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374514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制作: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立华大校授权转载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19日,彭德怀亲自到山城堡部署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战前一天,毛主席又电告彭德怀,敌人以为我一、二方面军向环县逃,我们目前的企图胡宗南完全不知,但敌人增师至山城堡后则必发觉,务望注意。对作战要求:以四军从正面吸引敌人,集结4个军从其右侧后打去最好;打时以首先消灭一个师,取得确定胜利后再打第二仗为原则。提出建议,强调重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作战部署就如一张天罗地网,而且战略企图隐蔽的极好,已经张起天罗地网等他钻进来,他还以为红军在逃跑。我军从第一口开始吃起,一连串地吃下去,先集中力量吃掉丁师,然后再吃掉詹旅,最后是横扫西北。还安排一个军团政治部主任,带着一个特别小分队去对胡宗南斩首打尾。如果你是那个骄狂的胡宗南,面对这一顿劈头盖脸的打击,还能喘过气来吗?这就是要一战定乾坤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军设伏的山城堡,离洪德城以西15里,川原相交,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有数户人家,便于大部队设伏。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股笔孔大的泉水,胡敌当日离开在山城堡以西60里的甜水堡后,便无处找到饮水,非到山城堡不可。彭德怀以一军团隐蔽在山城堡以南待待机;以十五军团小部诱敌东进,主力隐蔽在山城堡以东待机;以四方面军的三十一军隐蔽在山城堡以北待机,四军主力隐蔽于山城堡东南地区待机;形成三面伏敌之势。二方面军主力在山城堡与洪德城之间集结,准备策应各方;动员群众封锁消息,实行坚壁清野;前敌总指挥部就设在山城堡东南的于家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付胡宗南的天罗地网就这样预置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月20日,胡宗南左路第七十八师占领山城堡。据彭德怀回忆说,敌先头部队丁德隆旅,当日黄昏才到达山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1日,敌人要继续东进时,我一军团及十五军团一部,突然向敌展开猛烈反击,从西面截断了敌人的退路,然后从南北东三面发起攻击。当天黄昏攻入山城堡,接着转入追击,把敌人大部压迫于山城堡西北山谷中。经过一昼夜激战,全歼胡宗南右路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全部和二三四旅的两个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日,进攻盐城的胡宗南左路部队,也被红二十八军击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胡宗南的三路进攻,因受到沉重打击而全线溃退,撤到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区,暂时中止了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荣臻元帅回忆:[12] 部队打得很英勇,战斗开始后,五团政委陈雄同志亲自带领一排人,一下子就冲入敌人阵地,他们用手榴弹将敌人的临时堡垒一个一个地炸毁,随后又把敌人几处主要阵地都拿下来了,敌人就溃败下去了,不幸的是,陈雄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他还说,部队和敌人混战在一起,这时天已经很黑,伸伸手不见五指,也分不清敌我,枪也不能打,手榴弹也不能投,上去就摸帽子,摸着国民党戴的那种帽子就用手榴弹砸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后的第一次战斗,是我军在历史伟大转折中的一个重要战斗,回忆研究它对我们有着重要意义。聂荣臻元帅讲得很深刻,因为他讲的内容多,这里只把基本观点概括介绍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说,山城堡战斗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又是毛主席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胜利。毛主席在每一个具体的策略和战役战术上都给了我们及时而明确的指导。例如,毛主席在给我们的电报中一再指出:要坚决打击蒋胡军主力,歼其一部或全部,以达到分化孤立敌人的目的,以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一方面集中力量给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主力以狠狠打击,一方面对王以哲部则严格按照统一战线的原则积极进行了工作。当时很明显,只要给敌主力以痛击,整个进攻就可打破;只有有力地打击和孤立顽固势力,才能迫使其接受我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的主张,也才能团结和争取中间和进步势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聂荣臻非常感慨地说: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山城堡战斗的胜利,更加促使张、杨两部进一步认识到内战再也不能打下去了,只有调转枪口一致抗日,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经过山城堡战斗,他们与蒋介石统治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尖锐深刻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1月22日,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12月12日,爆发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的前线总指挥彭德怀元帅回忆说:此役虽小,却成为促成西安“双十二事变”的一个因素。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军事上连续给敌以反击和反攻,政治上也迅速开展了战略进攻,以致东北军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蒋被迫停止内战。时间只有11个月,这是狂风暴雨的11个月。在活生生的事实中,使全党同志得到两条路线的比较,从而认识了自己的领袖。这也是经过多次反复才得到的认识。[1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连张国焘也在回忆中说,当时:“周恩来将这次胜利的情形电告张学良,这对不久以后西安事变的发生,也许不无影响。”[1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6这一年,从毛主席亲自指挥红军东征山西开局,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胜利进行山城堡战役,经历了多少争议和磨难?又经历了多少转危为安?谁能想到这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役?谁能想到在危机中拼命抗争的这一役撬开了历史转变的大门、成为西安事变的引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一节就讲到这里,下一节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注释:[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09页。</p><p class="ql-block">[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2-655页。</p><p class="ql-block">[3]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9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264页。[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9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261,263页。</p><p class="ql-block">[5]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9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6]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9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263页。[7]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9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265页。[8]《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3页。</p><p class="ql-block">[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10页。</p><p class="ql-block">[1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63-665页。</p><p class="ql-block">[11] 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页。</p><p class="ql-block">[12]《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263页。[13]《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219页。[14] 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页</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b17hud" target="_blank">王立华 毛泽东打退胡宗南刺痛了谁的神经(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d7cb2j" target="_blank">王立华 毛泽东打退胡宗南刺痛了谁的神经(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