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家庭的温馨港湾中,母亲通常被视为爱的源泉和成长的引导者。然而,当母亲的控制欲过度时,她可能悄然变成家庭中的“能量讨债鬼”,以一种隐秘而强大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人生轨迹。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控制欲强的母亲如何塑造我们的心理世界,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控制欲强的母亲,其行为模式往往具有鲜明的特征。她们可能通过摔碗等极端行为来发泄情绪,而不是选择健康的沟通方式;她们在表达不满时,常常使用不耐烦的语气或刺人的话语,使得家庭氛围紧张而压抑。更令人困惑的是,她们善于装聋作哑,用反问句来逃避责任,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这种试探与怀疑的态度,往往源于她们自身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却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如说,她们更多的使用反问句、命令式口吻,并常以打击者的姿态出现:“这么大了自己不知道看是吧”“干个啥磨磨唧唧的”“不会做饭就别做!做的那是啥!”或者“赶紧给我把东西拿过来”“你到底走不走!”、“你不知道不会问吗?”明明可以直接讲告诉你怎么做,非要呛你一下,这时你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就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正常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并不是这样,想知道一个人正常说话的态度去看看他是怎么对待领导怎么和领导说话的,想知道一个人的是个什么样的人,要看他怎么对待弱者的,一个好的领导不是对上面唯唯诺诺的领导,而是进门的时候门卫也会笑眯眯地问候上一句:“来上班啦!”,如果门卫说“领导好”,那就不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明明可以说“你记得自己吃药嘞,长大那么了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但她偏说:“你那么大了不会自己吃药吗?”;她明明可以不做家务,说:“我不想做,太累了,我们找个别的解决家务的办法吧”,了可她偏要一边责怪一边收拾,甚至让每个人都不许把灰尘弄到地上;她明明可以说“下次你不知道你要学会问哦,有时间我会跟你讲的”,但她偏说:“不知道不会问吗?干啥不长脑子?做的那是个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人,要看他身为强者时面对弱者的态度,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不要看他在外面说话的样子,要看他们在家里对待家人的态度,一个孩子怎么样,要看母亲,也要看父亲,父亲倘若不主动作为,那么母亲只能被迫承受更多,逐渐变成控制欲强,当然也少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比方说一个女人和他父亲关系不好,那她必定强势,因为她需要出头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很可能也会导致其唯利是图、比其他人更能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这种人更容易当领导,因为他们从小在不安全的环境长大,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会不断地借助身边力量往上爬,但这种人并不适合亲密关系,比方说在家庭关系中,她会极其努力费尽心机掌握每个家庭成员的所有相关信息。比方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日常起居到学业选择,甚至未来的职业道路和恋爱对象,以及大大小小各种事,都可能被母亲紧紧握在手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种过度的控制剥夺了孩子自主决策的机会,让他们难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总是需要外界的认可和指导才能前行。同时,她们</span>会很溺爱孩子。有人会提出,为什么会溺爱又会不断打击孩子,很简单,因为她爱孩子的同时又十分害怕孩子成长得太快脱离她的掌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成长的标志是什么?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让人真正脱胎换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为严重的是,控制欲强的母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最常见的就是自闭症,因为他们的个人空间和自由被严重剥夺,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挫败感。这种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可能会演变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孩子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严重的是,她们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孩子就会一直处于对抗和自闭的状态,甚至更像他的母亲,比方说不会坦诚交流,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制造噪音和不好的语气来引起别人注意,这些可怜的孩子,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一个母亲的道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这些母亲往往在外界以好人的形象出现,她们在外人面前反而不会发脾气摆臭脸,除非比他们更弱的人,这导致别人会觉得她才是受害者才可怜;二是她们往往因为无知十分自信,觉得没有什么是自己办不好的;三是因为她们的身份,如果一个孩子朝着母亲发脾气,那是不懂事的,谁让母亲这个身份天生就是如此敏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极度自信的背后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自卑,所以她们往往更讨厌别人提起她的过去或者是父母、家族之类的,因为那并不值得拿出来炫耀,会激发他们愤怒,你可能只是说一下,对他来说却仿佛是在挑战她的自尊心,高强度的自尊心和要强的背后往往是有些极其脆弱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十分害怕这个脆弱,所以才不断证明他们可以,而这种自证,又让他们陷入恶性循环:八卦、打听消息、树立一个好人形象,他们需要听听别人眼里的自己,然后跟别人解释自己不是那样的,那些人是胡说八道,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在同事间建立自己新的形象,以此证明自己是个很好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人际关系方面,控制欲强的母亲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们可能会干涉孩子的交友选择,甚至对孩子的恋人指手画脚,完全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考虑孩子的尊严。这种干涉让孩子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甚至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他们可能会变得孤僻、不信任他人,或者在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依赖或控制欲,重复着母亲的行为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控制欲强的母亲还可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产生困惑。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常常被否定或忽视,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自我认同的困惑会让孩子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以及人生目标上迷茫徘徊,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情感表达方面,控制欲强的母亲往往不善于表达情感,或者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进行限制。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忽视或否定,难以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这种情感表达的压抑会导致孩子在成年后难以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甚至出现情感障碍,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控制欲强的母亲,孩子可能会选择反抗和叛逆作为自我保护机制。然而,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可能会带来学业退步、行为问题、甚至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虽然反抗和叛逆是孩子试图摆脱控制的一种方式,但也可能导致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面对控制欲强的母亲,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建立健康的边界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与母亲进行坦诚的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她了解我们的底线和期望。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寻求外部支持,寻找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自我成长是摆脱控制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阅读、参加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逐步摆脱母亲的控制。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运动等方式进行情感疏导,让自己的内心得到释放和安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如果母亲的控制欲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家庭治疗或个体治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母亲的行为模式,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关系边界,走出控制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控制欲强的母亲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人生轨迹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建立健康的边界,并寻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努力,我们可以逐步摆脱母亲的控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幸福。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成长为更加独立、自信、健康的个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