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

由他去

<h1>才疏学浅的我到了扬州才知道“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阴历,我们提前1个月<font color="#ed2308">下扬州</font>。</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br></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按惯例先把以前的照片找出来对比。</span><br></div> <h1>瘦西湖有个园子叫徐园。徐园规模不大,占地0.6公顷。但结构得体,庭院起承转合,错落有致。</h1> <h1>有瘦西湖才有“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是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才让瘦西湖走红?不是我探讨的事,我只管顺着“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爬到高处,看一看李白、杜牧、苏轼、朱自清等文化名人赞叹的瘦西湖秀美风光,想一想我能写一首诗吗?问一问如果我真的写了一首诗,能留下来吗?</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去瘦西湖那天又雨又冷,那种南方烟雨加“倒春寒”。冻得我和老伴都后悔踩着雨来打卡。我们前边一个团的导游,羽绒服把外面的雨衣撑得像宇航员,很开心地讲解瘦西湖历史并着重穿插雨天的好处,以图减弱游客满脸牢骚相。让我想起宋代诗人的一句诗:“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当然导游不会有如此墨水。又吹)。导游说:“游瘦西湖不是阳光明媚,而是阴雨绵绵、不是鲜花满园,而是含苞欲放、不是绿柳摇曳,而是欲绿未绿。看雨中瘦西湖、看花苞瘦西湖、看柳枝瘦西湖。”那个团的人似乎在听又好象不在听,脸上还是不开心的样子。而我庆幸自己能在雨天来瘦西湖,天赐之水真乃福气也。导游说的有道理:H₂O哪都有,在瘦西湖是看H₂O游走在瘦西湖上、游走在二十四桥和五亭桥上、游走在桥上的人和桥下穿梭的橹船上。应该坐下来静静看又细细看,要睁大眼睛看又要眯着眼睛看、可以轻轻走慢慢看又可以疾步走快快看、允许牵回过去看又允许连接未来看。就这样我和老伴举着伞缩着脖,边走边看、边看边走。</span><br></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已有130年历史、多易其主的个园故事太多,每个故事既增彩又减彩。不像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只有一个主人。何园主人是官员,个园主人是盐商,从园林取名可看出两者的区别,前者壮志未酬、略有失意,后者怡情山水、心无旁骛;从规模上可看出前者在精致上下功夫,后者力争一个大字;虽然都努力往“墨水”上靠拢,但后者明显心有余力不足,与前者有着天壤之别。而我注意更多的是客厅里的“中堂”,“标配”的中堂字画我偏爱两侧的条幅。内容多为儒家治家修身格言,体现中国传统“序”和“礼”,彰显书香门第文化底蕴。尽管大部分较为深奥费解,但还是能让我心生敬佩,可面对即使放在今天也令人咋舌之豪华宅院,又如中堂条幅深奥费解一样,“正气歌”和发家致富是一回事吗?费解之余我问自己:我是否该心生鄙夷?</span><br></h1> <h1>何园</h1> <h1>个园</h1> <h1>3月7日天晴了,蓝蓝的天微微的风,气温也从最高6度上升到最高15度,适合游览瘦西湖。可也该返京了。“打的”去扬州东站的路上,司机说:“其实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虽然花没开柳未绿温度低,但人少。真等到“烟花三月下扬州”,马路堵车公园堵人,一点心情都没有。”我自忖:那就等到“烟花三月”不堵车不堵人的时候再“下扬州”,会有这个时候吗?</h1> <h1>路书:</h1><div><br></div><h1>2025年3月3日7时20分,国航CA1841,首都机场T3飞扬州泰州机场。国航APP下单。</h1><br><div><h1>入住“华住集团”旗下汉庭扬州瘦西湖西门酒店,4晚,华住APP下单。</h1><div><br></div><h1>3月7日9时28分,G1986,扬州东→北京南,铁路12306APP下单。</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