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4年2月24日随中青旅的旅行团来到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古城遗址。 <h5><font color="#167efb">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沙漠公路</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离帕尔米拉还有87公里的路标</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茫茫沙漠很多的车辙印</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远处沙丘上的废墟,可能是做城堡</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走进帕尔米拉城镇,某座清真寺的宣礼塔高耸不肯低头</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死寂的城镇和街道</font></h5> 这座曾经在视频中看到的伟大古城,在茫茫沙漠中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非常激动!<div> 今天没有阳光,云层很有风格可能是条状的高积云,古城废墟在这种云层衬托下格外沧桑,更有韵味,可是我的心情却被影响的沉重起来,有种压抑感。</div>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帕尔米拉古城是叙利亚境内“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城,称为叙利亚沙漠的新娘,“帕尔米拉”这个名字意为“棕榈树城”,建于公元1世纪。是当年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中转站、重要的商业中心,198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帕尔米拉古城持续了400年之久的商贸期,繁荣时期主要在公元1-3世纪,占地6平方公里。从272年起古城逐渐没落,销声匿迹。18世纪起,被历史淹没了一千多年的古城才被重新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2015年古城落入极端武装组织之手,古城遭到大肆破坏,经过反复争夺,2017年叙利亚政府军彻底夺回古城控制权,俄罗斯专家赶赴叙利亚尝试修复古城遗址,目前这里驻扎着多方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古城废墟大约保存了城市的原貌,主要的道路网完好,一条 1.2 公里长的有列柱的主干道从西向东,到贝尔神庙结束。在主街的南面有议会厅、集市和罗马剧场,建筑大多是科林斯式的,也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 <b><font color="#167efb">【帕尔米拉古城历史】</font></b><br> <font color="#167efb">帕尔米拉(Palmyra)是在叙利亚中部的一个重要的古代城市,帕尔米拉是该城的希腊语名字,来源于它最初的闪族语名字“塔德莫”(Tadmor),意指环绕古城生长的棕榈植物。<br><br> 帕尔米拉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215公里,幼发拉底河西南120公里的一片绿洲中,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的重要中转站,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br></font><ul><li><font color="#167efb">公元前2000年左右,帕尔米拉最早开始出现在史料记载中。<br></font></li><li><font color="#167efb">公元前312年,塞琉古王朝将这里封为自治城市。<br></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世纪,罗马皇帝提比略(Tiberius)使这里成为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3世纪,帕尔米拉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29年,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把这里封为自由都市,更名为帕尔米拉-哈德良(Palmyra Hadriana)。</font></li><li><font color="#167efb">260年,这里成为帕尔米拉王国首都,出了一位著名的女王齐诺比娅(Zenobia,240-275)。</font></li><li><font color="#167efb">272年,罗马皇帝奥勒良(Aurelian)的军队攻陷帕尔米拉,灭亡了帕尔米拉王国。</font></li><li><font color="#167efb">4-7世纪,这里是拜占庭帝国的领地。</font></li><li><font color="#167efb">634年,阿拉伯人开始统治这座城市及其周围。</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068年和1089年,两场大地震使这座城市受到严重破坏。</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3世纪,马穆鲁克王朝控制了古城。</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516年,这里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地。</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751年,英国考古队发现了这个被西方世界遗忘了的古城,首次对古城建筑进行了研究。</font></li><li><font color="#167efb">1980年,帕尔米拉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font></li><li><font color="#167efb">2015年5月21日起,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古城并开始进行破坏活动。(网上下载)</font></li></ul> <h5><font color="#167efb">《文明》杂志2018年10月刊中的图片,是帕尔米拉古城鸟瞰图,图中左上角是贝尔神庙(东侧),旁边就是两河流域的绿洲</font></h5> 我们从古城东侧的贝尔神庙开始参观,穿过凯旋门,沿着列柱的主干道向西而行,最后到达阿格拉市场。<div><br><div><font color="#ed2308"><b>贝尔神庙</b></font></div><div> 贝尔神庙是帕尔米拉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公元32年。2015年战前,神庙的宏伟石柱和雕刻精美的墙壁保存完好,展现了古代帕尔米拉人的建筑技艺。<br></div></div> 贝尔神庙由一座高大的围墙包围着,各边长200米,墙上没有雕刻,这些城堡围墙建于12世纪,取代了古时的石柱长廊。 <h5><font color="#167efb">高大的围墙</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另一侧的围墙</font></h5> 在建围墙之前是柱廊,仅西边两侧就有390根巨大的石柱,战后仅剩余7根,现修复了一些。 围墙内的贝尔神庙供奉腓尼基神,是巴尔米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神庙。在过去近两千年里由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徒齐心协力共同保护贝尔神庙。<div><br><div> 下面几张图是网上下载的战前贝尔神庙。</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战前贝尔神庙及其复原图</font></h5> 2015年5月21日叙利亚极端组织占领古城大肆破坏,神庙是8.23被炸毁,震惊世界!<div> 这是战后的贝尔神庙废墟,只有这座门屹立不倒,像是高高仰着头顽强不屈,又像是张着嘴在哭泣在控诉…!</div><div><br><div> 我围绕着神庙废墟多角度的拍摄,想和他一起向战争控诉!</div></div> 在围墙的一侧还可以看到水渠,仿佛有涓涓泉水从这里流过。 <font color="#ed2308"><b>柱廊大道</b></font><br> 柱廊大道是帕尔米拉古城的主干道、商业街。两旁排列着高大的石柱,这些石柱曾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战前保存较为完整。<div> 贯穿城市东西的1600米长的柱廊大道,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到3世纪,建于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主路面11米宽,两侧有6米宽辅路,一根根间隔10米的浮雕石柱,横托起沉重的青石水槽,形成天廊水道,标新立异、无比壮观!</div><div> 石柱下端镶嵌华灯油座,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媲美十里长安街!</div><div> 如今柱廊大道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当年帕尔米拉古城的宏伟气势;虽然不见昔日古城的原貌,可当你穿行其间,在沙漠上那高耸的每一根石柱、散落的每一块断石,仍然在向你讲述着一个古老文明的兴与衰。 </div> <font color="#ed2308"><b>凯旋门</b></font><br> 凯旋门是帕尔米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公元3世纪。战前,是一座精致的三孔拱门,这拱门以其精美的雕刻和宏伟的结构吸引了大量游客。 <h5><font color="#167efb">网上下载的战前的凯旋门</font></h5> <h5> <font color="#167efb"> 如今的凯旋门只残留几根石柱,孤零零的</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美丽的石雕花纹在拱门石柱上依然绽放</font></h5> <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女王浴池</font><div><font color="#333333"> 女王浴池在柱廊大道的北侧,</font>残留的三根花岗岩石柱是浴池大门,也是奢华的象征。<div> 女王可能是公元三世纪的季诺比娅,对于她有很多的传说。</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浴池大门,其中花岗岩石柱来自埃及阿斯旺地区</font></h5> <h5><br></h5> <h5><font color="#167efb">这被石块圈起来的方形池是女王浴池,池边仍存留少量石廊</font></h5> <font color="#ed2308"><b>罗马剧场</b></font><br> 罗马剧场是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战前保存完好,剧场内的座位和舞台依然清晰可见。 <h5><font color="#167efb">网上下载的尚未被极端组织炸毁前的照片</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下载的罗马剧场鸟瞰图,在柱廊大道的南侧</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现在的剧场大门</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现在经过维修后的罗马剧场全景,很多石雕人像荡然无存</font></h5> <font color="#ed2308"><b>阿格拉</b></font><br> 阿格拉是古城的市场区域,战前保存了许多石柱和建筑遗迹,展现了古代帕尔米拉的商业繁荣。 <h5><font color="#167efb">阿格拉市场外观</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我们走进阿格拉市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市场门窗</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石头上的文字是市场上的牌价,真品在俄罗斯</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市场内局部</font></h5> <font color="#ed2308"><b>四塔门</b></font><div><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333333">四塔门也称作四柱殿,离罗马剧场不远在柱廊大道的中间装饰性建筑,使用的是埃及阿斯旺运来的花岗岩石柱,古城上镜率最高的标志。</font></div> <h5><font color="#167efb">《文明》杂志上翻拍未炸毁的照片</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被炸毁的四塔门遗址</font></h5> <font color="#ed2308"><b>塔墓</b></font><br> 帕尔米拉古城周围分布着多座塔墓,这些墓葬建筑是帕尔米拉贵族安息的地方,战前这些塔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闻名,有一些遗留下的墓主石雕像散落到世界很多博物馆中,2015年遭到极端组织的炸毁。 我们没有来到这个地方,在《文明》杂志翻拍三张绘图可以说明当年塔墓的精美。 两个小时过去了,意犹未尽,我们顺着柱廊大道从西向东返回车场,沿途看不尽的残败,内心无比沉重。一座伟大壮丽的古城兴衰不仅仅是当时,更在于后人对他的崇敬和保护。 <h5><font color="#167efb">地上的生活用水的石灰石管道(饮用水为陶瓷管道)</font></h5>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哈立德•阿萨德教授,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战前的帕尔米拉博物馆馆长。<div> 在2015年8月19日,已是83岁高龄的哈立德•阿萨德教授因不肯说出文物藏宝地点,而被极端组织残忍砍首杀害。</div><div> 在此我们向这位伟大的教授致敬!</div> <h5><font color="#167efb">帕尔米拉博物馆哈立德•阿萨德教授的画像</font></h5> 哈立德•阿萨德教授的儿子、帕尔米拉博物馆现任馆长穆罕默德•阿萨德表示,一份古城和博物馆的修复计划已制定完毕,不过,修复经费还在评估之中。<br><div> 下面3张照片是博物馆中仅存的其中几件,帕尔米拉古城出土的石雕、石刻和马赛克画。<br></div> 下图是我拍下的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保存的帕尔米拉古城文物展品。 <h5><font color="#167efb">墓葬的祭祀卧身像(公元2世纪)</font></h5> <p class="ql-block"> 最后用罗伯特·伍德的一段话结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753年,罗伯特·伍德曾说过,一座城市通常的命运总是这样的:"人们传诵她的故事的时间总比她自己所留下的遗迹要更为长久。我们今天只能从书本上想见特洛伊、巴比伦和孟菲斯,因为它们连一块标记自己位置的石头都未能留下。但是我们今天却拥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帕尔米拉,一个是巴尔贝克,它们留下的城市遗迹超乎人们对她们的描述。我们对她们的好奇总是可以通过所见而不是所读而得到满足,帕尔米拉和巴尔贝克就是她们自身故事的尺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罗伯特·武德是英国人,他出生于1716年或1717年,是一名旅行家和古典学者,在1751年到访帕尔米拉古城和巴尔贝克古城,进行考古勘测,并著有《沙漠废墟——帕尔米拉》(1753年)和《巴尔贝克废墟》(1757年)。</p> <p class="ql-block"> 我此生能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帕尔米拉和巴尔贝克</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这</span>两座伟大的古城中走走看看,何其有幸!</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003vo1" target="_blank">黎巴嫩的长城,——巴尔贝克神庙</a></p>