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樟树,早称“清江”,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会南昌76公里。樟树因树而得名,因酒而立市,因药而扬名,明清时代地处五省通衢,水陆流畅,是江南重镇,清朝乾隆年代樟树就是一个商业繁华的古镇,今天说说清江樟树往昔。</p><p class="ql-block"> 下图:清江县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 早期樟树镇,属“清江,”县管辖,因上游章贡二水相聚,直到赣江,赣江流经樟树古镇,水流清澈见底而得名为清江。清江县大码头最富有标志性的古建筑是“望津楼”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同年,在赣江河对岸薛溪岸口又建一亭子,叫知津亭。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望津楼,知津亭全部建成。两楼隔江相对,称为姐妹楼亭。</p><p class="ql-block"> 下图:最早的汽车轮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望津楼系木石结构,方形擎檐木柱四根,置于方础石之上,木质呈圆形通往上下四根,下垫鼓础,二层楼,高度十二米,底层为敞间,呈四方形,铺花岗岩为基石,两侧切有台阶,上下层设有楼板腰擔,天花板素底,四面棱条明窗,歇山顶泥瓦覆盖,沟头,滴水檐头,彩色葫芦刹,饯脊鳖尖,四翼悬挂铎,楼体髹漆枣红,楼上层书法名家提“望津楼”,匾颜体字,下层悬挂“利涉大川”横匾,皆隶书体,赣江对岸薛溪渡口,知津亭稍小于望津楼,知津亭下面横匾是“有容乃大”,两楼亭题字都出自名家,黄色檀木,黑地金字,远看气势磅礴,近观苍劲有力。</p><p class="ql-block"> 下图:雄伟的望津楼</p> <p class="ql-block"> 望津楼横匾提〝利涉大川〞,河对岸薛溪“知津亭”约小于.望津楼”也是请名家题字挂横匾,书写〝有容乃大”,这两句都是出自《易经》,常用来比喻人的胆略和能力超群,勇于面对困难,不畏艰险,胸怀坦荡,包涵万物。赣江边两楼亭都是含有“津”字,古代有水的渡口称为〝津〞,两楼亭建设完善后,清朝地方政府在赣江两岸设立税司驻守,并在这里征收苛税,每年的税收可观,为江西十三府之首。</p> <p class="ql-block"> 由于樟树赣江船舰往来穿梭,给很多人有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大码头一天到晚都是人头攒动,商贾云集。周边邻县都在这里采购货物商品,让樟树名声鹊起。</p><p class="ql-block"> 下图:樟树最老的街“百花街”</p> <p class="ql-block"> 商贸的繁荣和发展,造就樟树古镇兴旺和人气,所以樟树有九街十八巷之称。</p><p class="ql-block"> 可查证的以下九街</p><p class="ql-block">新街,百花街,交通街,市背街,南桥街,洲上街,洲下街,封溪街,边街等街道。</p><p class="ql-block"> 十八巷</p><p class="ql-block">麻街巷,史家巷,辛家巷,鄢公巷,帮子巷,井栏巷,杨溪巷,二井巷,药墟巷,芭茅巷,筷子巷,蛤蟆巷,梨园里,桔子园,马洲上,画眉庵,申明亭,南山寺等巷。</p> <p class="ql-block"> 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凡是停泊于樟树码头的棑帮、货船,不管是老板还是纤夫,都要上岸歇脚。</p><p class="ql-block">樟树史家巷,辛家巷是当时旧社会的红灯区,吃喝玩乐一条龙,美景良宵,一夜销魂,让很多客人乐不思蜀,有些纤夫把最辛苦赚到的钱,也是花洒在这里。旧社会的纤夫都是非常辛苦,他们的重体力活常人不能忍受,纤夫拉纤时都光着身子,“四脚落地背朝天,一身号子悲和怨,扒破指头撑断篙,血染缆绳掉下河”。大多数纤夫都是江湖赚钱江湖花,一旦老了或者病了,不能拉纤就再也没有老板雇请,有很多纤夫都是客死他乡。</p><p class="ql-block"> 下图:樟树封溪街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赣江往来船只、木棑,停泊码头,税务司验货收税后,即刻有“小码头”(小码头是旧社会码头上专门下货收钱的流氓地痞,他们收船家的货款后,又转包到一些苦力去做)走到船上,和老板谈好下货的价,收取老板的款,随即安排苦力和老板下货。要是外地老板不依从小码头,轻则是辱骂,重则是动手殴打老板,做生意的人以和为贵,很多老板几乎都会顺从小码头。</p><p class="ql-block"> 下图:樟树老街未拆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樟树古镇回归人民,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蓬勃发展,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樟树成为全国的三个药交会之一,首届药交会在当时的清江饭店举办,樟树药交会的到会人数、成交(订单)金额及在全国药商中的影响力历来是三个之首。是江西省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自古樟树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名。改革开放后的樟树,更是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八省通衢之要冲,有赣鄱闹市之美称,浙赣铁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和105国道纵穿南北,赣粤高速公路和沪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樟树港与南昌港、九江港并称为赣江三大港口。樟树港今天已成为现代化的黄金水运码头,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9年,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p><p class="ql-block"> 樟树光芒璀璨,樟树物华天宝,樟树人杰地灵,新时代的樟树乘风破浪,必将向国际远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樟树院前街未拆除前的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