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心东园,赏名胜古迹

我心依旧

<p class="ql-block">昵称: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6843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江心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瓯江之中。与厦门鼓浪屿、东山东门屿、台湾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心屿被称为中国诗之岛、东方佛之屿、世界古航标。因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文人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故被誉为诗之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心屿名胜众多,历代文人竞相题咏,吟诵之作不胜枚举。 有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开放寺院的江心寺,有建于唐宋时期的东西双塔,有见证温州近代开埠历史的英国驻温领事馆旧址,还有文天祥祠、澄鲜阁、谢公亭、浩然楼、海眼泉等诸多胜迹布列其间。屿内可谓无处不景,无景不诗。尤其高耸双塔,遥相呼应, 成为醒目的城市人文地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心屿分东园西园,历史文化古迹都在东园,西园原来是游乐园,2025年1月1日改建后才正式开园。正月初六,与同学相约再游江心屿。早上先去东园重温过去的记忆。登上江心屿码头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融合欧洲建筑遗风和文艺复兴韵味的外廊连续拱券带柱垛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见证了温州开埠通商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领事馆旧址边上有“回环泉”。相传江中孤屿有泉, 投钱则溢,俗云回环水,饮之者必再来。故此井名为“回环泉”。而海眼泉在“回环泉”和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之间的路上,俗称东井,是温州三大名泉之一,以其井水清冽甘甜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领事馆旧址边上有一口宋井,是江心屿古井之一,井壁上有二重环状石刻观音大悲忏等经文1500余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从宋井边上的山路上去,就是江心屿著名的东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塔位于东峰(象岩)山巅,始建于唐咸通十年,东塔高26米,六面七层,原为砖木结构,塔面有一莲花形佛龛,外围走廊,飞檐重叠,可由抚塔巅。历史上,东塔多次毁坏并重建,清光绪二十年塔檐、回廊被英国领事馆强令拆除。东塔中空无顶,但塔身顶端杂树枝繁叶茂,为古塔景色增添了一抹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东塔下来从码头左侧走,便是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由纪念碑广场、纪念碑和陈列馆三部分组成。这里曾是北宋时期龙翔寺的所在地。每次参观祭拜先烈,都重温了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革命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必须不忘历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浩然楼坐落于文天祥祠东侧,临江面城,气势恢宏。楼名取意于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又或纪念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此地。登楼远眺,瓯江景色尽收眼底,如画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浩然楼不仅是一座楼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古代诗人们在此吟诗作对的琅琅之声,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浩然楼边上是宋文信国公祠‌,是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圣地。大门口立有一尊方形石雕,刻有文天祥的肖像和著名的《过零丁洋》全诗。正厅中有文天祥彩绘塑像,回廊四壁镶嵌着《正气歌》《北归宿中川寺》《江心寺》《过零工洋》及后人凭吊诗等22块青石碑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他的忠诚与坚韧,不仅是对国家的忠诚,更是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令人缅怀钦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刹钟声传千古,江心寺里悟禅机。”过宋文信国公祠‌就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江心寺。据史书记载,江心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寺院山门两侧的有王十朋的叠字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寺内有一块高宗道场石碑,石碑由木鱼法师所书,见证了宋高宗与江心寺之间深厚的渊源。高宗道场不仅是对宋高宗在江心寺所留下深远影响的缅怀,更彰显了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心寺西侧便是澄鲜阁,澄鲜阁原名“水陆阁”, 又称"江上楼”。阁名“澄鲜”,取自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的名句,寓意着这里是一片清澈明净、充满诗意的地方。澄鲜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澄鲜阁过去就是江心屿著名的自然景观的樟抱榕。樟抱榕是一棵由樟树和榕树合抱的连理树,樟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榕树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两者紧紧合抱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樟抱榕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卓敬祠于江心屿文信国公祠右侧,紧邻谢公亭。因卓敬于清乾隆四十一年被追谥为“忠毅”,因此又称“卓忠毅公祠”。1938年惜遭日寇飞机击毁。2015年温州市文保所在原卓公祠遗址上启动了以祠改亭项目,亭旁立有卓敬塑像,形象忠愤激昂,凛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塔位于西峰(狮岩)山巅,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西塔高33米,底径7米,塔身采用青砖仿木建筑,中空,六面七层,每层各面设有佛龛,留有16尊石佛像,工艺精湛,神态生动。自宋代开始至清光绪年间,双塔塔顶夜灯高照,成为引导船只来往温州港的重要“灯塔”。宋代有诗云:孤屿今才见,元来却两峰。塔灯相对影,夜夜照蛟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公亭位于西塔山下,紧邻江边,相传是谢灵运观海处,因建亭纪念。坐亭中可以看天上云卷云舒,望江中潮起潮落,听古刹钟声阵阵,诗意荡漾胸中。忆古人“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感叹岁月匆匆,历史悠悠。漫步江心东园,赏历史古迹。岛上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尘世烦恼皆随风而去。此行不仅赏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悟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与宁静。江心屿,一处值得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公亭位于西塔山下,紧邻江边,相传是谢灵运观海处,因建亭纪念。坐亭中可以看天上云卷云舒,望江中潮起潮落,听古刹钟声阵阵,诗意荡漾胸中。忆古人“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感叹岁月匆匆,历史悠悠。漫步江心东园,赏历史古迹。岛上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尘世烦恼皆随风而去。此行不仅赏景,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悟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与宁静。江心屿,一处值得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