”三字为杨慎手书,《临江仙》是在这里写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江阳老城区穿街过巷,寻觅城垣和城门,无意中邂逅了两处古迹。一是宋代报恩塔,“白塔朝霞”还是老泸州八景之一。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 ),为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佛塔。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据说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处是公园路上的钟鼓楼,看似民国时期的钟楼,为什么叫钟鼓楼?原来它是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的大观楼,泸州兵备佥事薛甲主持修造,主要作报时报警之用。清光绪年间毁于大火,1928年在原址处重建,安装了4台自鸣钟,大观楼改称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除了江阳古城,泸州第二处古城神臂城,又名老泸州城,很想去看看,因为那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完整的古城遗存,有神奇的名字和地形。它位于泸州东30公里老泸村,交通十分不便,只有遗憾地放弃。</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泸州的打卡,下一个目的地,也是此次滇川之旅最后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p><p class="ql-block"> (20240618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对旅游感兴趣,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万水千山纪行》微信公众号(内有130余篇游记),与您分享曾经走过的万水千山,读过的那些无字之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