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水芹面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揉进生活的点滴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8日上午,深圳福田沙头街道的沙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空气里浮动着若有若无的水芹香。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长桌上,面粉袋静卧一旁,乳白色陶瓷瓶里堆着带露珠的水芹,一台压面机安静地立在桌角。这一天,社区将水芹文化揉进了烟火里,带着居民们从揉面开始,触碰一段流淌千年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揭开乳白色瓷瓶上的纱布,露出一簇碧盈盈的水芹:“古时读书人拜孔庙,帽檐别水芹以明志;乾隆下江南,独爱这口清冽。咱们今日,便用《本草纲目》里记载的‘清热平肝’之水芹,做一碗面。”话音未落,榨汁机已嗡鸣起来,翠色汁液汩汩流淌,在玻璃碗里漾出层层春意。</p><p class="ql-block"> 面粉与水芹汁相遇的瞬间,仿佛展开一场千年前的对话。居民们挽起袖口,指尖沾满青白相间的面絮,面团渐渐温润如玉。工作人员拿起一袋焕能鲜活水,轻轻倒入面团中:“这水经过前三级净化,中三级矿化,加入25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后三级磁化,成为弱碱小分子水——就像给水芹面配了把打开细胞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醒面的时光在絮语中流淌。有人说儿时溪边采水芹总沾一脚泥,有人翻出手机里《诗经》“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的句子。几双手共同托起的青瓷碗里,浮沉着细密的气孔,那是面团在呼吸中记住的人间温情。压面机轧轧作响时,棕黄色的面条如瀑布倾泻,带着植物纤维特有的柔韧。沸水翻腾间,清香气攀着白雾漫上窗棂。</p><p class="ql-block"> 有人夹起一筷子面,对着阳光端详透亮的截面:“活了半辈子,头一回尝到春天的筋道。”几位高血压居民细细咀嚼后点头:“这水里加的偏硅酸,倒真像舌尖敷了层薄荷。”窗外的树影随风摇曳,与碗中浮动的青翠遥相呼应,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树影染了面香,还是面浸了树影。</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压面机缝隙里还粘着几根面丝,像时光留下的絮语。社区工作者收拾着几袋焕能鲜活水轻声道:“九层滤芯留住的不仅是健康,还有慢火细熬的心意。”居民们带着满手的清香和满心的暖意,各自散去。这揉进了文化、滤过了时光的水芹面,终究要回到街巷深处,在万家灯火里继续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